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煙臺萊州,能否延續“首府”的榮光?

作者 | 高曉丹 審校 | 拾冷
設計 | 劉蒙蒙 數據 | 劉磊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萊州似乎一直處于“榮光”之中。
萊州舊稱掖縣,因位于古萊州府駐地而得名,作為“府”一級行政單位,如今的青島、濰坊部分區縣原均為其管轄之地。即便是與煙臺所在的登州府“平級”,但是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萊州府的整體地位也都略高于登州府。
如今的萊州同樣“成績斐然”。一方面在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課題成果發布的名單中,分別上榜“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和“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另一方面,在第二屆社會發展高峰會·2019文旅產業資源鏈接會上,萊州入選“2019美好生活·中國十佳宜居宜業宜游縣(市、區)”,值得一提的是,萊州是山東省唯一上榜的縣級市。
只是,歷史“榮光”能否被真正的喚醒,萊州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萊州的未來可期,亦任重道遠。

01 千年古縣的歷史記憶
千年滄海桑田,承載著萊州的變遷,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厚重的歷史記憶。
追溯到約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時期,萊州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悠久的歷史也見證了朝代的更迭,夏朝東夷族建過國,西漢時置掖縣,北魏為光州治所,隋朝改光州為萊州再改為東萊郡,唐至清朝仍為掖縣。直至1988年4月,撤銷掖縣,建立萊州市(因古萊州府駐地得名),為山東省轄縣級市,煙臺市代管。
不難看出,在萊州這座“千年古縣”的歷史長河中,“掖縣”這個詞提到的頻率之高之廣,除了作為萊州的“別名”這個原因外,也驗證了它的“特殊地位”。
掖縣是一個古老的地名,它的歷史遠比萊州更久遠。

△ 戰國中期齊地形勢圖(來源:花開萊州)
掖縣戰國為齊夜邑,《戰國策》中有“益封安平君以夜邑萬戶”的記載,這其中“夜”即“掖”,講的是齊襄王晉封大破燕軍光復齊國的田單為安平君,并獲封夜邑萬戶的故事。這個故事不僅講述了掖縣的由來,更重要的是向我們傳遞了當時萊州就已經是人煙稠密之地的信息。
然后“人氣”聚集一直在延續,截止2018年底,萊州常住人口達到87.83萬人,人口數量名列煙臺市第一。除了人口數量外,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長壽之鄉”這個稱號,萊州作為山東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同時成為我國北方地區的第一個長壽之鄉。

△ 萊州梭子蟹(來源: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
細究原因不難發現,物華天寶方能人杰地靈。萊州有著“齊魯之甲勝,天下之名疆”之美譽,萊州灣作為中國富饒的海灣之一盛產200多種海產品,素有“魚蝦搖籃”之稱。值得一提的是,萊州傳統的“四大海鮮”,“萊州梭子蟹”、“萊州文蛤”、“萊州對蝦”、“萊州大竹蟶”還相繼獲得地理標志證明。
除此之外,萊州的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現已規模開發利用的有金、鐵、菱鎂礦、大理石、花崗巖、天然鹵水等十多種礦產。其中,黃金儲量居全國縣級首位,也喜提“中國黃金十強縣”的稱號。

△ 萊州風景(來源: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
萊州這座“千年古縣”承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靈氣,匯聚了豐富的物產和資源,如何促進文化和資源與萊州的經濟發展形成融合和互動,蓬勃發展的同時又可以持續“鮮活”,便成了萊州需要思考的問題。
02“良方”下的任重道遠
2018年萊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5.6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05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399.13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329.45億元,增長3.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6:49.7:40.7調整為9.6:49.5:40.9。
從萊州的三產結構來看,2018年二產仍然占比49.5%,不管是從市場份額還是增長速度來看,都體現了制造業在萊州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其實,一直以來豐富的資源讓萊州在發展過程中的“腰板”一直“筆直”,只是在發展中不可避免遇到環境污染和資源枯竭等問題。在轉型發展的探索中發現,最有效的途徑只能是“對癥下藥”,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產業結構的優化發展。

△ 萊州市區(來源:《中國影像方志》萊州篇)
于是,萊州的“5+5+N”的產業發展體系應運而生。
其內容是著力優化提升黃金、機械制造、石材、化工、電力能源五大傳統產業,培強做大高端裝備、電子電器、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配套五大特色產業,突破發展N個新興產業。
與此同時,萊州還密集出臺制造業強市40條、人才優先發展20條、招商引資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等系列政策,2018年兌換政策補貼資金4542萬元,創歷年新高。如此舍得“真金白銀”的“付出”,體現的是萊州實現制造業強市戰略的決心。
只是,如同萊州的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寫到的那樣“新業態、新模式、新興產業形成規模尚需時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
對比2018年度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數據可以看出,五大傳統產業的整體規模顯著高于五大特色產業,增長形勢也略好。
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數據為例。2018年,萊州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77.18億元,增長8.3%。其中五大傳統產業產值805.84億元,占總體比例高達92%,而五大特色產業產值為52.44億元,占比僅為6%左右。分行業數據具體情況如下:

△ 2018年萊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各產業分布情況(來源:綜合數據作圖)
當然,一座城市的發展既不能“夸大其詞”亦不可“妄自菲薄”。要知道,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和特色產業的培育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這其中萊州做出的努力也有目共睹。
2018年,萊州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家,聯友金浩成為全省首批“瞪羚企業”,鴻源臺鉗等4家企業成為省級中小企業“隱形冠軍”,金宏數控等10家企業成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企業“活力”像是一個“突破口”,正“以點帶面”帶動城市的發展。
03 宜居宜業還宜游
上文提到,萊州獲評“2019美好生活·中國十佳宜居宜業宜游縣(市、區)”,這也是山東省唯一上榜的縣級市。這是繼“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之后萊州斬獲又一高“含金量”殊榮。
能夠入選“2019美好生活·中國十佳宜居宜業宜游城市”榜單,這與萊州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旅游資源等特質息息相關。
宜居,才是幸福生活的前提。
深諳這個道理的萊州一直在提升城鄉品質上“蓄力”。2018年,萊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2天,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52.94平方公里,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1953.48公頃。美麗鄉村覆蓋率提高到75%,前武官村入圍第五批國家級傳統村落,小草溝獲評省級美麗宜居村莊……
與此同時,萊州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也為這座城市的宜居宜業宜游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萊州月季花文旅嘉年華(來源: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
“云峰對決”環球功夫大師爭霸賽等20多項文體活動持續在萊州“上演”;萊州月季花節文化旅游嘉年華同期舉行,期間接連展映了 “丹青獻祖國——百名書畫名家繪長卷”、“印象萊州?最美花城”攝影作品等;連續十年推出“東海神廟祭海祈福民俗文化節”;大潤發、振華商廈、鼓樓里商業街正式營業,利群綜合體、瑞萊城市廣場建設……
接踵而至的文化和體育活動展現了萊州的“特色”和“實力”,萊州還被央視評為“最美品冬地”,獲得煙臺“我為鮮美家鄉喝彩”活動“最具人氣獎”。
2019年上半年,萊州共舉辦文旅活動10195場次,包裝推介“景區+鄉村+民俗”旅游線路13條,接待游客280萬人次,同比增長11%。
乘著文體旅游的東風,萊州正走在促進“文化+體育+旅游”產業做大做強的發展之路上,為這座“中國月季之都”、“中國石都”、“中國草藝品之都”持續注入“活力”,使得宜居宜業宜游的“名聲”叫得更加響亮。

△ 萊州海岸風光(來源: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
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萊州,“5+5+N”、制造業強市是萊州,自然純凈、熱情好客亦是萊州……在歷史“榮光”的“榮耀”和“鞭策”下,萊州有著更高的志向。
04“鮮活力”洞察報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