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SCI評價指標面臨取消,寫論文的正確姿勢到底是什么?

2020-03-11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日前,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指出職稱評聘、學位授予、人員聘用不再“SCI至上”。對此,不少網友拍手叫好,直言“早該打破SCI崇拜了”“SCI害人不淺”。

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三大檢索系統之一,SCI自上世紀80年代末引入中國后,就迅速成為中國科研論文的主流評價標準。它的流行,體現出中國科研學術研究評價與世界的接軌。但我們并不能把SCI論文簡單等同于高水平論文,因為SCI是本質上是文獻索引系統,而非評價系統。

照學界的一般理解,學者讀書治學的水平主要是通過學術論文、論著來體現的,寫出了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也就說明已經比較好地掌握了治學方法。可如今,在國內的學術能力和人才評價中,唯“SCI至上”風氣愈發明顯。醫生招聘要看SCI,博士畢業要有SCI,不論從事什么崗位,似乎有SCI傍身就代表著優秀……

《意見》指出,破除論文“SCI至上”,推動學術回歸初心。那學術的初心是什么?我們又該以一個什么樣的治學態度對待我們的學術研究?

談治學態度 | 徐有富

學術研究是否能作出突出成績與治學態度密切相關,譬如要有恒心,要認真,要有學術道德,要謙虛等,現略述如下:

一要有恒心

《周易·家人》云:“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荀子·勸學篇》也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古人的這些名言,都反復強調了想做成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有恒心。

一篇學術論文也得要花許多時間去收集資料、閱讀資料、分析資料,然后才能寫成。不想花時間,又想寫出高質量的學術論著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治學與文學創作不同,文學創作需要才華,沒有才華很難寫出感人至深的作品。治學需要恒心,只要工夫用足了,總會或多或少取得一點成績。所以治學特別強調要有恒心。

魯迅先生在1936年病重期間還說過:“中國沒有肯下死功夫的人。無論什么事,如果繼續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即如最簡便而微小的舊有花紙之搜集,也可以觀測一時的風尚習慣,和社會情形的一般。” 常言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也強調了這一點。

裘錫圭先生也曾說:“做學問有點像跑長跑。初跑長跑的人,跑到簡直透不過氣來的時候,會感到自己好像再也跑不下去了。然而如果能咬咬牙硬挺著繼續跑,透不過氣的感覺一般會有所緩解,往往就能跑到終點。只要你的方向和方法沒有大問題,‘堅持就是勝利’。”

二要認真

從事科研工作尤需認真,而且認真二字應當貫穿于寫作的每一個環節,首先要從收集資料開始。程千帆指出:“必須注重親自搜集第一手的材料。對于他人引用的材料,必須核實。陳援庵先生的《史源學雜文》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以拾取別人搜集的現存材料為滿足,只能證明自己的懶惰和不負責任。懶惰和不負責任不能產生科學。”凡在學術上做出成績的人,都不辭勞苦地收集過資料;凡有價值的書,作者都在認真收集材料方面下過苦功。

要認真寫作,做到一絲不茍。陳寅恪的侄兒陳封雄介紹陳寅恪的寫作情況時說:“他習慣于熬夜寫文章,寫完又一再改動,有時睡在床上一兩個小時以后,又突然爬起來開燈將已寫好的論文改動幾個字。有時文稿已經付排,他還要從印刷廠取回來作些改動,足見他對工作一絲不茍。”

就學術論著而言,寫作認真與否要看是否詳細而準確地注明引文出處。認真還表現在要盡可能地消滅稿件中的錯字病句,我們發現有的學生投出去的稿件,一篇數千字的論文有幾十個錯字病句,像這樣的稿件當然很難被采用。分析其錯誤原因,絕大部分都是疏忽造成的。

三要有學術道德

黃侃常說:“學問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為后世負責;五曰,不竊。” 這些都涉及治學態度問題,就學術道德而言,“不竊”二字最值得我們重視。

學風問題最重要的是不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由于受到名利的誘惑,自己又沒有能力著書撰文,最省事而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剽竊他人成果。“某些‘著作’,無視學術規范,實際上是改編或拼裝他人的學術成果。這種不規范和不道德的行為,在我們的歷史研究領域以至整個學術界和出版界,似乎形成一種風氣,近年更有逐漸蔓延的趨勢。”

這種抄襲之風也蔓延到學位論文的寫作中。就博士論文而言,從選題論證、收集材料,到構架、寫作、修改,再到論文評議、答辯,最后授予學位,這原本都是一絲不茍、嚴格訓練和培養高級人才的關鍵環節。然而,即便這樣嚴肅的學術事業,如今也終于開始變得至少是愈來愈不嚴肅了。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這些存在顯而易見的抄襲、剽竊行為的所謂“博士論文”,居然一再堂而皇之地“過關斬將”:不僅在一群教授的眼皮子底下順利通過評議和答辯、光明正大地獲得博士學位,而且還由正經的出版社當作正經的所謂“學術著作”而“隆重推出”。這一幕幕十足的滑稽劇中難道不無幾分“悲壯”的意味?這難道不是一種值得特別引以為警惕的非學術現象嗎?

剽竊終歸是會被發現的,清人江藩指出:“安知我能剽之竊之,而人不能發之捕之乎?我所讀之書,人人必讀,我所未讀之書,人之已讀者正多;倘事剽竊,欺人乎?實欺己耳!”

四要謙虛

《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學問之大猶如海洋,你再聰明,再有學問,也不過在海邊上拾得一枚貝殼而已。你還應當看到,任何人在學術上取得的成就都是時代的產物,都是許多人相互影響、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不要把功勞只記在自己一個人的名下。

做學問應當虛心向專家甚至自己的晚輩、學生求教。李斯《諫逐客書》說得好:“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可以說所有大學問家,都能虛心向學有所長的人學習。

治學還要不自以為是,能虛心聽取別人對你文章的批評意見。陳垣在上課的時候說:“天下的學問極多,如公園中百花開放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各自根據個人的興趣深求,不必與天下盡同,也不必要求人家非與自己相合不可。”

- 版權信息 -

本期編輯:李同

觀點資料來自北京大學出版社《學術論文寫作十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揭西县| 淅川县| 车致| 合阳县| 枝江市| 舞阳县| 利川市| 双牌县| 新野县| 峨边| 天水市| 漠河县| 十堰市| 齐齐哈尔市| 汉寿县| 望都县| 陆良县| 同江市| 昆山市| 山丹县| 密山市| 芜湖市| 资讯 | 东乡族自治县| 彭山县| 东城区| 平陆县| 平定县| 松溪县| 辽阳县| 沂南县| 安西县| 依安县| 扎赉特旗| 闻喜县| 福建省| 新竹市| 东乡县| 田阳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