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萬億市值,鐵面反腐,強力控價!李保芳掌舵茅臺22個月復盤

千億酒企茅臺換帥塵埃落地。62歲的李保芳功成身退,70后交通廳長高衛東接班。
3月3日晚間,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貴州茅臺,500519.SH)發布公告,根據貴州省人民政府相關文件,推薦高衛東同志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人選,建議李保芳同志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
公告還提及,2020年3月,現年48歲的高衛東,已接任貴州茅臺母公司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這也意味著,已屆退休之齡的李保芳,將同時卸下茅臺集團和貴州茅臺兩家公司的董事長職務。
如果從2015年履新算起,李保芳在茅臺工作了4年7個月。如果從2018年5月接替袁仁國,出任茅臺集團董事長算起,李保芳真正執掌這家白酒航母的時間僅22個月。這不到兩年的時間,讓茅臺留下了深刻的李保芳印記。
“外來者”李保芳:掌舵茅臺不到兩年,功成身退
現年62歲的李保芳,在2015年履新茅臺集團之前,曾擔任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是一名資歷深厚的正廳級干部。
這和李保芳的前任———落馬的原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仁國形成鮮明對比,袁仁國是從車間小工一路晉升上位的資深“茅臺人”,而李保芳則是一名外來者。
而且,在2018年李保芳被提名董事長之際,就已年屆退休之齡,只是當時的特殊背景,讓李保芳已成接掌茅臺的不二人選。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認為,李保芳在2018年5月升任茅臺集團和貴州茅臺“雙料”董事長之時,就注定了他只是一個過渡性人物的角色。
“李保芳保證了茅臺的順利過渡,并且保證了茅臺市值的高速發展,而且也增強了國家對于茅臺資產的控制能力。” 蔡學飛對李保芳如是評價。
目前來看,白酒行業對于李保芳掌舵茅臺一年10個月的表現,評價都頗為正面。
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劉員認為,李保芳對茅臺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回顧李保芳進入茅臺的4年又7個月,茅臺集團的營收規模從2015年的362.52億元,增至2019年的1003億元,業績翻了近3倍,成為國內首家千億級別的酒企。
此間,貴州茅臺的股價也從李保芳履新之初的不到200元,暴漲到如今的1113元。而貴州茅臺的市值早已突破萬億,如今已近1.4萬億元。
不只是業績出眾。
蔡學飛表示,李保芳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扭轉了茅臺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企業戰略,增強了企業的品牌形象,起到了很強的社會輿論引導作用,而且通過反腐重建了茅臺的組織結構,完善人力資源梯隊建設。
“鐵面”李保芳:袁仁國落馬,茅臺強力反腐
李保芳留給外界的另一個形象是“鐵面”,這與他上任之后,茅臺集團深入推進反腐,包括袁仁國在內的多名高管落馬有關。
今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曾披露,貴州省去年嚴肅查處茅臺集團原黨委副書記、董事長袁仁國,茅臺集團原總經理劉自力,茅臺集團原副總經理高守洪,茅臺酒銷售公司原董事長王崇琳,茅臺酒銷售公司原總經理馬玉鵬,茅臺電商公司原董事長聶永等一批“靠酒吃酒”的“酒蠹”。
同時,從嚴查處全省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參與經營、收送使用茅臺酒等問題348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40人,移送司法機關66人,對不如實申報是否插手、參與茅臺酒經營的47人進行了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
這也被視為李保芳任內強力推進反腐的一個縮影。
可見的是,李保芳執掌茅臺后,曾多次強調反腐、清廉的必要性。就在袁仁國被通報落馬后,李保芳還在股東大會上朗讀了貴州省紀委監委對袁仁國的通報,稱“這個案件說明,茅臺酒亂象問題主要是在營銷環節,所以進行營銷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李保芳的一系列動作,包括反腐以及營銷組織結構調整,直營化策略等,對于保證茅臺健康穩定的發展與茅臺品牌價值,保障國家對于茅臺資產的增值與管理等,都起到了正面作用。
“強力”李保芳:縮編經銷商,拓展直銷渠道
在李保芳執掌茅臺時期,茅臺的經銷商系統也進行了大變革。
根據資料,茅臺的經銷商團隊在1998年僅有17人,在袁仁國時代發展至2000多家,還包括海外代理商104家,市場覆蓋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可以說,茅臺能發展至今日非常依賴于龐大的經銷商體系。隨著茅臺酒價格的水漲船高,買酒、賣酒完全掌握在經銷商手中,茅臺集團對于市場的管控的聲音日漸微弱。
但這一局面在李保芳任內被扭轉。這位“外來者”,顯然不像袁仁國那般有太多“牽絆”。從2018年年底,李保芳上位半年后,就出現了大批經銷商被取締,經銷商“遍地哀嚎”的情況。
結合貴州茅臺2018年年報和2019年半年報來看,在李保芳任期內,茅臺酒經銷商至少減少了536家,是袁仁國鼎盛時期經銷商數量的四分之一。
據公開資料,通過一系列雷霆手段,茅臺至少收回來了2500噸批條茅臺酒。李保芳也多次強調,目前的經銷商規模已經足夠,未來不再發展新的經銷商。
就在不久前的2月27日,李保芳還在茅臺集團營銷專題會議上表示,“戰時”不會改變茅臺營銷格局。
收回來的茅臺酒去了哪里?那就要說起茅臺在李保芳任內強力擴展的直銷渠道。
自2019年以來,茅臺就加大了對茅臺酒在商超和電商渠道的投放量,并進行了全國招商。
去年6月,華潤萬家、大潤發和物美首批入圍茅臺全國商超、賣場服務商,分別獲得150噸、130噸、120噸,總計400噸的飛天茅臺酒配額。
去年7月,貴州茅臺銷售有限公司發布招標公告,擬向全國計劃招募3家綜合類電商,分別提供170噸、130噸、100噸,總計400噸的飛天茅臺酒配額。截至目前,茅臺只公布了蘇寧易購和天貓超市成為首批獲得茅臺官方授權的服務商,并未公布第三家電商服務商。
除了上述5家全國合作伙伴,今年春節前,茅臺集團還增加了更多區域性的直銷渠道,例如金鷹商貿集團、美國會員制超市Costco等。
“接地氣”李保芳:茅臺是喝的不是炒的
加大直銷渠道的投放,可以讓更多消費者,更有可能買到1499元/瓶的“平價”茅臺酒。目前,市場上經銷商放出的茅臺酒價格普遍在2000元上下,遠超茅臺官方“指導價”。
這也是李保芳多次強調的一點。
雖然茅臺酒的供不應求是常態,但李保芳反復強調,要把酒賣給真正喝酒的消費者。
在2019年8月召開的市場工作會上,李保芳曾強調,茅臺酒不能因短缺而瘋漲,“要控制價格,而不是穩住價格。”
當時,茅臺酒供需持續緊張、價格持續非理性上漲,市場流通價格從4月份的1900元/瓶,上漲到當前的2200元/瓶以上,市場形勢異常嚴峻,嚴重影響了茅臺酒市場的穩定。
李保芳當時即提出,茅臺酒價格是不可以隨便動的,我們一定要保持定力和底氣。我們不必為別人在提價過程中,速度比我們快而去憂愁,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品質,做好市場基礎。
蔡學飛認為:“李保芳提升了茅臺整體價值與政治性,應該說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則在評論李保芳時表示,“李保芳改變袁仁國時代之‘官太太賣官酒’的現象,為市場化現代渠道賣民酒的渠道變革,在任期內走訪了國內幾乎所有的名酒企業,取經學習交流互動還走訪了一線互聯網電商巨頭企業,提出了‘茅臺是喝的不是炒的’這樣貼地氣的營銷口號,積極嘗試超市直供和互聯網直供,積極嘗試與中國企業500強建立互動直供關系,這一系列理念與動作體現了李保芳務實的工作作風和順勢而為積極應變的戰略靈活度格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