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債市國際化再下一城!摩根大通即日起將中國債券納入旗艦指數
中國債市即日入“摩”,對外開放更進了一步!
2月28日,以人民幣計價的高流動性中國政府債券正式被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Government Bond Index-Emerging Markets, 簡稱GBI-EM),納入工作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

摩根大通
據了解,此次調整標志著有9只符合資格的高流動性中國政府債券即日起被納入上述指數,其中包括6只已發行的債券以及3只定于2019年10月至12月期間發行的新債。
受此次納入影響最大的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包括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政府債券指數(GBI-EM Global Diversified,簡稱GBI-EM GD)、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GBI-EM Global)、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狹義)(GBI-EM (Narrow))及新興市場多元化政府債券指數(狹義)(GMI-EM (Narrow) Diversified)。
跟蹤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GBI-EM)的資產規模約2260億美元,其中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政府債券指數(GBI-EM GD)占2020億美元,此次納入的中國政府債券將在完全納入后達到該指數10%的權重上限。
中國債券首次被納入國際主流債券指數始于去年4月1日。人民幣計價的356只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正式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總市值占比達到6.06%,并將以每月遞增5%的比例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是中國債券市場有序開放的一座里程碑。
廣發證券固收分析師劉郁認為,中國國債完全納入GBI-EM GD指數將帶來約200億美元外資。根據摩根大通提供的數據,跟蹤GBI-EM的資產規模總計約2260億美元,其中,主要指數GBI-EM GD規模約2020億美元,以GBI-EM GD規模保守估計,未來10個月流入中國債市的資金約200億美元,每月約20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分別約為1400億元和140億元。
除了上述全球兩大主流債券指數外,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也將中國債券市場列入了指數觀察名單,并將于今年3月宣布是否納入。摩根大通全球指數團隊曾預計,中國債券被納入這全球三大主要固定收益基準指數后,將帶來高達2500億到3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興業證券固收分析師黃偉平表示,加入國際指數最大的意義在于向全球展示中國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外匯對沖工具供給以及資本項目兌換等方面已經滿足國際標準,中國不再是外資難以進入的“邊緣市場”。
去年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明確指出要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共有2608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2019年全年,境外機構投資者共達成現券交易5.3萬億元,交易量同比增長66%,占同期現券市場總成交量的2.6%。其中,買入債券3.2萬億元,賣出債券2.1萬億元,凈買入1.1萬億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