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日報刊文:過度防疫須警醒,緊張正常而非恐慌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面對病毒和疫情帶來種種壓力和考驗,立足科學精神、充分相信和依靠科學技術,是取勝的關鍵。
疫情發生以來,個別地區曾出現防控手段過度現象,而一些社區單位也出現消毒過度,引發安全隱患。疫情防控工作逐步進入關鍵時期,這些過度的做法需要我們警醒。
科學防控,要對疫情防控有科學的認知,做到思想認識不過度??茖W精神并不專屬于科研人員,對于廣大人民群眾來說,務實、求真、從實際出發、學科普、用科技,都是科學精神。非常時期,全國上下最需要的就是用真知武裝頭腦,用科學的思想指導實際的抗疫行動,做到思想認識不過度。
氣溶膠傳播的科普出現后,網上一度出現“打個噴嚏就能傳播數百米”的說法,信息傳播者表達不當,群眾接受信息斷章取義,從而引發了緊張情緒與不和諧的因素滋生。凡事過猶不及,要想把握好度,相信科學是前提。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戰勝病毒,首先就要對疫情有科學的認知和科學的理解。例如,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而汽車輛輪胎都要消毒,或者對著馬路噴灑消毒劑,均屬于過度消毒。補習類似的科學認知,在抗疫中人人有責。
科學防控,要將科學的手段應用到實際行動中,做到實際舉措不過度。疫情來襲,群眾有一些緊張的情緒實屬正常,但緊張是為了引起高度重視,而非恐慌,因此,保持冷靜的頭腦和理性的思維至關重要。疫情發生后,幾乎所有媒體都在做有關疫情的科普,這是群眾認識病毒真面目最直接最有效的窗口。但是在具體的學習應用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最近網上報道的“過度消毒”,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有的家庭在家中用酒精噴霧消毒,由于濃度過高,反而對身體不利;有的小區本著寧多勿少的思想,大量在人員周圍和人員身體上噴灑化學消毒劑,結果出現了中毒現象;還有一些疫情相對不是很嚴重的地區,不惜重金出動特種設備進行城區全覆蓋式的消毒,有評論說,消毒等級甚至超過了生物武器襲擊級別。這些過度行為使疫情防控走了彎路,走了錯路,究其根源,就是缺乏科學的認識和科學的手段。
疫情剛剛開始,中央和各地就同步開始了有關疫情的科學普及,其目的就是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客觀正確認識新冠肺炎及其病毒的相關知識,學科學,學知識,將科學手段應用到日常生活,投入到疫情防控。欲速則不達,把握好“度”,我們就能立于不敗之地,使用好“度”,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事半功倍,戰勝病毒。
(原題為《過度防疫須警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