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鳥屎+石墨烯=SCI論文?華人學者用實驗數據硬核諷刺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
曉查 賴可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鳥屎+石墨烯=?
一篇權威期刊論文。
這不是在開玩笑,而是已經發生的事實。
1月14日,一篇新鮮出爐的鳥屎論文登上了納米材料權威期刊ACS NANO。
連題目都帶著濃濃的味道:
是不是我們把啥屎玩意放到石墨烯里都能增加它的電催化作用?



因為材料學界有大把的石墨烯論文,拿各種物質摻進石墨烯測一測性能提升,就能發SCI……
于是作者憋不住了,要吐槽也要去頂刊!
要知道,ACS NANO是美國化學協會旗下的頂級期刊,影響因子達到13.903 。
雖然這篇屬于評論(perspective),但本著科(tu)研(cao)的嚴謹性,作者真的拿來了雞屎,認真地和石墨烯摻在一起,并對屬性做了對比分析。


自從石墨烯被發現之后,就成了寶貝。研究者發現,無論加入吸電子還是給電子的物質,電催化性能都會變好。
這個結果可真讓人高興。除掉惰性氣體、碳元素本身,有84種元素可以摻雜到石墨烯里。這樣我們就可以發84篇文章;如果摻入2種元素就有84×83/2=3486種可能;如果摻入3種元素就有94284種可能;摻入4種元素就有2×106種可能……。

所以,作者搞點鳥屎摻雜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而且,鳥屎天然無毒,比用有毒且昂貴的試劑來做實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鳥屎里富含氮、磷、硫、氯……等元素,一袋能頂兩袋撒。

一本正經的實驗
說完了實驗動機,下面要開始做實驗了。注意,以下是嚴肅的實驗內容。

然后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其形態、拉曼光譜分析其缺陷,X射線電子能譜(XPS)和X射線衍射(XRD)分析其元素組成和化學鍵,另外還做了可燃元素分析,對摻屎石墨烯進行全方位的表征。

有網友表示,這可能是史上第一次把鳥屎放進XRD儀器里。
總之,實驗室里能用到的設備全給它用上。
最后,作者通過伏安法研究了摻屎石墨烯的氧化還原反應(ORR)和析氫反應(HER)的電化學性質。
將Hoffmann法合成的氧化石墨記作“ Ho-GO”,將Hummers法合成的氧化石墨記作“ Hu-GO”,后綴“ BD”表示樣品中摻入了鳥糞。

反應電壓降低了,有沒有!由此可見摻鳥屎確實改善了石墨烯的電催化性。
對于析氫反應也是類似的結果。
最終,作者給出了結論:鳥屎處理過的石墨烯,確實比未摻雜的石墨烯有更好的電催化性。
談到實驗結果未來的展望,作者不忘表達對世界和平的渴望。(以下是原文,略有改動。)
用便宜的鳥糞來摻雜石墨烯,明顯比用其他化學原料更便宜。未來我們還可以調控雞飼料的成分,進一步控制雞屎中元素的比例。
相信未來在燃料電池中,這種摻了屎的石墨烯很有潛力。所以鳥屎是一種有高附加值的物質。
希望各個國家不要因為鳥屎而發動任何戰爭,連貿易戰也不行。


這篇文章共有三位作者,通訊作者是布拉格化學與技術大學的Martin Pumera教授。

早在2019年初,Martin Pumera就在ACS Nano上發文揭露石墨烯摻雜的灌水現象。當時論文的標題是:超純的石墨烯是一種不良的電催化劑。這篇論文證明摻入雜質都可以顯著提升材料的電催化活性。
另外兩位作者,一位是布拉格化學與技術大學的學生Zdenek Sofer
還有一位是華人學者王璐, 目前在多倫多大學。

科研圈又豈止是研究石墨烯的才灌水,現在大熱的機器學習就有不少灌水行為,隨便收集一組數據集,擬合一下就是一篇論文。
機器學習也是論文灌水的重災區之一,任何行業加上機器學習算法就能發一篇論文。
有人用多層神經網絡去預測地震,甚至發表在Nature上,結果一年后慘遭打臉,別人用更簡單的方法實現了更優的結果。
還有用機器學習擬合心電圖,擬合天體運行軌跡的,不勝枚舉。
有網友評論說:
眾所周知,石墨烯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它培養了很多研究生。
固然爬數據辛苦,創新不易。既然為科研做出了那么多貢獻,所以應該感謝石墨烯?(手動滑稽)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 完 —
原標題:《鳥屎+石墨烯=SCI論文,華人學者用實驗數據硬核諷刺,學術期刊灌水何時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