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評論:“午托”強制收費,家長維權不該如此艱難
近日,深圳電視臺《第一現場》節目,曝光了一所學校強行收取“午托”費用的做法。有家長向記者反映:當地的華勝實驗學校每個學期都會強制向學生家長收取3300元的“午餐午托費”,而且不允許學生家長自主選擇是否讓自己的孩子參與“午托”。更令家長氣憤的是:盡管他們向學校繳納了不小的一筆費用,但孩子在學校吃到的午餐卻基本都是青菜、蘿卜、豆腐之類,幾乎見不到肉,而所謂的“午托”則不過是讓孩子們趴在課桌上休息,根本沒有專門午睡的場所。
鑒于這種不合理的現狀,部分家長選擇了與學校進行溝通,然而,校長的回復卻令人大跌眼鏡——面對家長提出的允許學生家長自主選擇是否參加午托的要求,校長拒不接受,還威脅說“你可以放棄學位”,而面對家長對午餐質量的質疑,校長則狡辯說“肉少菜多是為孩子好”。總而言之,校方在溝通中沒有表現出傾聽家長訴求、維護學生權益的意圖,反而透出了一股混不吝”的氣質,不僅令學生家長大失所望,也引發了輿論的強烈反感。

顯然,在這起糾紛之中,學校處于強勢一方,學生與家長則處于弱勢一方。這種強弱不均的關系,是各類家校糾紛最重要的根源。由于優質的教育資源相對稀缺,中小學生家長又普遍對子女教育特別上心,生怕自家孩子在學校被“穿小鞋”,家長面對學校的不合理規定,往往束手束腳,很難做出有力的維權抗爭。

就個案而論,這所學校的收費規定已經被深圳電視臺曝光,相信有關部門很快會注意到相關情況,公正地處理家長訴求。但是,我們不可能指望每一起類似事件都由媒體來曝光,破除家校關系中的不平等因素,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在制度規范層面上,徹底杜絕學校用入學資格等資源“威脅”家長的可能,讓家長在維權時沒有“后顧之憂”,同時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門扮演好為學生合法權益“撐腰”的角色,積極收集問題,對學校里的不合理現象主動“出擊”。只有讓學生家長在學校面前能夠挺直腰桿,學生的權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護。
(原題為《“午托”強制收費,家長維權不該如此艱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