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吉林啟動“學伴+”計劃,關愛戰疫一線醫護子女學業實際需求
這幾天,東北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的研二學生王博正忙著記憶高考考點、做高考數學題,還翻出了自己高中時的數學教材。王博的一番準備,是為了能當好一名高三學生的“學伴”。她要通過即時視頻,幫一名高三學生輔導數學。而這名高三學生的母親,正在武漢抗擊疫情的前線。
近日,團吉林省委面向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未成年子女,啟動了“學伴+”網絡學業互助計劃,招募大學生志愿者提供“一對一”伴學服務。招募通知發出后,省內高校積極響應。目前,有來自東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東北電力大學、吉林師范大學等23所高校學生報名,共招募到志愿者6073人。還有一些高校教師、中小學教師、省外高校就讀的吉林籍大學生也踴躍報名。
首批547名志愿者已組建“學伴幫幫團”,建立153個臨時團支部,與全省235名醫務人員子女對接,通過視頻形式,進行學業輔導、讀書交流和疫情防護教育。
“疫情當前,我們被醫務人員的壯舉感動,能在后方支援他們的孩子,是一份光榮的任務。”王博曾是東北師大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她說,所在學校的志愿者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都有支教經驗或是參加過教師技能大賽。
針對幫扶的醫護人員子女,王博和學校其他志愿者建立了“多對一”的輔導微信群。
除了王博對這名高三學生進行直接輔導外,還配備了其他學科專業性比較強的志愿者,根據學生需求進行輔導,隨時答疑。不僅如此,東北師大團委的工作人員也在各個微信群里,為志愿者和醫護人員子女提供幫助。
北華大學小學教育專業的王琪在幫助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孩子的父母都在省內抗擊疫情一線。每天,王琪給這個孩子上一個半小時的英語網課,教授音標和單詞,進行英語對話互動。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王琪會在課程中間設置一兩個英語小游戲。
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很多醫護人員子女需要朝鮮族志愿者。為此,延邊大學團委招募了一批朝鮮族大學生志愿者,與朝鮮族醫護人員子女組成學伴。
延邊大學朝漢文學院的金恩延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每次網課教學前,金恩延會反復閱讀教學課文、寫教案、設計互動環節,保證網上教學質量。每次教學之后,金恩延還會對上課內容和孩子掌握情況進行書面總結,及時與家長溝通和反饋。
首批“學伴+”志愿者中,還有一些未與醫護人員子女對接的志愿者,他們通過錄制專題微課堂視頻開展教學活動。除了講授中小學各個學科的知識點,志愿者還錄制讀書交流、科技小發明、手工制作、藝術文化啟蒙等多樣化的專題微課堂。這些微課堂視頻在團吉林省委和各高校的微信公眾平臺陸續推送。
長春工業大學輔導員劉學,曾在吉林省實驗中學任教13年,有著豐富的語文教學經驗。他也報名參加了“學伴+”活動,并為備戰中考的醫護人員子女準備課外古文閱讀、現代文閱讀、作文等系列板塊的專項網絡課程。
有一名支援武漢抗擊疫情一線的護士,對孩子的學業放心不下,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報名“學伴+”。對接之后,志愿者的專業和熱情打消了她的顧慮。
記者從團吉林省委學校部了解到,志愿者和醫護人員子女對接后,會針對每個孩子的學業實際需求建立學伴檔案,制定個性化的“學伴+”計劃。除了全科目的輔導外,志愿者還和服務對象建立對接微信群,隨時解答醫護人員子女的學業問題或成長困惑。
(原題為《吉林“學伴+”關愛戰疫一線醫護子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