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汪暉:大量的標本要采集,最危險的地方有我們
面對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就越強。” 在中華大地上,包括科技工作者和醫護人員在內的很多國人用行動譜寫著中華民族的力量,其中也涌現了許多優秀的女科技工作者,她們面對疫情,巾幗不讓須眉,奮斗第一線,建功新時代。
汪暉,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管理著全院4000多名護士。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必須通過咽拭子標本。但一個張嘴的動作,將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這是采集護士們必須面對的風險。幾十萬份試劑,意味著幾十萬個標本都需要護士去采集。每一份標本采集,護士都要面臨一次極大的風險。
最危險的地方
有你們!
義無反顧
只為挽救更多生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房里,隔著多重門,時不時能看到護士們白色的身影,她們平時除了要做護理工作以外,她們還有一項極為危險而艱巨的任務。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必須通過咽拭子標本。但一個張嘴的動作,將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這是采集護士們必須面對的風險。總臺央視記者采訪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護士們采集咽拭子標本的更多細節。
采集標本 護士面臨極大風險
采集咽拭子標本過程中,一個打開口腔哈氣的動作,病人的鼻腔直接面對著護士。護士用長長的棉簽,伸進患者咽部飛快地進行一次輕拭,以獲取檢測標本。看上去簡單,但具體操作起來,需要操作者的臨床經驗和應對策略。由于拭子直接刺激患者的咽部,會引發患者的咳嗽和惡心反應,極易造成操作者的感染風險。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呼吸道的傳播,主要就是鼻腔或者是口腔的一種呼吸,氣道的呼吸和你的飛沫,所以這是一個最大風險的操作,是由我們護士來承擔的。
汪暉說,幾十萬份試劑,意味著幾十萬個標本都需要護士去采集。每一份標本采集,護士都要面臨一次極大的風險。說到這里,汪暉掉下了眼淚。

汪暉對記者說,在這些危險的情況下:比如口罩的松緊程度、病人分泌物噴到臉上、防護屏障上……護士都有可能被污染。
身穿防護服一個小時:
全身被汗水濕透,憋氣、呼吸困難
在給病人做咽拭子的時候,護士除了戴眼罩、戴雙層口罩以外,還要有一個全護屏再加外罩,可以說是全副武裝。
這些防護服長短沒有號碼,身高1米63的汪暉,穿的防護服是1米8、1米9的人也可以穿的。包裹起來后,整個人顯得很臃腫,有時候要提著防護服一步一步走到崗位上。

汪暉說一個小時是她的極限,全身都被汗水濕透。回憶起一個小時的感受,她說:“憋氣、呼吸困難、身上沉重的那種包裹、緊束的感覺。”
做完采集工作,因為憋得太久,護士們要坐下來喘口氣。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坐下來喘一口氣,相對來說要換換呼吸,真是憋得太久了,大汗淋漓,沒有辦法堅持得太久。
休息過后,護士們又要回到病房繼續忙碌。在病房,護士們除了要給病人輸液,有些重病人如果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還要幫助病人調整臥床姿勢。
汪暉說護士不能一個人進去,否則暈倒了,沒有人能發現。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如果一個病房20個人戴了呼吸機,可能要8個護士進去。因為一個護士自己悶久了,也可能暈倒。那當你一個人在一個房間做事,你暈倒了就沒有人能發現你。
除了幫病人調整臥床姿勢,護士們還要在生活上幫助重病人。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重病人戴了呼吸機,他不能下床,他就在床上,你要去跟他接小便,你要去跟他接大便。排泄,它是不受時間段控制。
患者沒有陪護,所有的治療、護理、飲食、心理疏導,基本都是由護士在承擔。病房里,與患者零距離接觸,一直在守護他們的,也包括護士。
向你們致敬!
《知識就是力量》綜合整理,部分來自公眾號:央視新聞、護理時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