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秦始皇陵兵馬俑工匠雕塑手法之高明,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秦始皇兵馬俑位于陜西省臨潼區,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它的發現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秦始皇陵中龐大的兵馬俑群共分布在四個坑內。出土有軍士傭,立射傭,跪射傭,武士傭,軍吏勇,騎兵傭,馭手傭和百戲傭等共計8000余件。
這些兵俑們形象逼真,神態迥異,一個個栩栩如生。這些兵馬俑雖然數量眾多,但每個士兵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都有不同之處,可見當時的工匠雕塑手法之高明,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設計及主持制造者是秦朝丞相李斯。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在全世界造成了轟動。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來此參觀時,給予極高的贊譽。
秦始皇陵進行地下考古勘察時探測發現地宮里含有大量水銀,而且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地宮內水銀的分布竟然和秦國的疆域版圖相吻合。
北魏學者酈道元也曾說:“以水銀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勢”,這正好與地宮中發現的 “上具天文” 四個字相對應。
據《史記》中所說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中的“天文”,指刻于地宮上部的28星宿有關,仰觀天空之意,“下具地里”這正好是以水銀所代表的山川地理,是為俯察地理之意,以營造出天地輝煌之象。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存墓封土高40米。陵園布局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約2.5公里,外城周長約6.3公里。兵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發現。

現已挖掘四個坑,面積共2.5萬余平方米。能內叢葬大量與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