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分鐘講話中“機遇”出現了36次,南京為何要這么“拼”

今天上午,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 本文圖均為 紫金山觀察微信公眾號 圖

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發表講話。
短短20分鐘講話,大約4800字,“機遇”一詞出現了36次。
1月7日上午,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發表了題為“搶抓時代新機遇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講話。
在講話中,張敬華把“把握機遇、發現機遇、用好機遇”之于南京的重要性,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說,這關系到南京能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能不能“自我超越、大步跨越、抵達卓越”。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自2017年7月履新南京市委書記后,張敬華深入分析南京了城市稟賦和科教資源優勢,提出了“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城市新定位,并且把抓創新驅動作為南京的第一戰略。
兩年多來,南京在創新名城建設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比如,經濟增速已連續11個季度保持在8%及以上,科技創新主要指標大幅度攀升,南京已“走在全國創新型城市前列”。
再舉一組更細微的數據。2017年年底,南京全市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844家,這兩三年來通過創新名城建設,2018年凈增高企1274家、增長70%,2019年,全市又凈增高企1475家,增長47.2%。換句話說,兩年南京全市新增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遠遠超過多年累計的總和。
張敬華說,當前,南京面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自貿試驗區等國家戰略疊加交匯,南京日益成為“東部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特大城市”,以及“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的中心城市”。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既有搶抓機遇的成功實踐,也有錯失良機的歷史遺憾。”張敬華表示,當前,南京正站在轉型、突破的重要關口,決不能有任何驕傲和自滿,也決不能有絲毫猶豫和懈怠,必須搶抓機遇促發展、對標找差爭一流。
張敬華說,南京將深圳作為創新的標桿,按照市場化、高端化、國際化、融合化、集群化、法制化“六化”導向,重點做好新研(新型研發機構)研發、高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產業打造、園區載體、資源集聚、創新生態等方面工作,在創新名城建設方面決心持之以恒地抓五年、十年,甚至數十年,“要讓創新成為南京發展的主動力,讓南京成為創新發展的策源地”。
“新機遇不是等出來、喊出來,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機遇越干才會越多。”張敬華說,因此,要把興實干、重實效作為導向,“越是機遇難得越要苦干實干”,“越是競爭激烈越要主動作為”。在他看來,南京的“短板”和“潛力”在于板塊經濟,因此,該市將突出“東西南北中”協調并進,打好板塊經濟特色牌,形成區域經濟的增長極。
面對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特別是杭州、合肥、成都、武漢等兄弟城市摩拳擦掌,逐漸發展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而首位度并不太高的南京,要想從這場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張敬華說,南京就必須要拿出“人一之、我十之”的勁頭,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打造南京都市圈,做好“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文章,全面提升城市承載力、輻射帶動力、綜合競爭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