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煤企神華集團原董事長、天津市委常委張玉卓出任中石化董事長
中國兩大石油央企中石油集團、中石化集團同日更換一把手。據澎湃新聞了解,2017年3月結束其煤炭生涯赴天津任職的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qū)區(qū)委書記,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張玉卓,已于1月17日接替戴厚良成為中石化集團董事長。當天下午,中組部已在中石化集團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上宣布上述任命。
現年57歲的張玉卓擁有三十余年煤炭職業(yè)生涯及在全球最大煤炭供應商神華集團(2017年與國電集團重組)長達十五年工作經歷。此次履新后重回能源行業(yè),成為首位非石油系統(tǒng)出身的石油央企董事長。
從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到神華集團,張玉卓早期職業(yè)生涯與煤炭產業(yè)緊密相聯(lián)。進入神華集團之前,張玉卓活躍在國內外學術界,是煤炭領域倍受關注的青年學者;在礦山一線,煤礦工人親切地稱其為“礦工博士”;在神華集團擔任高管期間,精通外語的張玉卓積極推動神華與國際能源大企業(yè)的合作;在中國煤制油實踐中,張玉卓亦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其領導下,神華煤制油實施了大量示范性項目,為中國能源問題和煤企轉型探索出另一條應對之道。
公開資料顯示,張玉卓生于1962年1月,山東壽光人,僑眷,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工學博士。在進入神華集團工作之前,張玉卓曾任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開采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美國南伊利諾依大學采礦與環(huán)境工程系從事研究工作;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開采研究所副所長;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院長助理、副院長、院長兼黨委副書記。出任煤科院院長時,張玉卓年僅37歲。
在神華履職期間,張玉卓是公認的學者型領導。早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擔任副院長、院長期間,他便把煤液化制油的產業(yè)化作為國家戰(zhàn)略項目,組織專業(yè)人員提出中國煤炭直接液化技術的雛形。2002年進入神華集團后,張玉卓全面負責神華的煤制油戰(zhàn)略。最具標志性意義的是,2016年12月,總投資達550億元、全球單套規(guī)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神華寧煤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正式投產。神華內部人士曾對澎湃新聞表示,該項目的投運,某種意義上意味著張玉卓在神華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彼時,成立20余年后的神華集團,早已不是一個純粹的煤炭企業(yè),而是成為以煤為基礎,集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為一體,產運銷一條龍經營的特大型能源企業(yè),并憑借其獨特的一體化和多元化優(yōu)勢在能源市場中“左右逢源”,逐步實現增長。2017年3月,神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神華,601088.SH;01088.HK)宣布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四成,并拋出該公司史上最大分配預案,派發(fā)股息現金和特別股息現金共計590億元。同月,張玉卓赴天津出任天津市委委員、常委。
中石化集團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7月的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1998年7月,按照黨中央關于實施石油石化行業(yè)戰(zhàn)略性重組的部署,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2018年8月,經公司制改制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目前,中石化是中國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產品供應商、第二大油氣生產商,是世界第一大煉油公司、第三大化工公司,加油站總數位居世界第二。
中石化現任總經理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永生。學者型高管馬永生早年從事油氣勘探開發(fā),是海相碳酸鹽巖油氣勘探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也是中國普光氣田、元壩氣田發(fā)現的主要貢獻者。
另一石油央企中石油集團也于1月17日迎來新掌門人。2018年7月升任中石化集團董事長的戴厚良,被任命為中石油集團董事長,與之搭檔的總經理是從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上回到石油央企的李凡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