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學者防疫調研|農村防疫干部怎么干,群眾怎么看
筆者老家在河南上蔡農村,位于人民日報1月25日微博報道中《硬核操作!#河南村莊為阻走親友挖掘機斷路#》的事發地區。本人于武漢封城(臘月二十九)前兩天(臘月二十七)從武漢大學返鄉回村。筆者利用在地優勢對家鄉兩委干部展開訪談并進行參與式觀察。現結合筆者經歷、訪談與觀察,簡要談一談我們當地農村防控工作開展的基本做法、群眾反饋以及部分經驗教訓。
一
疫情兇猛,尤其是在傳染源與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摸清的形勢下,干部怎么干,便成為基層社會應對疫情開展防控工作的基本問題。就筆者經歷以及觀察來看,主要有以下基本做法:
(一)信息摸排
眾所周知,與城市社會不同,從信息充分角度而言,農村社會本質上還是熟人社會。這一基礎性特征也就為我們當地農村干部開展信息摸排工作提供了先天信息優勢,農村干部可輕而易舉地了解到村莊中青年外出務工、經商、求學人員的基本地域分布情況。筆者在返鄉回家的當天,負責信息摸排工作的村干部(同任村醫)便在我們村“齊海鄉朱廟村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群”(為近兩年精準扶貧工作而建立起來的村莊線上公共空間)詢問我的近況,溫馨提醒疫情防控注意事項,并要求有情況要及時上報溝通。據村干部介紹,我們村(共700多戶、3400多人)在武漢人員主要有六位,其中兩位目前在武漢過年,包括我在內的其他四位目前返鄉在家,分別是一位務工、一位經商、兩位求學。摸清了從武漢返鄉人員,也就明確了重點工作對象。
(二)廣泛宣傳
宣傳工作主要分為兩部分:
一是針對所有農戶,通過村莊“大喇叭”、宣傳橫幅、線上交流群等開展無差別的廣泛的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爭取做到家喻戶曉、人盡皆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干部會有意識地往群內轉發縣鄉兩級黨委政府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安排、通知、公告以及典型案例,以引起群眾重視。從群內互動情況來看,群眾很受用,宣傳效果很好。自此,“齊海鄉朱廟村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群”也便成為我們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陣地。
二是針對重點工作對象,村干部和鄉鎮駐村干部會一一上門詢問情況、提醒注意事項、要求自覺居家隔離并張貼宣傳單頁(見下圖)。筆者屬于重點工作對象,在互動過程中,并沒有其他不適感覺,反而覺得有干部關心,一是感覺很溫暖,二是心理上很理解并愿意配合支持。畢竟,干部上門做工作也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對大家負責。

隨著信息摸排工作和宣傳動員工作的逐步推進,加之廣大群眾自身也通過微博、微信、抖音、快手、電視新聞等各種渠道對當前疫情擴散情況有及時了解,這也就為下一步所謂的“封路封村”工作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三)設卡排查
長期以來,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必不可少,但疫情當前,客觀要求我們必須“謀定而后動”,怎么辦?對包括上蔡農村在內的廣大中西部一般農村而言,打工經濟是常態,人員流動頻繁,群眾科學防護知識欠缺,醫療條件有限,干部力量薄弱,加之我們上蔡是一個有著近150萬人口、近三分之一人口外出務工、經商、求學的人口大縣,自然本能地選擇最笨拙但也是最穩妥的防止疫情大規模進一步擴散的疫情防控措施——“攔路封村”。
從筆者在村莊路卡點現場訪談、觀察來看,攔路封村是以行政村為單位,自然村之間暢通無阻;小路封起來,主干道為生病求醫等留出口;各村兩委干部加部分黨員值守,群眾有時也會溜達過去聊天;值班期間沒有特別補貼,全憑黨員干部自愿奉獻。值得一提的是,攔路封村并非意味著“生人勿進”、“熟人勿出”、甚至直接把路挖斷、徹底掩埋,基層工作是有充分彈性的,基層干部更不是頭腦簡單的傻瓜,而是多選擇將村莊小路封起來,至于村莊主干道,一般借用日常用的移動式攔路欄(見下圖)擺放上去,正常進出人員做好登記工作即可放行,疑似對象多加詢問并測量體溫,有問題就上報,沒問題就放行。家中有老人、小孩生病就醫或者上街采購物資,做好登記工作即可通行。

網上輿論焦點也多集中于此,攔路封村是不是不人道?農村社會不講人情?但凡有基本農村生活經歷和農村調研經驗的同志一定知道:農村社會情況復雜,農村工作充滿彈性,干部工作當然會在群眾實際訴求與上級原則要求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即使最開始有些激進、甚至極端,基層工作很快也會自行糾偏調整過來,否則不等媒體炸鍋,廣大群眾也不答應。
二
信息摸排、廣泛宣傳、設卡排查,是筆者所觀察到的當前河南上蔡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經典“三板斧”。群眾怎么看?防控效果究竟如何?
疫情防控工作成效事關廣大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是基本事實,也是廣大基層干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出發點。但路畢竟封起來了,人員流動受限了,既定的走親訪友計劃也被動擱置了,甚至部分群眾外出求醫問診的生命通道也受到了限制,群眾能否理解、是否支持呢?據村中多位群眾反映:
“親戚晚走幾天沒關系,封起來也是為大家好;沒事沒非就不出去了,真有事就是大事,在家里坐著打打牌也可以!”(訪談記錄:WP20200129)
鑒于疫情防控工作契合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當筆者問及村里干部攔路設卡工作是否遇到困難或者排斥時,村干部回答和以上群眾認識基本一致。這也是攔路設卡工作并沒有得到群眾抵制的重要群眾基礎。
從既有群眾反饋來看,發端于河南上蔡的應對當前疫情進一步擴散的“攔路設卡”工作法,一是切斷傳播途徑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二是上級黨委政府有要求,三是的確契合了廣大群眾健康安全的普遍需求,因此工作開展起來倒也順利,并無群眾內心反感厭惡、甚至出面抵制。截至目前,并在可以預見的接下來數日,“攔路設卡”、“設卡排查”便成為我們當地農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做法和普遍常態。
三
疫情防控工作,事關廣大群眾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目前已成為各地黨委政府首要的政治任務。從微博、微信等捕捉到的輿情信息來看,也的確存在相當一部分不合理、甚至違法的做法或現象,必須果斷叫停并亟待糾偏,簡要摘列如下:
一是重點工作對象門前懸掛大字橫幅:大可不必。“本戶有武漢返鄉人員,請勿相互來往”(見下圖),疫情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武漢不是,武漢人不是,武漢返鄉人員更不是,他們只是我們的鄉里鄉親,甚至就是我們的親人,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無可厚非,但懸掛大字橫幅大可不必,難免有群眾被激發起來野蠻抵制甚至騷擾,前有工作教訓,我們必須警惕并考慮周全。工作有要求,宣傳有辦法,要充分考慮群眾反映、尤其是武漢返鄉人員心理感受,干部工作辛苦,我們充分理解,大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針對個別農戶直接“木板封門”:違法行為絕不可取。近日,“木板封門”視頻片段廣泛流傳于各微信群,大體情形還原如下:北方某小區干部上門做工作,想來這位農戶肯定有問題,周圍群眾意見也很大,因此當地干部直接采取“木板封門”的一次性徹底圍堵做法。微博上也有博主發起對這一事件的討論投票,群眾分歧很大。看完視頻,筆者心里很不是滋味,即使這位農戶真有問題,方法千千萬,直接封門未免過于簡單粗暴,真把普通群眾當做“階級敵人”對待了。從筆者有限的法律常識看,以上做法,屬于典型的絕不可取、更不可效仿的違法行為,必須及時糾正。基層工作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為了工作效果不折手段。
三是挖掘機斷路并不等于簡單粗暴“直接斷路”:工作方法要靈活。自從人民日報對河南上蔡挖掘機斷路封村這一做法做出報道之后,各地紛紛效仿,做法千奇百怪,效果參差不齊。值得指出的是,上蔡農村當地的常態是:絕大多數村莊是旁邊取土封路,而非望文生義地直接挖斷封路;封小路,留大路,尤其是為“生命通道”留了活路,而非一封了事;攔路欄桿機動靈活,有專門干部值守,確認沒有問題、正常登記后即可放行,并非徹底禁行。
以上種種,是筆者最近通過網絡所了解到的讓人看了不舒服、關鍵是群眾反映普遍比較激烈的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做法,怎么準確理解這一現象呢?
在筆者看來,凡是當前網絡上流行的種種簡單粗暴的做法,基本屬于極少數地區、極個別干部的極端激進做法,初心是好的,但方式方法出了問題,引起了廣大群眾的普遍反感,甚至構成了違法行為,必須果斷叫停并及時糾正;絕大多數的基層干部是既考慮了防控工作要求、又充分考慮了群眾需要的,有鄉土彈性而又不失工作原則。正是有了絕大多數基層干部的一線值守,才有了我們中國面對復雜疫情、防止疫情進一步大規模擴散的底氣和希望,在此,也向目前奮戰在防控工作一線的廣大基層干部致敬。
疫情當前,沒人是局外人,病毒是我們的共同敵人,武漢、武漢人以及武漢返鄉人員都不是。
(作者王向陽系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助理研究員,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