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鑒《新世界》小人物的面和大時代的局
原創 貓影文娛編輯部 貓影文娛
作者 | 魏蜂
編輯 | Amy Wang
開播3天豆瓣9059個人評分8.1,想看人數達1.2萬。年代劇《新世界》強勢推開2020年的國劇大門,引發開年觀劇熱潮。



22天70集 煙火繁盛的風云年代
年代劇的特色是以時代背景作繪板,人物命運作藍圖,回溯時代變革下的人世浮沉。
1949年1月10日北平解放前夕,城外炮火不斷,城內各種勢力糾纏不清。北平這座古城在劇中又一次以上個世紀的景象出現,帶著年代劇固有的厚重感,以22天倒計時的形式開展一場“辭舊迎新”的革命之路。相對于漫長的革命斗爭,這22天的時間積聚了太多前史,所以面對70集的體量,主創團隊如何把革命事業和人民生活的那些事說到觀眾心中?如何從后續發展中,由“藏”到“顯”,將點連成面再布成局,從個人命運遞進到家國情懷?是疑問更是挑戰。

以播放的前六集來說,人物基本立起了各自的身形,盡管存在節奏稍慢,尹昉演的過于用力,萬茜開掛像神劇,李純沒能演出女老炮的京味兒等質疑聲,但《新世界》可圈可點的地方是有目共睹的。漂亮的影像風格、傳統評說的配樂、置景道具的用心,包括一眾實力演員和老戲骨之間的對手戲。

徐兵對于懸念的設置不僅從創作層面上下足了功夫,在導演風格上也發揮了特長。相比諜戰劇所展現的那種隨時迸發的驚險和懸疑,年代劇《新世界》更注重貼合到現實層面的“煙火氣息”再進行藝術上的高度升華,將人物放到時代之中,以人物的小窺見時代的大。因為具象到人物的身上,才能更好的看清時代和人的關系。

群戲結構 徐兵構建的“紅色傳奇”
從個人出彩到群戲生動,群像的刻畫會使構造的劇中世界完成度上升。

徐兵在本劇塑造的女性形象,將表面上的男人戲的外衣削弱了。共產黨田丹、國防部柳如絲、平頭百姓刀美蘭、金纓、關寶慧,每個女性都有鮮明的人物特征和閃光點,導演給了女性作為中堅力量的位置,將三兄弟置身其中。有別于偶像劇的表達方式,將兒女情長融到了大時代的洪流。

時代的距離感最大的原因在于未曾經歷以及難以復刻。《新世界》為了重置一種真實的過去,置景400畝地,還專門搭建了近3000平方米的監獄,現挖了一條河。情境出現的時候,服裝、道具、地道的京片子······都在幫助那個時代“重生”,不是為了復活時代感,而是尋求代入感。代入到劇中的世界,真切的琢磨那個解放前夕的風雨飄零,是屬于那個時代的憂傷和人民的渴望。


原標題:《鑒《新世界》 | 小人物的面和大時代的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