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聯儲研究:懲罰性關稅短期內令美制造業受損確定無疑
原創: 美國動態 上海美國研究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整個總統任期內都承諾要通過對外國競爭對手征收懲罰性關稅來重振美國制造業,但美聯儲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特朗普的努力適得其反,制造業的狀況比他啟動保護主義貿易政策之前更糟。

文章摘要如下:
自2018年初以來,美國實施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來提高關稅,目標之一是提振美國制造業。本研究評估了關稅(包括美國貿易伙伴的報復性關稅)對美國制造業的就業、產量和生產者價格的影響。
這項研究的一個亮點是,它將關稅通過全球貿易和供應鏈影響制造商的不同方式都考慮在內。為此它還構建了行業層面的指標,用來衡量關稅影響行業的三種渠道:1)通過新征關稅影響的國內吸收比例來衡量國內保護渠道;2)通過新征關稅影響的行業成本比例來衡量其在提高原材料成本、削弱競爭力方面的影響;3)通過新征關稅影響的出口比例來衡量行業受到美國貿易伙伴報復性關稅的影響。
它利用每個行業投入產出結構、貿易流和出貨量的詳細數據以及美國和外國報復性關稅涵蓋的產品集的信息來構建這些指標。隨后再將這三個關稅影響渠道的指標與制造業就業、產量和生產者價格的月度數據聯系起來。

在制造業就業方面,不斷上升的原材料成本和報復性關稅造成了負相關關系,兩者產生的負面影響遠大于進口保護帶來的積極影響。生產者價格方面,關稅導致的價格相對上漲完全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引起的。不過,該研究沒有發現工業產量與三種關稅影響渠道之間的聯系。
就經濟意義而言,將一個行業因每種渠道受到影響的程度從下四分位數(the 25th percentile)移動至上四分位數(the 75th percentile),會導致制造業就業人數減少1.4%,關稅的進口保護效應(0.3%)遠遠不及原材料成本上升(-1.1%)和報復性關稅(-0.7%)產生的負面影響。
生產者價格方面,將關稅影響原材料價格的程度從下四分位數移動至上四分位數將導致出廠價格增長4.1%。這些估計展現了受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受影響較小的行業對關稅的反應,但沒有反映關稅增加的一般均衡效應。

研究指出,上述結果體現了關稅的短期影響,而貿易緊張局勢的長期影響可能與此不同。例如,根據新征關稅做出調整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因為公司要完成之前與客戶和供應商簽訂的合同。
此外,如果關稅恢復到以前的水平,一些影響可能會消失,而另一些影響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事實上,這項研究關注的是關稅的實際變化,還沒有考慮未來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增加所帶來的影響。
本文編譯自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網站文章Disentangling the Effects of the 2018-2019 Tariffs on a Globally Connected U.S. Manufacturing Sector。作者:美聯儲經濟學家亞倫·弗拉恩(Aaron Flaaen)和賈斯汀·皮爾斯(Justin Pierce);譯者:沈凱麒
圖片來源于網絡
責任編輯:陳佳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