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別把宮腔鏡當神器
匡延平 上海助孕
作者簡介
匡延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輔助生殖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康復醫學會生殖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促會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發明了孕激素控制排卵技術(PPOS)、二次刺激(被國際同行命名為“上海方法”)。在疑難、罕見病研究方面有諸多貢獻:和復旦大學王磊團隊合作,發現卵子成熟障礙、卵子受精障礙、卵子死亡等疾病的分子遺傳機制。
再次友情提醒
1、今年九院春節不放假,建檔、進周、取卵、移植、人授均正常進行。春節期間匡醫生、蔡醫生上班,會對進周的病人全程把控。
2、1月24(臘月三十)?1月30日(正月初六)暫停宮腔鏡、初診、空腹體檢、精液常規檢查。1月31日(正月初七)開始恢復正常工作時間,可以做宮腔鏡、初診、精液常規、空腹體檢。
1.病史簡介
蔡女士,90年出生。初潮14歲,月經周期26-35天。AMH1.86ng/ml,BMI 24.67。2012年結婚,性生活正常。
2013年左側輸卵管妊娠,行左側輸卵管切開取胚術。
2014年右側輸卵管妊娠,藥物保守治療。
2015年左側輸卵管再次妊娠,藥物保守治療。
2.外院助孕史
2016年4月外院試管嬰兒,長方案降調節,獲卵6個,IVF授精,受精6個,新鮮移植一個8細胞胚胎,移植日內膜8毫米。懷孕2個月胚胎停育,清宮。
2016年6月,激素替代方案,內膜7.8毫米,移植2個8細胞胚胎,未孕。
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因內膜?。?-6毫米),外院8次宮腔鏡粘連分解,3次放環。末次宮腔鏡2018年4月,顯示宮腔形態正常、部分子宮內膜欠平整。
3.我院助孕史
1)2018年8月就診,月經第二天超聲顯示雙側竇卵泡共12個,采用PPOS促排卵:安宮每天4毫克、尿促每天150單位,用藥第十天14毫米以上卵泡2個:20毫米、16毫米,其它均在7毫米以下。獲卵一個,IVF多精受精,無可用胚胎。
2)2018年9月再次采用PPOS促排卵:安宮每天4毫克、尿促每天225單位,促排第11天14毫米以上卵泡11個,采用GnRH激動劑和絨促雙板機,37小時取卵,獲卵11個,IVF授精,受精10個,冷凍第三天胚胎4個,均為1級8細胞胚胎、冷凍5CC囊胚一個。
3)2019年1月,擬冷凍胚胎移植。采用自然周期+尿促晚刺激方案,LH峰當日內膜5.8毫米,放棄移植,次月再次宮腔鏡檢查。宮腔鏡見宮底瘢痕,輕度宮腔粘連,行粘連分解術,剪開疤痕,改善血供。宮腔鏡后未放環。
4)2019年3月擬冷凍胚胎移植,采用激素替代方案準備內膜,移植日內膜厚8毫米,移植一個第三天胚胎,未孕。
5)2019年4月,再次準備冷凍胚胎移植,采用激素替代方案準備內膜,用藥12天,內膜厚7.5毫米,孕激素轉化后移植2個第三天胚胎,單胎懷孕。孕期順利。2020年1月16日,剖宮產分娩一健康女嬰,體重3300克。

輸卵管本不是胚胎種植的地方,談不上很厚內膜。但蔡女士三次胚胎在輸卵管種植,導致宮外孕,說明發育潛能高的胚胎就能種植在內膜不好的地方。處理薄型內膜最重要的是提高胚胎質量,高質量的胚胎,只要有內膜就能種植。在臨床實踐中,我們不乏內膜厚度在5毫米以下懷孕、活胎分娩的案例。
反復宮腔鏡,企圖提高內膜厚度,是不切實際的。蔡女士的子宮內膜在自然周期確實偏薄,但在8次宮腔鏡之前,通過激素替代內膜厚度接近8毫米,說明內膜損傷并不嚴重。8次宮腔鏡之后,在自然周期,內膜厚度和8次宮腔鏡之前一樣,說明通過宮腔鏡改善內膜厚度是無效的。宮腔鏡的目的是分離宮腔粘連、通過修剪瘢痕來改善血供。
有些醫生把宮腔鏡當作“神器”,移植失敗一次就做一次宮腔鏡,做十幾次、二十幾次宮腔鏡在臨床上不乏其例,這顯然是過度治療。
原標題:《別把宮腔鏡當神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