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這里,我們就是這樣“寵”白衣天使的
文匯客戶端2月20日消息,18日,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接連傳來幾條好消息——
先是連續36個小時無新增確診病例,接著又有9人痊愈出院,使得出院總人數達到186例......
大家紛紛在網上為這些好消息點贊:
加油上海,再接再厲!
感謝白衣天使們的不懈努力。

本文圖片 文匯客戶端
疫情當前,醫務人員將自己擋在病毒和市民中間。
而從戰“疫”打響的那一刻起,上海的熱心市民們也紛紛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向他們提供支持保障,留下一段段“寵愛”的動人故事。
1
要說“寵”,第一個跳入小編腦海的,就是熱心市民積極為醫務人員張羅口罩。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網上傳出堅守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緊缺口罩等防護物資,緊接著——

在仁濟醫院東院,一位身穿黑色外套,帶著普通一次性口罩的市民,在藥房窗口放下兩箱N95口罩就匆匆離去。
紙箱旁邊貼著一張紙條:“尊敬的白衣天使們:您在一線辛苦了,這里500只N95不是醫用。如果您不能在醫院使用,希望可以給到您的家人,讓您在前線奮戰之余無須為家人的安危擔憂!”

在浦東新區疾控中心,一位剛剛放棄美國工作的“90后”浦東囡,捐贈了兩大箱價值1.2萬余元的防護產品,里面有N95口罩、N100口罩、無接觸體溫槍、護目鏡、防護服…
“雖然我帶的物資不多,但是希望能夠幫到一線的醫生。”她說,“我相信如果每個平凡人都能做一點小小的犧牲,我們浦東、我們上海、我們中國,又何懼疫情?”
2
給醫務人員捐贈防護物資,還只是“常規操作”。
由于擔心白衣天使們過于忙碌無暇吃飯,眾多市民們開啟瘋狂“投喂”模式。

網紅漢堡、奶茶咖啡、車厘子、大閘蟹......愣是將滬上多家醫院變成“美食聚集地”。
有醫生說:“有種老百姓給紅軍送物資的感覺,真的很溫暖。”
有意思的是,隨著戰“疫”進程的發展,除了醫務人員,大家還將視線轉向其他更多的基層工作人員,包括社區干部、志愿者和一線工作人員。

譬如,元宵節,在金山山陽鎮藍色收獲居民區,有居民特意為居委會工作人員、黨員志愿者、小區志愿者們,準備了兩盤地道的金山湯圓。

再如,8號線凌兆新村站的工作人員被人“投喂”了足足十余斤百香果,快遞上還特別標注了一句話:“辛苦了!”
3
市民們在行動,社會各行各業也“開足馬力”。

不久前,光明乳業得知在武漢的上海醫療隊醫護人員,由于長時間佩戴口罩,很多人耳朵被勒出傷痕,還有人耳朵已經被磨破,增加被感染的可能性。
公司緊急采購了一批牛奶盒提手,并組織休息員工加班加點手拆牛奶盒,迅速湊齊了3萬個提手交給醫療隊,幫助醫務人員戴口罩時舒服一點。

市婦聯則將100箱、9600片女性專用考拉褲,想辦法送到遠在武漢的醫療隊醫務人員手中。
據統計,“前線”的醫生中有50%以上為女性,一線女護士更超過90%。在生理期使用考拉褲,女性醫務工作者可以減少穿脫防護服的次數。因此,考拉褲是疫情爆發后的緊缺物資之一。

復旦大學則為戰“疫”前線醫務人員的子女們,專門組建了一支線上輔導志愿隊,為那些或者馳援武漢,或堅守上海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提供支援。
這些志愿者將按輔導的年齡段分為學前教育分隊和中小學作業輔導分隊,在通過教學方法培訓和心理教育培訓后,通過一對一線上輔導為孩子們提供服務。

此外,“上海基金業致敬白衣天使專項基金”也在瑞金醫院成立,首批捐贈對象為上海援鄂醫務工作者。
該基金由上海市基金同業公會發起倡議,上海30余家公募基金公司、資管公司等共同參與。目前專項基金募集規模已達4600萬元左右。
4
如果說,之前的點點滴滴,更多源于自發、用于局部。
眼下,如何更好地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已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
上海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正在積極為改善醫務人員職業現狀、提升幸福感建言獻策,希望能夠在體制機制上形成更加完善的保障。

近日,一份來自上海市政協委員、東方衛視主持人金煒的提案《關于如何改善醫務人員職業現狀,提升幸福感》,提出五項建議舉措:推動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健全醫療衛生事業體系,適當擴大編制;賦予醫務人員無限防衛權,遏制暴力傷醫勢頭;建立健全靈活的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建立健全有效的傾訴與溝通機制。
小編一邊梳理著,一邊感動著,一邊遺憾著。
感動著是因為里面的每一句話,背后都飽含著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對醫務人員的愛;
遺憾著是因為,大家做得太多,而文章里能記錄下的又太少,肯定漏了很多,未來又還將涌現出更多。
我們就是這樣“寵”白衣天使的,
相信,這就是這座城市的浪漫。
(原題為《在這里,我們就是這樣“寵”白衣天使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