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蘇萊曼尼遭襲殺、伊核協議待挽救,2020朝核問題向何處去
對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向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送上的生日祝福,朝鮮方面表示不領情。
1月9日,韓國向朝鮮轉達了特朗普對金正恩的生日祝福。11日,朝中社發表朝鮮外務省顧問金桂冠的聲明。金桂冠表示朝方早已收到特朗普祝賀生日的親筆信,但即使金正恩與特朗普的關系“不錯”,也不會對朝美談判產生直接影響。金桂冠強調朝鮮不會像過去一樣再被美國欺騙,只有美方接受朝方的要求才可重啟對話。
2020年開年,在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并不斷加強對伊朗的極限施壓之后,美國用無人機襲殺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圣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對同樣面對無核化問題的朝鮮而言,國際安全環境和地緣政治形勢風云變幻,即使是特朗普這樣曾被認為是“紙老虎”的美國領導人也有突然發威之時;蘇萊曼尼之死將進一步強化朝鮮長期秉持的叢林生存意識:只有獨立可靠的戰略核威懾能力才能保證其國家和政權安全。
歷經了2019年半島局勢的動蕩與反復,加上蘇萊曼尼事件的刺激,這一切是否會使朝鮮在核問題上的戰略考慮,向著以籠統和不設期限的棄核承諾換取事實上長期擁核的方向邁進呢?對于這種可能性,半島無核化的相關各方和國際社會又該如何應對?
朝鮮的戰略考量和可能的誤判
此前,朝鮮單方面對其核能力的繼續發展進行了有限的自我約束。比如在河內美朝峰會上提出愿意放棄寧邊核設施,并曾承諾中止進一步的洲際導彈和核武器試驗。朝鮮設想以有限的自我約束措施獲得國際社會對其棄核意愿的信任,從而不再過于追究其具體的棄核時間表問題;核問題就此淡出國際視野后,朝鮮期待聯合國和相關國家相應地取消對朝的主要經濟制裁,從而為朝鮮順利地發展經濟創造良好條件。在此基礎上,朝鮮就可以實現將戰略重心長期維持在經濟發展和國家建設上。
朝鮮寄希望于特朗普會為了個人政治得分而不得不對朝鮮的上述設想予以配合。但事與愿違。苦等了大半年后,美國仍然未對放松制裁明確表態。朝鮮于是不得不做出抗爭到底的強硬姿態,在近期接連召開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勞動黨七屆五中全會、組織大規模民眾集會,對內號召民眾再次勒緊褲腰帶,做好經濟制裁長期存在的準備,宣誓要通過自力更生和內部動員來發展經濟。另一方面,這種不依賴外界配合的姿態,也意在瓦解國際社會對于繼續維持制裁的效果和作用的信心。但事實上,朝鮮領導人對于其在嚴峻制裁的情況下通過自身力量維持經濟穩定和發展的長期前景,恐怕并不具有絕對把握,否則也不會反復騎馬登高、遠眺深思。
在實際政策層面,尋求與美國談判解除制裁仍然是朝鮮的最理想方案。為了迫使美國在此問題上妥協,朝鮮已表現出繼續強化邊緣政策的明顯傾向。以朝鮮的思路,加大發展戰略軍事能力、甚至重啟遠程和洲際導彈的飛行試驗,可以在未來的談判中增加美國的忌憚和自己的籌碼。除了預想中的外交收益之外,這類試驗也將有助于從軍事技術層面提高朝鮮戰略核威懾力量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在朝鮮看來,面臨彈劾紛爭和總統大選的特朗普,一不愿與朝鮮大打一仗,二不愿看到朝鮮重啟高強度軍事挑釁從而破壞其之前的外交業績,所以不得不在朝鮮的邊緣政策壓力下妥協,在制裁等核心問題上做出進一步讓步。然而,尋求連任的特朗普也面臨更大的國內壓力來展現自己捍衛國家核心安全利益的決心,更難以倉促簽下威脅美國長期安全的對朝協議。朝鮮對特朗普妥協能力和傾向的誤判可能嚴重加劇半島軍事危機。
2020,半島局勢會惡化嗎?
對于國際社會來說,朝鮮若實際長期擁核,其影響非常深遠。除了韓國、日本國內呼吁發展自己核武器能力的聲音不斷升高外,朝鮮的核力量將持續刺激美國及其亞太盟友加大導彈防御甚至是進攻性武器的開發和部署,從而威脅美、中、俄之間的大國戰略穩定。
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大國戰略競爭的加劇將進一步激化大國彼此間相互制約和爭奪地區影響力的趨勢。出于地緣政治利益的考慮,大國間充分合作推動朝鮮棄核變得更加困難,朝鮮所面臨的在生存和擁核之間二選其一的壓力將繼續減輕。激烈的大國競爭也使得相關國家共同打造全新地區安全格局、實現合作性安全的前景愈發黯淡。大國單獨或共同向朝鮮提供安全保障也因其可信度和長期可靠性無法保證而對朝鮮不具吸引力。
對于長期孤立封閉的朝鮮來說,其安全焦慮的根源不在于外在環境或因素的改變,而取決于內在的觀念認知和意識形態的決定性作用。從這一點來看,未來關于朝核問題的談判,除了要關注如何為朝鮮創造良好的外在安全環境,更重要的是開啟朝鮮走出孤立、逐漸與國際社會全方位接軌的長期進程。
短期內,與朝鮮達成階段性協議仍然是各方最現實的選項。朝鮮需要對其核項目進行嚴格限制,例如全面停止武器級核材料生產、停止研發生產更高質量和更多數量的核武器和戰略導彈、全面放棄寧邊核設施等。國際社會則可以考慮在一定時間段內有條件暫停部分經濟制裁措施,并確保如朝方違約則現有全部制裁措施自動恢復。
為了緩解國際社會對于朝鮮在獲得經濟喘息之機以后拒絕采取進一步棄核措施的擔心,朝鮮有必要與相關方認真討論全面的棄核路線圖問題。如果美朝雙方難以就此問題盡快開展對話,那么朝鮮可以考慮先與中俄深入溝通、交換意見。朝鮮在此問題上的態度,是國際社會觀察其棄核意愿的重要指標。
在這些問題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前,要防止朝鮮在邊緣政策下逐步加強戰略武器試驗,從而使半島局勢惡化。為了防止局勢重新升級,國際社會,尤其是大國之間,有必要為可能發生的挑釁行為盡早劃下紅線,事先明示朝鮮將面臨的制裁和其它懲罰后果,從而最大程度地維護現有的地區穩定局面。
(作者系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資深研究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