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70、80年代,未來是磁帶做的
例如賽博朋克,以及這類作品下常見的諸如無人機、霓虹燈廣告牌、高樓大廈等。


Cassette Futurism — 磁帶未來主義。
什么是磁帶未來主義?大家先看張圖,腦中有個大概印象再說。

事實上,隨著現在電子產品的設計越來越同質化,網上有不少藝術家開始重新發掘當年電子產品上的設計美學,大家也開始重新審視當年的科技。
當時的電子產品都有些什么特點?
塑料電子外殼,而且一般是灰色或者白色為主,例如蘋果公司早期產品 Apple II 。



咱們現在的操作系統其實簡化了大量的工作,把計算機大部分操作用鍵盤 + 鼠標統一了起來。
同時,由于顯示屏技術比較落后,現在的觸摸式顯示器在當時可能連個概念都沒有,當時人們也許根本想象不到觸控交互。
所以用什么搞交互?
按鈕,旋鈕,拉桿?。?/p>
有些老控制室用了幾十年,跑進去一看就有這個味兒。

你想想,當時的人們在這樣的科技背景下,對未來科技的幻想是怎么樣的?
- “ 未來。。。科技產品肯定很多吧 ”
- “ 那必須的?!?/p>
- “ 那不得滿屋子都是按鈕? ”
- “ 那必須的! ”

差評君找了一首參照當時的風格的曲子,給大家感受一下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覺得漏掉了一點最重要的東西?
沒錯,就是 “ 磁帶未來主義 ” 里的 “ 磁帶 ” 二字。
為什么是磁帶?
因為在 70、80 年代,磁帶是非常流行的存儲介質,大部分音樂設備都用的是磁帶。
索尼的 TPS-L2 ▼


看到下面這張圖里大大的圓盤了嗎?就是轉磁帶的。

原因其實之前也有提及,電子產品設計趨于同質化。
拿現在我們普通消費者常見的,最經常更新的電子消費品 —— 智能手機來舉例。

而磁帶未來主義風格下的電子產品,哪怕是汽車主控臺這種功能及其有限的電子系統,都風格迥異。



這不是說現在的電子產品相似度太高這件事兒不對,事實上越是成熟的方案越是容易流行起來。
手機變成這個樣子只能說明這可能確實是現有技術下,對手機產品的設計最優解。
但人是感性的動物,哪怕是討論科學技術這種理性事物的時候,有時候骨子里的浪漫精神就是揮發不去。

在網上人們也樂于分享這個瞬間。
可能是一張老照片。



例如蒸汽朋克的故事我們能想到浪漫主義,探險精神。
賽博朋克我們能想到高科技,低生活,反烏托邦。
但磁帶未來主義更多就是靠元素和設計美學來體現,你很難圍繞著它來創作故事。
不過我們還是有幸能在很多其他科幻作品里見到這個風格,尤其是晚一些的賽博朋克作品里,例如 《 銀翼殺手 》 里飛行器的控制面板。

因為科技時代背景不光會影響當時的產品,也會影響當時人們的幻想。



有句話總結的非常妙:曾經,未來是存儲在 200KB 里的。
為什么人們喜愛這些各色 “ 朋克 ” 和 “ 未來主義 ” 呢?
差評君之前其實也說了,人本質上是感性的動物。
哪怕科技發展是個理性過程,人們對它的幻想難免是感性的,浪漫的,只要人不停止想象,科技就不是冰冷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