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她是上海的女兒,也是倫敦最迷人的東方公主
上海老底子
我是上海的女兒

她身高一米五,卻是中國第一位007女郎。
比后闖入好萊塢的楊紫瓊,整整早了30年。
在上海,想邀請她吃飯的男士排隊到外灘。
在倫敦,黃皮膚、黑眼睛,一身旗袍,她是最迷人的東方公主。
可她從未迷失在男人們的寵愛里,一路打拼,高歌向前。
成為外國人心目中最傳奇的東方女性之一。
英國人甚至稱呼她:身高一米五的炸彈。

這顆小個子的“炸彈”,是個美人。
叫周采芹。
父親是響當當?shù)木﹦〈髱熤苄欧?,而母親則是上海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裘麗琳。
當年,裘麗琳隨友人看戲,對舞臺上的周信芳一見鐘情。
堂堂豪門大小姐要下嫁一介戲子,為全家所不容。
裘麗琳寧肯背下“私奔”的污名,也要與愛人周信芳廝守。

1936年,裘麗琳在隨丈夫演出途中誕下三女兒。
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周信芳為女兒取名“采芹”,期盼她一生好學,至清至潔。
那時,周信芳正在全國巡演,小采芹在母親的襁褓中,走過天南海北。
一雙不知人間憂苦的大眼睛,見證了一場場離別。
也奠定了她動蕩一生的基調。

周信芳去接女兒放學,一言不發(fā),也不牽著她的小手。
總是背著手獨自走在前面,時而回頭看看孩子有無跟上來。
一回家,他就鉆到書房里,研究戲曲。
連10元、100元都分不清,活脫脫戲癡。
而母親裘麗琳則用上海女人的精打細算,給全家?guī)硭资赖臏嘏?/p>

她在外幫周信芳打理劇院、梳理賬目、管理財務,甚至還要與黑社會周旋。
對內,她常跟孩子一起打鬧,玩游戲。
更重要的是教育子女,要做獨立、有主見的人。
周采芹16歲那年,和弟弟一同被母親裘麗琳送往國外。
兩個從小生活優(yōu)渥的王子、公主,很難理解母親狠心的決定。
只有裘麗琳深知,若不出人頭地,孩子們將一輩子活在“戲子兒女”的歧視下。

周采芹從小被傭人保姆伺候著長大,別說做飯,連衣服都不會洗。
帶到英國的50套旗袍,很快換了個遍,這下只好親自洗衣服。
可天氣潮濕,洗完不知怎么保管。
這些華麗的旗袍竟全在衣櫥里發(fā)了霉。
雖說如此,周采芹還是努力克服一切困難,考入了倫敦皇家戲劇學院。
成為該校第一名中國留學生。
在同學眼中,她嬌俏可人,是別樣魅力的東方公主。
也正因來自東方,她在專業(yè)上飽受譏諷。

這讓周采芹十分憤怒。
要知道,她雖嬌小,卻絕不懦弱。
在少女時代,那雙眼睛里就透出野心和張力。
畢業(yè)后,她給所有能聯(lián)系到的制作人都發(fā)自薦信,尋找機會。
最終,1957年,一個來倫敦演出的京劇團,挑中了周采芹。
她在容納上千人的會場上,向所有人介紹京劇。
京劇在倫敦水土不服,表演之后反響平平。
而身為中國京劇大師的女兒,周采芹卻意外火了。

也因此,她收獲了全倫敦的目光。
乘風借力,周采芹爭取到了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的主角。
一位中國演員以主演身份,登上英國舞臺劇的中心。

從此,倫敦西區(qū)到紐約百老匯,都無法忽視這個一米五的中國女演員。
在一次上流社會的宴會中,人們都像拳王彎腰致意。
只有周采芹出乎意料地,朝著拳王打了一拳。
這件事流傳開后,她有了個別名“一米五的炸彈”。
言外之意,周采芹不好惹。
3
后來為了生計,周采芹踏入好萊塢,拍攝了兩部007系列電影。
這與她以往的高品味,大相徑庭。
拍完她也從沒看過,直到現(xiàn)在都不喜歡提起這段往事。

周采芹兼具了周信芳的藝術天賦,與母親的優(yōu)雅獨立。
在好萊塢名噪一時,也躲不過性騷擾。
一位大人物邀請她進餐。
席間直言,他在家庭外需要一名女朋友。
只要答應了這個條件,周采芹立刻就能拿到眼前的角色。
她斷然拒絕了。
“我的母親一直教育我永遠不要輕易接受男人的禮物?!?/p>
對于愛情,她素來這樣,干凈直接。

對方是位香港人,專橫暴躁,想要周采芹順從安排,遠離事業(yè)。
這讓周采芹很氣憤,誕下一子后,結束了婚姻。
畢業(yè)后,她又傾慕一位導演,本以為找到了理想中的愛人。
兜兜轉轉,三年之后,再度分手。
周采芹沒有在愛情中獲得滋養(yǎng),盡是牽絆和缺憾。
這時母親的一席話寬慰了她。
“人這一輩子還是要活得開心,成年人做什么決定不重要,重要的是負得起責任?!?/p>
婚姻和愛情都不是人生的必選題。
開心和負責,才是成年人一生的課題。
想明白了這點,周采芹便不再急著結婚。
在嘗遍了演藝的快樂后,她利用一把好嗓子做起了歌手。
在英國發(fā)行的中文唱片,連續(xù)兩年蟬聯(lián)榜首。

4
70年代,周采芹的事業(yè)風生水起。
她將積攢多年的家業(yè)都投資到了房產,一場金融危機席卷,顆粒無收。
從上流貴婦到落魄中年女人,只隔了一夜。
走投無路的她,在公寓自殺。
幸而被人救下,又被關進精神病院。
穿著從二手服裝店買來的廉價大衣和塑料靴子,她投奔了開高檔餐廳的弟弟。
弟弟以傲慢的態(tài)度,給了她當服務員的機會。
她每日穿行在揮金如土的顧客間,低頭侍奉。
更令人羞怕的是,很多人都曾是她的座上賓。
如今身份顛倒,物是人非。

她多年的精神支柱母親裘麗琳,在動蕩中去世,雙重打擊。
周采芹在人生至暗時刻,沒得到親人的安慰。
只身離開了弟弟的餐廳,去保險公司應聘打字員。
卻因年紀大,被辭退。
她只好自嘲,“我不會打字”。
又想起母親在艱苦歲月里,一個人的戰(zhàn)斗,周采芹重燃斗志。
“我沒有要求幫助。我必須要自己走完這段自我反省的道路。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都必須是發(fā)自我的內心?!?/p>

與此同時,返回校園攻讀戲劇碩士。
剩下的一點空余時間,她又加入劍橋話劇社,回歸藝術的渲染。
“沒有出路的時候,就學東西,總有一天能用上。”
終于,60歲時,她接拍《喜福會》,一鳴驚人。

她用張揚、利落,撕掉了東方女性的刻板印象。
2001年,獲得了美國“艾美絲終身成就獎”。
還參演了美劇《實習醫(yī)生格蕾》、《神盾局特工》。

如今,周采芹還成為母?;始覒騽W院的院士。
還出演了李少紅版《紅樓夢》中的賈母,可圈可點。

16歲,離開上海前夜。
周采芹走入父親周信芳書房,跟他作別。
周信芳像以往一樣沉默。
只從書架上取出一本手抄劇本《文天祥》,遞給女兒。
“永遠不要忘記,你是中國人。”
父女這一別,竟是最后一別。
生死兩茫茫。
1980年,曹禺任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主席,訪問美國。
周采芹得知后,急匆匆趕到紐約,與他會面。
說出父親“周信芳”的大名時,淚如雨下。
回憶洶涌而至。

她還調侃鞏皇:“我算是你的祖老師了,因為我的學生是你的老師?!?/p>

80年代,她曾答應曹禺回中央戲劇學院任教,填補了我國西方戲劇的空白。
彼時,與祖國闊別多年的周采芹,上海話和普通話都很生疏。
上課中英夾雜,有時還需要翻譯在場。
但她一腔熱血,整日在心里、胸腔里奔襲。
任教結束,她便立刻趕往上海。
在舊居,父親的老書房里,回憶起臨別贈書那一幕。
55歲的她,禁不住額頭貼地,一再跪拜。
幾十年的風霜灰飛煙滅,書房里再難尋覓父親的痕跡。
可踏在這片土地上,她耳畔仍回響著:
“永遠不要忘記,你是中國人?!?/p>

做個中國人,更要做個獨立的中國女人。
8歲時,周采芹交了一篇白卷。
那時老師布置給她一篇作文,題目叫《為偉大的女性而戰(zhàn)》。
她想破了頭,也不明白這幾個字的意義。
可后來,隨著年紀漸長,她恍悟。
原來母親和自己都在用生活書寫這篇作文啊。

而今,叱咤演藝圈幾十年。
巔峰過,跌倒過,往事皆灑脫。
歷經(jīng)歲月洗刷后,靈魂獨立而自由。
84歲時,回顧這一生,她仍能驕傲地說:
“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THE END--
來源:向外一片天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原標題:《我是上海的女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