- +1
最高檢:非法占用農用地案高發多發,2年間公訴13824人
3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并通報檢察機關開展涉農檢察工作情況。
非法占用農用地案是近年來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高發多發類案件。通報顯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檢察機關對非法占用農用地罪提起公訴10897件13824人。
在打擊農資領域犯罪上,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等坑害農民利益犯罪案件110件208人。
最高檢檢委會副部級專委萬春介紹,2019年,最高檢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發《關于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支持脫貧攻堅實施的意見》,將因案致貧返貧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親屬納入司法救助范圍,主動幫助解決生活急迫困難。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對扶貧對象發放救助金1.2億余元,救助扶貧對象10214人,防范因案致貧、因案返貧。
“檢察機關辦理涉農案件,要增強防范化解風險意識。”萬春表示,當農戶遭受生產損失時,應結合農業生產具有時令性的特點,引導偵查人員及時全面收集固定證據,防止作物收割、復播影響生產損失的認定。對涉案款物、違法所得及其孳息,要加強審查甄別,及時督促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或者依法追繳,防止損失擴大。對于涉眾型犯罪案件,要通過公開聽證等方式聽取多方意見,加強釋法說理,積極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最大限度地幫助受害群眾挽回損失,促進農村社會和諧。
此外,檢察機關還注重運用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加強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萬春指出,對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在農村生態保護中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或者有關單位、個人非法破壞生態環境、損害公共利益的,綜合運用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方式保護受損公益,推動完善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監管體系,確保農村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治理取得實效。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辦理行政公益訴訟生態環境領域案件50263件,辦理民事公益訴訟生態環境領域案件2870件,挽回、復墾被非法改變用途和占用的耕地2.98萬余畝,挽回各級集體林地中生態公益林1.35萬余畝,督促恢復被非法開墾和占用的草原9300余畝。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