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術主刀醫生:手術一度讓我“崩潰”
3月1日下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由多學科通力配合,在之江院區負壓手術室完成了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炎患者肺移植手術。

① 術前

② 術后
這位66歲的女性患者1月31日因病情進展從浙江某地轉院至浙大一院,2月3日和16日先后氣管插管和使用上ECMO,經過浙大一院的精心救治,她的病毒核酸檢測已經連續多天轉陰,但雙肺實變嚴重,肺功能受損不可逆,生命陷入“絕境”,想要延續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肺移植。
為了完成這臺高風險、高難度手術,挽救患者生命,我國著名器官移植專家、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教授帶領醫院相關科室最權威的專家在每天兩次的MDT會診中,針對患者的相關檢查數據反復評估病情、制訂治療方案。移植通過了醫院大器官移植倫理委員會的論證,并得到了患者家屬的知情同意和支持:要做!無條件信任醫生!
在浙大一院肺移植科、麻醉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體外循環組、超聲等團隊的通力配合下,3月1日,肺移植手術成功!患者目前生命體征平穩。
昨天,快報記者連線這臺肺移植手術的主刀醫生——浙大一院肺移植科主任韓威力,聽他講講步步驚心的手術過程。
能不能做肺移植?
我們討論了很久
我們醫院之江院區每天有兩次新冠肺炎患者的MDT討論,我最早也是在MDT會診中了解到這個患者的情況:66歲女性,1月31日在當地醫院確診后,2月2日轉到我們醫院,2月3日和16日分別上了氣管插管和ECMO治療。經過治療,她的病毒核酸檢測已經連續多天轉陰,但她的雙肺實變嚴重,肺功能受損不可逆。
2月21日,在MDT討論中,梁廷波書記提出,能不能給患者進行肺移植手術。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討論了很久。最后認為,首先,患者屬于終末期肺病且內科治療無效,但她的其他臟器功能都還可以,符合肺移植指征;其次,在ECMO和呼吸機的雙重支撐下,患者的肺動脈壓力還是持續增高,并且已經影響到右心功能,再不處理,右心會出現衰竭。同時,患者的病情也屬于搶救性肺移植,同樣符合肺移植指征。

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病人病情確實越來越嚴重,梁書記隨即安排醫院OPO(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辦公室,通過全國OPO地毯式搜尋優質供體,但短時間內要想找到一個匹配的供體,難度很大。
2月28日,在呼吸機和ECMO的支撐下,患者的肺部狀態還在惡化,肺部CT顯示,雙肺已完全白肺。肺移植迫在眉睫。
一方面,在梁廷波書記的帶領下,肺移植科、麻醉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體外循環組、超聲等團隊做好了充分的手術準備和預案,接受了最嚴格的防護培訓和考核,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另一方面,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可能匹配的供體。
2月29日,幸運消息傳來,湖南那邊有個腦死亡患者捐獻大愛。得知消息后,我們肺移植科兩位醫生馬上坐高鐵轉汽車,歷時9個多小時趕到湖南。3月1日一早,完成供體捐獻后,馬不停蹄趕回杭州。
打開患者胸腔后大吃一驚
肺是紫色的 硬邦邦
萎縮得只有正常肺的一半大
在等待供體的過程中,之江院區的各個團隊已經準備就緒,患者也被安全轉運到負壓手術室。考慮到手術的困難性,為了盡量減少供體缺血時間,各團隊專家在做好全套防護措施,戴上正壓頭套,下午1點05分,由我主刀,開始ECMO下的肺移植手術。從時間上來說,這個時候開始手術,等到患者一側肺切下來,供體也差不多到醫院了,剛剛好。

當我打開患者胸腔后,還是大吃了一驚,患者的肺實變嚴重,很硬,肺的顏色是紫色的,已經萎縮到只有正常肺的一半大小。肺里面還有大量黏液。
切肺就花了我不少工夫。因為患者比較胖,胸腔空間變小,肺窩在里面,又有下垂,同時,患者的心臟又有擴大,嚴重影響視野。收縮搏動比較弱,如果強行搬動心臟,隨時可能有心臟停搏的危險。
因為暴露差,空間小,給肺切除帶來很大困難,很多時候需要憑經驗和手感,通過不斷變換體位來慢慢地、仔仔細細地切。
這在平時就已經是很難的操作了,而這次的患者同時又是個新冠肺炎感染者,我們是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N95口罩、護目鏡,還有正壓頭套來操作的,稍微動一動,就會有缺氧的感覺。
這個新冠肺炎患者的肺,真的比平時碰到的間質性肺炎患者的肺還要差。你想啊,病肺硬邦邦的,挪動都困難,根本不聽使喚,切的時候難度很大。平時只要花半個小時就能切下一側的肺,這次足足花了一個半小時,沒有一定的經驗是很難把它切下來的。
這是一臺讓我有點“崩潰”的手術
難是難,好在一側的肺還是順順利利切除了。這個時候,是下午5點,供體到了。我加快速度,把另一側肺也順利切除,準備移植供體。
第一個難題來了。因為患者肥胖,胸腔空間與供體肺的大小不匹配,需要切除一部分肺葉才能進行移植。好在之前的MDT討論中,梁書記帶領團隊已經做了周密的預案,最后,我們經過減容,切掉了供體的一葉肺后,大小終于匹配了。
人家都說萬事開頭難,可這臺手術,開頭這個難度是最小的。接下來的手術,真是讓我一度有點“崩潰”。

最近3年我們團隊已完成50多例肺移植手術,這臺手術的難度是最大的。因為患者肺動脈壓力高,右心擴大,心臟扭曲旋轉,左心房被扭到了背后,暴露就很困難,給吻合帶來很大挑戰。
尤其是肺靜脈左房袖吻合處的處理,風險大、操作難,我替自己捏了把汗,因為稍有不慎,要么左房無法吻合,或者阻斷鉗滑脫造成大出血,直接導致患者死亡。
雖然事先做足了啃硬骨頭的準備,但碰到這樣的場景還是“頭皮發麻”。我穩了穩自己的狀態,和手術室其他同事們說,慢慢來,不能急,其實我也是在安慰我自己,要穩,不能急躁,每個步驟不能有任何紕漏。
好在,根據之前MDT會診針對手術預案的設計,在一臺ECMO支持下,我們在手術臺上又建立了連接主動脈和右心房的V-A ECMO,兩臺ECMO保障下,雖然步步驚心,一波三折,晚上9點18分,手術還是順利完成了。

病肺病毒核酸檢測都是陰性
期待患者早日脫機 順利康復
手術完成后,看到移植的雙肺開始在患者體內工作,所有人懸著的心才暫時得以放下。大家來不及慶祝,馬上又投入到新一輪的戰斗中。由于患者術后還面臨著肥胖造成的呼吸功能影響等問題,必須時刻密切監護。重癥監護專家們早已在交接點等候,將患者平安護送至監護室。等一切安頓好回到醫院安排的生活區休息,已是凌晨1點多了。
今天一早(3月2日),我去查看了病人病情,她的循環已逐步穩定,生命體征平穩,病情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但我心里這根弦還是繃著的。肺移植病人還要面臨感染、排異等眾多關卡,只要她沒康復出院,我們的工作就還沒結束。我們都期待她能一步步撤掉ECMO,撤掉呼吸機,能順利康復,自由呼吸。
對了,患者切下來的雙肺,專家們第一時間取了五個位置做了病毒核酸檢測,包括肺泡內的病毒核酸檢測都是陰性的。這說明我們前期的內科治療是非常有效的。
(原題為《浙大一院完成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術,主刀醫生:這是一臺一度讓我“崩潰”的手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