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亞太七大股指均已進入回調區間,有外資保持看好新興市場股票
2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加劇的影響,亞太市場普遍陷入大跌。

香港恒生指數今日大幅低開后,全天維持低位震蕩,收盤大跌2.42%,收報26129.93點,盤中一度失守26000點大關。
A股也未能獨善其身,截至2月28日收盤,上證綜指跌3.71%,報2880.3點;深證成指跌4.8%,報10980.77點;創業板指跌5.7%,報2071.57點。
截至目前,亞太市場的七大主要指數均已進入回調區間,即從近52周高點下降了10%,包括日經225指數、上證綜指、恒生指數、韓國KOSPI指數、澳大利亞S&P/ASX200指數、富時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以及泰國SET綜合指數。
全球股市本周恐錄得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單周表現,投資者擔心新冠肺炎疫情會演變成大流行疾病,并破壞全球經濟增長。目前,韓國的感染病例從一周前不到100例,暴增到逾2000例,而意大利和伊朗的新病例也急劇上升。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賽周四表示,該病毒具有“大流行的潛力”。
彭博數據顯示,追蹤全球公司的股票基準指數MSCI ACWI和MSCI World指數自周一以來均下跌了約9%,并將創下2008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周。
“我們不需要等待經濟數據出爐來判斷經濟受到的沖擊有多嚴重。從航空公司和酒店銷售減半就已經可見一斑。”野村證券的資深分析師Tomoaki Shishido說:“客觀地說,疫情的影響顯然將遠大于貿易摩擦。因此美聯儲下月沒有理由采取觀望態度。”
“疫情目前看起來已經出現大流行。盡管風險很大,但只要我們能看到隧道的盡頭,市場就能夠應付。”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首席投資策略師藤戶則弘稱,“但目前沒有人能夠判斷這將持續多久,以及將會變得多么嚴重。”
穆迪公司的報告顯示,在中國以外地區,新冠肺炎病例正在迅速增加,而爆發大流行的概率現在已經翻了一番,從20%增至40%。該公司稱:“我們先前對這種病毒將在中國被遏制的假設被證明過于樂觀,大流行的可能性在增加。”穆迪稱,大流行將在今年上半年導致全球和美國經濟衰退。
不過,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稱,盡管全球確診病例增加,但投資者單純因為恐慌而賣掉增長資產,可能會導致財務計劃脫軌。相反地,投資者應該利用當前的危機去審視投資組合,確保其受益于合適的地區配置。對于擁有大量現金的投資者而言,他們更應該伺機增加投資不足的地區。
“從戰術角度來說,我們保持看好新興市場股票,尤其是相對于歐元區股市而言。按照我們的基準情景,相對成熟市場,新興市場估值折讓達到28%,高于5及10年平均水平,今年盈利增長預期卻達到10%。在未來6至12個月,我們認為中國、巴西和印度股票有跑贏大盤的空間。”瑞銀稱。
更有外資看好中國股市。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認為,當前的市場環境帶來了一些投資機會。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短暫的,支持性政策可起到緩沖作用,從而決定風險資產的走向。“中國已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靈活穩健的貨幣政策,且復工率正在攀升,預計未來還有更多政策出臺。由于中國經濟仍保持向好勢頭,其股票將迎來極具吸引力的買入機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