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科書般腎炎治療病例,但正確的開始卻沒能走向正確的結局
原創 李青大夫 李青科普
文丨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這是今天的網絡咨詢病例:
患者女,50歲,2016年因尿蛋白(+++)至某腎臟病醫院檢查,最終診斷為IGA腎病(系膜增生型)、CKD2期,用雷公藤多苷片、益腎丸、腎炎膠囊以及氯沙坦(之后換成了依那普利)。隨后進行定期復診,復診期間也加用了降尿酸藥、抗貧血藥,調節鈣磷代謝的藥物。現將每次復診結果變化總結如下:
血壓一直都保持100/60mmhg左右、血糖血脂正常、尿紅細胞剛開始是17.4,之后一直都是弱陽性。血尿酸逐漸上升,最高是523,目前是458。eGFR變化:2016年首診是79,依次變成了69、63、66、53、目前的56。24小時尿蛋白變化:2016年首診是2.58g/24h,依次變成了1.29g/24h、1.02g/24h、0.65g/24h、2.15g/24h、0.5g/24h、目前的1.54g/24h。該患者既往存在婦科疾病,骨關節慢性疼痛,慢性失眠,其余均正常。
患者女兒
請問李青大夫

2.尿蛋白達標嗎?又該怎么辦呢?(患者飲食做到了低鹽低脂,葷菜只吃瘦豬肉和家禽、水果蔬菜攝入偏少、米飯攝入多、平時喜歡吃何首烏粉、桂圓、紅棗、枸杞)。
3.這位患者能吃何首烏粉、核桃、黑芝麻、紅豆、綠豆、黃豆、毛豆、花生嗎?IGA腎病患者還存在哪些常見的飲食誤區?
4.該患者存在情緒激動、失眠、有時候會過度勞累,這些情況對該病影響大嗎?
5.既病防變!請李青大夫評估這位患者今后的病情發展趨勢?
6.自從聽了您在云鵲醫平臺的講課,我對您是相當的信任!雖然相距千里,但是我仍想帶這位患者到您那邊看病,能否請李青大夫幫忙留號啊?
以上是患者女兒的描述,專業程度已經接近一個實習醫生。
我今天就這個病例,科普一下慢性腎炎。
一
慢性腎臟病
腎臟病大體上分成原發性腎臟病和繼發性腎臟病。
原發性腎臟病是腎臟自身的疾病,而繼發性腎臟病是先發生其他疾病,其他疾病又損害腎臟,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性腎臟病、痛風性腎病、狼瘡性腎炎、肥胖相關性腎病、病毒相關性腎病等。

無論是什么原因的腎臟病,只要出現腎損害證據,而且時間超過3個月,就可以冠以“慢性”,比如是,蛋白尿超過3個月,就考慮是慢性腎炎。
除了蛋白尿、血尿、高血壓之外,血肌酐也是腎臟病的一個重要指標。
血肌酐是人體的代謝廢物,每天產生的量相對恒定,排泄途徑也單一,通過腎臟排泄,影響血肌酐水平的只有腎功能。腎功能好不好一般用血肌酐值去判斷,血肌酐升高,意味著腎功能下降,血肌酐越高,腎功能越差。
但是,血肌酐還受年齡、體重的影響,所以,腎內科根據血肌酐值,再結合性別、年齡、體重等,去計算腎臟的功能,稱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GFR的正常值是90ml/min。
根據eGFR水平,將慢性腎臟病分成5期:
1期:GFR>90ml/min(腎功能正常)
2期:GFR60~89ml/min
3期:GFR30~59ml/min
4期:GFR15~29ml/min
5期:GFR<15ml/min(或已經透析者),也叫尿毒癥期。
這位患者咨詢中說的eGFR數值,就是這個意思。她初次就診時是2期,現在已經下降到3期了。
二
IgA腎病
在原發性腎臟病中,最主要的就是原發性腎小球腎炎,也就是常說的腎小球腎炎,簡稱腎炎。腎小球腎炎的典型癥狀是蛋白尿、血尿、高血壓,稱腎炎綜合征。
腎小球腎炎分成許多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有兩種,IgA腎病和膜性腎病,IgA是國人最常見的一種慢性腎小球腎炎。
為什么叫IgA腎病呢?
IgA是一種免疫球蛋白(也叫抗體),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粘膜、消化道粘膜和尿道粘膜等,類似于“邊防軍”,司職表面免疫,相當于人體防御的第一道防線。反復的呼吸道、消化道、尿道等感染,人體就會產生大量和細菌等“入侵者”同歸于盡的IgA復合物。
感染復合物隨血液循環流到腎臟,因復合物的分子量較大,無法通過腎小球的濾過膜而沉積在那里,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清除這些復合物的同時誤傷了腎小球。
所以叫IgA腎病。
IgA腎病最常見的原因是反復的呼吸道、腸道、尿道炎癥,比如慢性扁桃體炎等,所以,兒童反復發作的慢性扁桃體炎千萬不要不當回事。

三
IgA腎病的診斷需要腎穿
一般來說,如果有人出現了蛋白尿或者血尿等,排除了糖尿病等其他原因,醫生就可以初步診斷是腎小球腎炎,但這只是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是哪一種腎小球腎炎。
這種情況一般先做尿蛋白定量檢查,如果尿蛋白定量1g/d(有時候根據病情0.5g/d)以上,就應該做腎穿進行病理學檢查。
經常有患者問:我體檢發現尿蛋白2+,怎么治療?嚴重嗎?會腎衰嗎?不做腎穿,有時候還真不好明確回答。
千萬不要認為腎穿可有可無,也不要一味拒絕。病理檢查首先能夠明確是不是腎臟病,是原發性腎臟病還是繼發性腎臟病;其次還可以對腎臟病進行分型,是IgA腎病,還是膜性腎病,還是微小病變型腎病等類型。不同原因和不同類型的腎臟病,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結局也是不同的。
這位患者首診時尿蛋白定量2.58g/d,做了腎穿,確診為IgA腎病,開頭是完全正確的。
四
IgA腎病怎么治療?
上面已經講過,IgA腎病的腎臟損傷原因是自身免疫造成的,所以,往往需要激素或者聯合免疫抑制劑來抑制自身免疫反應。
讓我們看看診療指南是怎么推薦的:
1、尿蛋白定量≥1g/d、腎功能正常(CKD 1~2期)的IgA腎病患者,推薦使用短療程大劑量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每天口服0.8~1.0 mg/kg強的松,共2個月,隨后逐漸減量至少維持6個月),同時聯合使用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治療。
2、尿蛋白定量≥1g/d、腎功能下降(CKD 3期以上)的IgA腎病患者,推薦使用大劑量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聯合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環孢素、他克莫司等)治療,同時聯合使用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治療。
3、尿蛋白定量<1g/d的,應該使用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治療。
請注意,膜性腎病激素使用的起點是尿蛋白定量≥3.5g/d,那為什么IgA腎病這么早要使用激素呢?
因為相對于其他類型的腎小球腎炎,IgA腎病更容易發展到腎衰竭。據統計,大約20%~40%的IgA患者進展至終末期腎病(尿毒癥),所以更要積極的治療。
這位患者做了腎穿,確診為IgA腎病,初診時尿蛋白定量2.58g/d,根據診療指南,應該使用激素。但是,她沒有用。為什么沒用,估計是受了“他們說”(傳聞)的影響。
有人抨擊現代醫學,張口必談激素,久而久之,便將激素“妖魔化”,認為激素如何如何不好。
激素的確不好,副作用特別多,病人全身反應不說,醫生用這個藥也非常麻煩:用藥前千遍萬遍的解釋,用藥后千遍萬遍的囑咐,總怕出現感染或者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有些醫生索性就不使用激素,怕自找麻煩。
可是,這種情況,不用激素用什么藥?腎臟病一直在活動,腎小球不斷遭到破壞,腎功能持續下降,不用激素,怎么遏制腎病的進展?
在藥物的副作用和疾病的結局之間,應該權衡利弊,是激素的副作用大,還是腎衰的危害大?
何況,激素并非長期使用,而激素的大部分副作用都可以用其他藥物糾正,糾正不了的隨著激素停藥也基本上會消失。
如果說,這位患者開始沒有使用激素是第一個錯誤的話,她的第二個錯誤就是使用不該使用的藥物。
她用的氯沙坦、依那普利屬于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這都沒有問題,雷公藤屬于中藥免疫抑制劑,也說的過去。但是“益腎丸、腎炎膠囊”之類的,指南沒有推薦,使用沒有依據。而自行服用何首烏粉就更是更大錯誤了,關于何首烏的問題,可以自行查詢,我這里就不再科普。
診療指南是什么?診療指南如同治療疾病的“法律”,指南的制定來自于強證據和大數據,指南不是萬能的,但肯定是最優選的。而且指南一旦獲得通過,醫生就應該像遵守法律一樣自覺遵守,遵從指南開展醫療活動是一個醫生的基本素質。
如果不遵從指南,醫生完全按照自己的經驗治病,你試試你的方法,我試試我的配方,最后倒霉的將是誰?
一般來說,一個正常人,年齡超過45歲之后,腎功能都會自然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ml/min。也就是說,即使一個人一生都沒有任何疾病,到了老年,腎功能也不是完全正常的,這是生命規律。
如果腎功能下降速度超過每年1ml/min,證明有疾病的存在,而治療疾病,就是為了遏制下降的速率。治療后腎功能下降越接近正常速率,說明治療越有效。
那我們看看這位患者,2016年首診時腎小球濾過率是79ml/min,現在是56ml/min,不到4年時間下降了23ml/min,平均每年下降6ml/min左右,應該說下降的比較快,治療效果不是特別滿意。
不滿意的原因,有疾病的問題,也有治療的問題。
一般來說,IgA腎病及其他慢性腎病的治療,如果能把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尿蛋白定量0.3g/d以下,就能大大遏制腎病的惡化。
她現在的血壓是100/60mmHg,有點低,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的用量應該調整了。但她的尿蛋白定量是1.54g/d,比較高,說明疾病還在活動,腎功能還在較快的下降。
即使到了現在,我也仍然建議她使用激素治療,而且需要聯合使用免疫抑制劑。
五
慢性腎衰竭
腎臟是個泌尿器官,但它有內分泌功能,這也許好多人都不知道。
腎臟有以下內分泌功能:
1、分泌腎素:
腎臟缺血或者腎臟受損后,會分泌一種物質叫腎素,腎素是一種酶,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引起高血壓。所以說,大多數腎病都伴有高血壓。
高血壓是腎損傷的結果,但如果血壓長期居高不下,又會反過來加重腎損害。所以,控制血壓是各種腎臟病的核心治療,首選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這兩類藥除了降壓之外,還有降尿蛋白和腎臟保護作用。所以,指南重點推薦這兩類藥物。
2、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
腎臟還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促進紅細胞的生成。腎功能下降(一般GFR低于60ml/min)后,促紅素分泌減少,就會出現腎性貧血。皮下注射人工合成的促紅素,以及口服鐵劑,可以治療腎性貧血。這位患者病歷中提到的抗貧血藥就是這些藥。
現在有更好的治療腎性貧血的藥物,叫羅沙司他,還跟201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有關。
有運動員靠注射人工促紅素增加造血來提高成績,這是不道德的,比如號稱“環法自行車之王”的阿姆斯特朗。不過,他已經被他的祖國美國重罰:取消所有成績和榮譽,終身禁賽。
3、活化維生素D
經常說,兒童一定要曬太陽,否則會缺鈣。那是因為皮膚經過紫外線照射后會產生維生素D。
但是,這個維生素D是沒有活性的,必需經過腎臟活化才能產生作用。
腎衰竭以后,活性維生素D缺乏,就會出現鈣磷代謝障礙,骨質疏松,病理性骨折,高磷血癥等,對全身大血管的危害很大。
鈣磷代謝障礙的治療,除了補鈣、補充活性維生素D之外,許多患者還要使用降磷藥物。
此外,腎衰竭發生后,過多的鹽和大量蛋白蛋白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所以,要求慢性腎衰竭患者一定要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
對蛋白的要求說,少吃點,吃好點。牛奶、雞蛋是最優質蛋白,比野味的質量高得多,可以選擇;精肉、魚肉也是優質蛋白,也可以適量選擇。
她提到的豆制品,根據2017年國家頒布的營養標準,大豆蛋白也是優質蛋白,也可以適量選擇。
六
結語
結語很重要。
慢性腎臟病是不可逆的,積極治療的目的不是“根治”,而是延緩疾病的進展。
凡標榜“根治”者,十有八九是騙子。
亡羊補牢,什么時候都不晚。
完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原標題:《這個病例堪稱腎炎治療教材,但正確了開頭,卻沒有正確結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