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只活了25歲,卻感動了這個世界200年
濟慈 群學書院

濟慈去世時制作的石膏面具
今天是英國浪漫派詩人約翰 · 濟慈(John Keats)逝世199周年紀念日。
就家世而言,英國歷史上所有的詩人中,幾乎沒有比濟慈地位更卑微的了。雖說作為詩人他的生命只有短短7年,但到他24歲停筆時,他對詩壇的貢獻也已大大超越了同一年齡時期的喬叟、莎士比亞和彌爾頓。
濟慈的詩堅持“美”和“個性”,他極少關注社會現實問題。他只想“為了某時某刻的高興而為自己寫作”:“對于公眾,對于現存的任何事物,我沒有一絲一毫的謙卑感,我的謙卑感只面向永恒的存在、美的原則以及記憶中那些偉大的人類。”
濟慈用自己的方式捍衛著個人主觀世界的豐富性和復雜性,維護著文學思維和美學思維的重要作用,因而也維系著詩人或文學家在現代社會中的尊嚴。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雖然濟慈在英國浪漫主義的七個巨星(彭斯、華茲華斯、柯爾律治、拜倫、雪萊、布萊克、濟慈)中出生最晚、生命最短,但在他去世后的光芒卻越來越強,到今天,已超過了其他六顆星。他的詩作充滿遼闊高遠的想象、自然瑰麗的語言和攝人心魄的力量,不斷喚起人們內在的激情和渴望。
濟慈在生前就為自己擬寫好了墓志銘:
在此長眠者,聲名水上書
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濟慈認為:當死亡把一切席卷,留下的只有一個名字,但那也只是寫在水上的字,一陣風就會把它抹得無影無蹤。但實際上他已經化作了天空中最明亮的星。

文 | 濟慈
譯 | 穆旦
朗讀 | 賈心泉
配樂 | Wet Hands
燦爛的星!我祈求像你那樣堅定——
但我不愿意高懸夜空,獨自輝映,
并且永恒地睜著眼睛,
像自然間耐心的、不眠的隱士,
不斷望著海滔,那大地的神父,
用圣水沖洗人所卜居的岸沿,
或者注視飄飛的白雪,象面幕,
燦爛、輕盈,覆蓋著洼地和高山——
呵,不,——我只愿堅定不移地
以頭枕在愛人酥軟的胸脯上,
永遠感到它舒緩地降落、升起;
而醒來,心里充滿甜蜜的激蕩,
不斷,不斷聽著她細膩的呼吸,
就這樣活著,——或昏迷地死去。

原標題:《他只活了25歲,卻感動了這個世界200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