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面對新冠肺炎,老年人如何防護?
疫情面前,老年人易發病,易出現重癥,而且我國早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因此,協助老年人進行有效防控是遏制疫情惡化的重要一環。
老年人群有何特點?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對全人群普遍易感 。但老年人群因發病率較高,危重癥多等需給予更多關注。在多家疾病防控中心聯合報道的早期425例新冠肺炎(NCP)的病例中,有近一半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現有病例也發現,老年人及合并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者病情更重、死亡率更高。在國家衛健委最早報道的17例因NCP死亡的病例中,死亡年齡中位數為75歲(范圍:48歲-89歲)。
如何針對老年人進行防護?
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對老年人群高度重視,各地也相繼出版醫學刊物或科普以協助老年朋友共抗難關。本文將從個人和家庭方面講述如何針對老年人進行疫情防護,希望能為讀者提供幫助。
01
做好防護減少外出
2019-nCoV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杜絕不必要的外出與聚集,如訪友、廣場舞、棋牌活動、公共浴池洗浴等,可大幅度降低感染幾率。同時,減少人群流動與聚集也可預防疾病的次生代傳播,是疫期的必要選擇。
佩戴口罩,保持距離
外出難以避免時,可選擇一次性醫用口罩加以防護。2019-nCoV可通過飛沫傳播,口罩的合理佩戴會有效減小感染可能。外出行走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同樣可以起到防護作用。
勤洗手
由國家衛健委發行的第五版診療方案中指出,接觸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之一,所以勤洗手和佩戴口罩同樣重要,從外面回家后、做菜前、吃飯前、如廁后尤其要注意洗手。在流動水下用肥皂或洗手液揉搓30秒,留意清洗指縫、指甲縫等部位。
合理膳食,加強營養
不接觸和食用野生動物,處理食物時生熟分開,肉類充分做熟再食用,是飲食上避免感染的基礎。另外,可增加加強老年人抵抗力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優質蛋白等,若食欲不好,可適當加用蛋白粉等營養補充劑。
注意保暖,防跌倒
感染和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入院原因。在當前疫情階段,進入醫院范圍意味著更高的2019-nCoV感染風險,因此更需謹慎,做好一級預防,避免入院。
有不適癥狀及時咨詢
如有咳嗽、發熱等不適,也需及時就醫。特殊時期,建議先在正規醫院網站,或正規網絡平臺找專業醫師進行咨詢。若醫師建議到醫院就診,可先行網上或電話預約掛號,減少在醫院的滯留時間。

02
家庭防護
通風
2019-nCoV一般不會自窗戶飛入室內,且封閉環境會造成室內氧氣不足,細菌滋生等問題。建議家庭內規律通風,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15分鐘左右,可有效改善室內環境,預防感染。
合理消毒
家庭環境需定期消毒。依據既往對冠狀病毒的認識,此類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比較敏感,56℃以上保持30 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84消毒液等)、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建議針對家具、衣物等分別采用適合的消毒方式,使用消毒劑前務必仔細閱讀說明書,不當的使用方式極易引發安全事故,不建議大量囤積消毒劑,以免留下安全隱患。
多陪伴
許多老年人會面臨因廣場、公園、棋牌室等公共場所限制,驟然失去平素的社交活動;難以抑制的對疫情的擔憂和恐慌等情況。易產生焦慮、抑郁等問題。因此呼吁大家在家中時放下手機,多陪伴老人。如有難以排解平復的情緒問題,也可通過上海市心理援助熱線(021-12320-5)或其它醫療平臺尋求幫助。
總之,老年人群由于多存在身體衰弱、器官儲備能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多種慢病共存等特點,其一旦感染新型肺炎,往往病情危重、死亡率極高,因此預防更重要。這需要個人、家庭、社會支持系統乃至養老機構、老年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從多角度全方位幫助老年人群平穩度過疫情蔓延期,減少感染和死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