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影子天使》:這么狂野的故事,是泰劇沒錯了
眾所周知,泰劇的腦洞,總是讓人防不勝防。繼“變性侄子愛上姑父”的禁斷腦洞大作《吹落的樹葉》,和“性癮姐姐純情妹妹”雙胞胎老梗的《新地獄天使》兩大狗血神劇之后,泰劇又出腦洞新力作:《心之影》(又名《影子戀人》)



隨著兩個孩子長大,開始與之前的家庭有所牽扯,母親刻意保守塵封已久的秘密才終于揭開。
而長大之后,人物關系更加復雜了。




你以為這是四角戀嗎?不要天真了。


至此年輕一代的關系畫成了一個“五角”閉合。你不得不佩服泰劇編劇,他們寫劇本可能是用連連看在寫。
而年輕一輩泰劇式膚淺的狗血五角戀,又仿佛籠罩著極強的宿命悲劇色彩,處處有股子“注定不得善終”的低配俄狄浦斯山寨哈姆雷特的氣質,讓你隱隱感覺編劇其實還是有點追求,好像要控訴或者表達些什么更深層的內容。為什么呢?因為每個年輕人的情感都不由自主地被上一代的悲劇控制并潛移默化著,我來為大家解讀解讀。
龍鳳胎這一對,哥哥妹妹都愛上了男主,一方面當然不能忽略男主“泰國玄彬”的顏實在有點好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哥哥雖然一直想做個男生,但長期被母親逼迫做女孩的過程中,心理生理上受到了不可逆轉的影響和暗示,對于現如今連對自己的性別認同都模糊不清的他來說,喜歡上一個男性比喜歡上一個女性要自然得多,對他來說,承受的心理壓力也會小很多。
對于一個長期被“軟禁”家中生活,戶口簿上查無此人,沒有朋友,沒有社會關系,甚至沒有性別的人來說,要建立一段與異性穩定的關系,基本不可能。而與同性的相處則會舒服許多,男主的出現就起到這樣的作用:讓哥哥建立家人之外的社會關系,接觸社會,結交朋友。但這位同性把你當成異性照顧有加,各種曖昧,本來就沒有處理復雜人際關系經驗的哥哥,為了留住這份令他依戀的暖意,潛意識只能接納這種情感,并將其理解為愛情。對妹妹這個情敵的恨意,其實更多是因為妹妹從小就擁有他不能擁有的正常人生,且從小為了保護妹妹他犧牲太多,這份潛在的恨意,在爭奪愛人時爆發出來。
而妹妹更不用說,從小被母親當成控制哥哥的工具,動輒打罵,用以威脅哥哥,她乖巧懂事,但缺乏價值感和安全感,一旦身邊出現個對自己溫柔體貼深情款款的高富帥,分分鐘陷入情網,分分鐘要為保護這份從未享受過的幸福,與曾經相依為命的哥哥成為你死我活的情敵,曾經作為母親“控制工具”的怨恨,也自然地浮上心頭。

而在這部劇里,五個年輕一代與他們的父輩,都無一例外是被控制者與控制者的關系。兒女,工具人。
除了龍鳳胎之外,同父異母的二妹身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一直無法避免被安排,被蔑視的命運。家中代表父權的爺爺輕視女性,無論她成績和能力如何優秀,得到的只是一句“早點嫁人為家族生男孩”。而和她一樣被忽視被損害的母親,無法理解她不被當作一個獨立的人認可的痛苦,母親只想著要女兒為她爭家產。
即使家庭氛圍在劇中最和諧的男主家庭,男主也無法抗拒家族安排的聯姻,只因為父輩要報恩,就得搭上兒子的婚姻,且認為這件事理所應當。
不管劇中的父母看似講理也好,不講理也好,富有也好,貧窮也好,他們骨子里對孩子的態度和龍鳳胎的母親一樣,秉承的都是一句話:

而兒女們無奈至極,只能憋出一句:


是不是聽著有點“哪吒剔肉還母剔骨還父”的剛烈意味?這就有點封建氣息撲面而來了啊。
看似瘋狂獵奇的劇本,你以為它要給你講“性倒錯”“性別認同”“身份建立”,但其實還是個控訴封建式父母對兒女玩命控制造成下一代悲劇的古早母題。
一般來說,我們默認“當代都市劇多少會反映些當代社會現實”,但泰劇,要么就是個例外,要么就是反映了泰國社會是個復雜矛盾體:最紅火的紅燈區和香火最盛的寺廟共存,最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最東方的傳統觀念并行。
泰劇中,大多用最煽情的音樂配最離奇的人設、夸張表演,來講一個腦洞狗血開頭,普世價值收尾的故事。把變性、同性戀、濫交、不倫用最獵奇的方式放在大眾媒體最普及的藝術形式——電視劇里講述,同時,狂野故事的結局,一定要強行輸出個你家七舅姥爺式的傳統價值觀:濫交得艾滋,撈女下地獄,惡人得報應,溫柔純潔白蓮花才能過上好生活。
你也很難說這算開放先進呢,還是封建守舊。你只能說這很泰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