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東援鄂醫療隊 | 也許可以趕上欣賞武漢的櫻花呢
廣東衛生信息
確診病例減少
越來越多的患者出院……
遠在武漢的東莞醫護人員
常常在下班后
記錄自己一天的工作和心情
最近幾天他們寫得最多的就是:
春天不遠了!
是的,有這些白衣天使的守護
武漢的春天應該很快就會到來
讓我們一起靜待
武漢春暖花開好轉

張麗華:市松山湖中心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
2月20日,今天上午查房,欣喜地看到多個重癥病人好轉。
25床病人原來病危,現在已經轉為病重。他說話還會喘,但精神面貌、臨床表現以及影像學都好多了。23床,我把他的病重停掉了。69床的病重83歲老人,今天可以把西藥都停了,請中醫開中藥調理……

聞望切聽,潘醫生做起來有條不紊,細致縝密。整個上午,他沒有一刻休息,工作量很大。我們病人的好轉,中醫師的努力功不可沒。
休息時一聊,才發現潘醫生也在東莞行醫。沒想到我們竟然在武漢相遇,這也令潘醫生感到親切與興奮。
這日復一日的常規上班、休息的日子,因為此次相遇,竟有了個小驚喜。跟戰友們多些交流溝通,給生活帶來很多不同。
疫情日漸減輕 物資也沒那么緊張了
李益明:市松山湖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
醫療隊來武漢已經二十多天了。為了緩解大家的情緒,前線黨支部趁著今天絕大部分戰友下夜班或上早班回來,組織了一次拓展活動。所有戰友身著統一的東莞藍戰袍在駐地合影留念,“東莞藍”在閃耀。我突然想到,二十多天了,這是大家第一次全體參加活動。雖然大家都戴著口罩,但掩蓋不了帶笑的眼神。這次的相聚,甚至讓我產生了一種錯覺:疫情已經過去了,大家就要收拾行囊回家了……
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疫情日漸減輕,物資再也不那么緊張,我們有了更多的精力專攻重癥。但武漢的春天還沒有來到,上下班路上,寬闊的馬路依然冷冷清清。
讓我們靜待疫情拐點的出現,讓我們靜待武漢春暖花開。
又有7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了
黃新武:樟木頭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長
2月19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艙迎來了令人難忘的一刻:7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出院病友紛紛對醫護人員表達謝意,有一位小病友還給方艙醫院送來了自己制作的賀卡……看到他們康復,聽他們說著感謝,我既感溫暖又欣慰。

是的,我們是生死之交。我不會忘記和病友們一起患難與共,并肩抗疫的日子。
我們共同的信念:還湖北一個遲來的春天
王艷娜: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護師
2月19日是東莞醫療隊抵漢的第23天。現在我已經沒有日期和星期的概念了,只會計算抵漢的天數。
每天睡醒,打開手機,我最希望看到的新聞就是:新冠肺炎已經得到控制……心理學家說,同一個行為堅持21天就可以成為習慣,同一個觀念堅持21天就會成為信念。我們醫療隊的戰友們都有著一個信念——早日戰勝疫情,還湖北一個遲來的春天!
二十多天來,我們也習慣了武漢的一切,從工作到氣候、生活。但習慣也容易產生松懈。我們的敵人,是狡猾、不可見而無孔不入的病毒。因此,我們時刻不敢松懈,每天都像第一天那樣警惕。
我們現在已經對漢口醫院、對呼吸七區、對我們的患者有了特殊的感情。下班后,大家在群里討論的幾乎都是工作的話題,比如科室的環境、工作流程及消毒流程、護理用具更新、患者的有效氧療、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等等。我們這支來自18家醫院、有著96人的護理團隊,已經融合為一體。
我還收到了一個小驚喜:女兒的老師得知我到武漢之后,就自發組織起來輔導女兒。他們的鼓勵和支持給了我力量,讓我覺得溫暖。我對女兒說:“你要和媽媽一起努力,不辜負良師們的良苦用心,不顧負他們的期望。”
每位患者都有故事 心理上的“病”更需疏導
羅勇強:市第六人民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
今天是2月17日,武漢的天氣很好,溫暖的陽光照到身上讓我覺得很舒服。從大雪飄飄到陽光明媚只需要一天的時間。我想,很快我們也能戰勝疫情,讓武漢的春天到來。

阿姨四天都沒有睡好覺了。她喪氣地說:“還不如死了算了。”這個時候講大道理是不行的,我就開始用我最拿手的搞笑手段與阿姨聊。我說:“阿姨,我告訴你,我不僅是醫生,還懂看面相。你的耳垂很大很柔軟,我一看你就有七十五歲的命,你現在才六十歲,還有十五年的命,現在你想死怎么樣都死不了的。這十五年你一定可以好好的活下去,我算命很準的。我的話你一定要記住,你至少還有十五年的命!”
我還告訴她,我們一定會讓她恢復健康的。“阿姨你現在頭暈不舒服,讓我們的護士幫你按摩一下頭部,我們護士的按摩手法很棒的!你試試吧。”阿姨被我說得笑了,護士來給阿姨做了頭部按摩,十五分鐘后阿姨很精神地站起來了。
每個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而病患帶來的負擔會讓他們產生心理問題。藥物可以治療身體的疾病,心理上的“病”更需要我們去疏導。
我不是什么英雄 我只是一名護士
羅襯章:市東南部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護師
算算時間,我來到前線一周多了。這段時間我不斷收到親朋好友的問候,特別是某位小姐姐跟我視頻過程中就哭了,這讓我既感動又溫暖。
有很多親朋好友問我:“這里安全嗎?你怕嗎?”沒有擔心是不可能的。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一名護士。我的工作,就是在病人需要我的時候,給予安慰和幫助。
有人問我在武漢的工作是什么。護士的工作,很平常,很瑣屑,說白了,就是待在病房照顧病人:發生活用品、發飯、打針,做床旁邊心電圖、測生命體征、觀察病情……醫院里,醫生之外的工作,就是我們的事。

做一個有溫度的醫務工作者,這是我的目標。相信我們會在不久的將來脫下口罩,笑臉相對。
也許可以趕上欣賞武漢的櫻花呢
梁偉文:市濱海灣中心醫院護師
2月16日,我第二次進艙。大雪過后連續兩天都是晴朗的好日子,許多人的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還有一個來自家里的好消息:東莞今天沒有新增的病例。全國除武漢外新增病例13連降,被治愈的人數也破萬了……也許我們真的可以趕上欣賞武漢的櫻花呢。


天氣這么冷,為了接送上下班的醫護,司機24小時值班,真的很辛苦。酒店里的服務人員、方艙醫院的保安……有很多像司機大叔這樣的人默默地支撐著這場戰“疫”。
他們不像醫護人員那樣矚目,也許疫情結束之后也沒人記得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自己肯定會記得這樣的一段歲月:每天穿梭在這座城市,給病友們不斷地送去醫護人員。

今天我又學會了新的技能:怎么去翻閱患者核酸檢測和CT結果,這樣患者問到我的時候我能快速查閱。學得越多,繃緊的心好像越來越放松了,對工作的把握比之前好了很多。
晚上,我還要在電腦整理200個護士的工作記錄,和家人視頻的時間也少了。晚上視頻時給寶寶唱那首熟悉的歌,她很快地就睡了。聽說老家那邊的社區得知我到了武漢,這兩天都給家里的老人送水果吃。身在異鄉,聽到這樣的消息,心里無比安慰。冬天就要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
來源:東莞時報、東莞市衛生健康局
編輯:趙然然、陳佳、曹思揚
責編:陳廣泰
原標題:《【廣東援鄂戰隊】也許可以趕上欣賞武漢的櫻花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