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佛郎機?紅毛番?大西洋?中國人早期對歐洲人到底有什么誤解
原創 張國剛 北京大學出版社


1.佛郎機
自古以來,中國人在地理上以中國為天下的觀念與其文化上的華夏中心觀相輔相成,歐洲人萬里揚帆來到中國,按理首先會直接沖擊中國人的地理觀, 但事實上并沒那么容易。明朝官員從16世紀初就開始接觸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及荷蘭人,稍后還接觸到以意大利人為主的耶穌會士,但似乎罕有人愿意費心追問這些聞所未聞的國家究竟位處何方,只要知道它們“去中華極遠” 似乎就夠了。
葡萄牙在晚明被稱為“佛郎機”,這個名稱從何而來,在中文記載中從無說明。不過,利瑪竇對此曾有一個解釋,當葡萄牙人首次抵達廣東沿海的小島后,島上居民叫他們為佛郎機人,這是回教徒給所有歐洲人的名字。這個詞本來是Frank, 但由于中國話沒有“r” 音, 就 被 念 成 Fulanci(佛郎機)。
佛郎機在哪里呢?在著述中提到佛郎機的明朝人不下四十人,可是提到佛郎機地理位置的僅寥寥數人,所言還各有分歧。有人含糊地稱其來自“西海” , 或更籠統地稱為“海夷” 。還有人稱其為“西北極邊強番”,則似是以為其從陸路與中國相通。最確切的定位是佛郎機在滿剌加附近或爪哇附近, 嘉靖年間嚴從簡則更進一步將它對應為喃勃利國,即鄭和下西洋曾經過的位于蘇門答臘西北的南巫里國。
明朝人對葡萄牙人來自哪里漠不關心,但對這群人 的怪異之處卻津津樂道。葡萄牙人的外觀不同于華人,也不同于明朝人見識過的東南亞諸國,明人記錄中在這方面表現出較強的好奇心,倒也理所當然。明朝人筆下的葡萄牙人外貌比較一致, 身長七尺,高鼻深目,貓睛鷹嘴,面貌白晳,卷發赤須。

2.紅毛番
紅毛番是明朝人對荷蘭人的稱呼,因為他們須發皆赤,所以稱之為紅毛,也稱紅毛夷,后來更簡稱紅夷。
從明朝人的描述來看,紅毛番與佛郎機長相沒有重大差別,基本特征都是深目長鼻、毛發皆赤、身材高大。只是與佛郎機的貓睛不同,這群人是藍睛或者碧瞳。萬歷間的《廣東通志》又多提供一點特征: “其人衣紅,眉發連須皆赤,足踵及趾長尺二寸,壯大倍常。”
但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沒有因為紅色須發被稱為“紅毛” , 獨獨荷蘭人得到這個名稱, 而18世紀時英國人也被中國人稱“紅毛”。這表明,明清中國人的人群劃分標準隨機而又多樣。“紅毛番” 被與“佛郎機” 區分開來,外貌恐怕不是主因,對語言差異的認知更無從談起。

3.大西洋
“大西洋” 在明朝人心目中是一個國家,并且總與“ 歐羅巴” 為同義詞。“大西洋” 的變相稱呼還有“大西洋國” “大西國” 以及“泰西” “極西” 與“西海” , 這些稱呼實為耶穌會士慣用的自稱之名,于是,傳教士出于方便權宜、中國人出于觀念固著,都更愿意使用“大西洋國” 這類稱呼。
從明晚人士的筆記中有關耶穌會士的記錄來看, 引起他們興趣的內容中以耶穌會士的傳奇生活和他們帶來的罕見物品占絕對優勢,可歸結為如下幾點:
第一,耶穌會士慷慨好施,錢米似乎取用不盡。由不同尋常的慷慨和優渥生活又推想這群耶穌會士一定身懷異能。最常見的猜測是善于煉丹、煉金。哪怕有耶穌會士明告之,其日用來自家鄉的供應,士人們仍以為這是托詞。
第二,耶穌會士展示的奇巧器物令人嘆為觀止。但這些士人真的只是嘆為觀止,沒有人關心這些器物如何制成和如何運行。還有人堅持認為中國人自來比西方人更巧。
第三,質地精良的文房之物令士人們愛不釋手。利瑪竇所攜書籍之精良紙張被評為“如美婦之肌,不 知何物也。云其國之樹皮制,薄之如此耳”。

綜上所述,“佛郎機” 的內涵是一群徹頭徹尾的野蠻人, 殘暴、狡詐、好斗,經常給中國人制造麻煩,但又仰賴天朝供給。“紅毛番” 是一群較為野蠻的人, 但是造成的麻煩較少,在經商方面又慷慨大方,對天朝較為馴順。“大西洋” 則是一處令中國人意外的、文明發達的“蠻夷之邦” , 大西洋人是一群知書識禮、歆慕華風的“西士” 。所以, “佛郎機” “紅毛番” “大西洋” 這三個名詞分別代表了三種形象,它們雖然與族群和地域有所關聯,但內在的區分依據并非族群或地域,而是華夷之別,與華人最靠近的是一群人,離得稍遠的是一群人,離得最遠的又是一群人。
總之,從晚明士人包括清初之人對有所往來的幾個歐洲國家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中國人認識和區分外國群體的大致方式。首先,區分方法多樣,包括從別處聽到的稱呼,自稱,地域,外貌以及文化特性。其次,區分和歸類的理由隨機多樣,沒有一貫性,比如當兩個群體行為外貌相近時就會歸為一類而不加區分,當兩個群體表現出敵對時就會加以區分,當一群人聲稱自己來自同一地方或有同樣的身份時也欣然接受而不加區分,當中國人覺得外國人和外國人彼此性情不同時又會按華化程度加以區分。
所有這些劃分依據和劃分動機都混雜一起發揮作用,但華夷之別作為一種區分標準又始終占據突出位置。至于“國” 的概念,在明朝人那里并不表現為一個獨立存在的區分或認識標準,它可以被隨意運用,來人稱自己屬于什么國,都可以被照單收受,因為明朝人要以自己的方式對來人重新界定。
- 版權信息 -
編輯:李同
觀點資料來自
《中西文化關系通史(全二冊)》
因原文篇幅過長,摘錄時有刪減,
原標題:《佛郎機?紅毛番?大西洋?中國人早期對歐洲人到底有什么誤解》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