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個冬天,紙媒不太冷
原創: 陸鵬鵬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南方周末在2018新年獻詞《把孤島連成大陸》中的一句話,溫暖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曾經或者正在為紙媒而奮戰的一代又一代新聞從業者們。
每到年末,紙媒寒冬的論調便不絕于耳,2019也不例外,紙媒的告別仍在持續上演,多家報紙悉數休刊,與此同時,不少紙媒體仍在力圖求變。
年末紙媒再迎休刊大潮
但告別不等于終結
據藍鯨統計不完全統計,年末宣布休刊的紙媒包括《武漢晨報》《上海金融報》《城市快報》《北方時報》《生活日報》《退休生活》《天府早報》《七都晚刊》《自貢晚報》《拉薩晚報》《本溪晚報》《吉安晚報》《百色早報》等十余家紙媒。
報刊
出版地點
休刊日期
生活日報
濟南
2020年1月1日
武漢晨報
武漢
2020年1月1日
上海金融報
上海
2020年1月1日
天府早報
成都
2020年1月1日
城市快報
天津
2020年1月1日
拉薩晚報
拉薩
2020年1月1日
退休生活
黑龍江
2020年1月1日
七都晚刊
文山
2020年1月1日
本溪晚報
本溪
2020年1月1日
吉安晚報
江西
2020年1月1日
百色早報
百色
2020年1月1日
自貢晚報
自貢
2020年1月1日
藍鯨不完全統計
經歷了多年的發展,紙媒對行業的貢獻,幾乎已經接近了極限。令人感慨的是,對于大多數人而言,一些紙媒直到休刊/停刊之日才為人所知。



正如其所言,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給傳統紙媒帶來了沖擊,但另一方面,不少紙媒基于互聯網技術實現了新媒體融合,突破了原有的傳播格局作出了改變。對于多數紙媒而言,放棄的只是紙張這一載體,更多的變革仍在持續進行中。
例如《生活日報》在休刊詞中表示,不會因為報紙停刊而離散,新媒體矩陣,將由齊魯晚報接續運營;《城市快報》表示,我們休刊但我們仍在,融入了海河傳媒中心各類媒體,在各類媒體中奔跑,在《每日新報》奔跑;《拉薩晚報》表示,轉型升級后成立的拉薩市融媒體中心將通過多種平臺和載體繼續更好地服務廣大讀者和用戶的新聞信息需求。
《天府早報》等多家紙媒也宣布官方微博微信仍將繼續更新。
縱觀上述十余家媒體的休刊詞可以發現,休刊并不意味著終結,而是為了更好地開始。

各顯神通
縱觀往年,不少紙媒用報紙改版來抵御寒冬,或進行縮版、或優化版面設計,然而此類變革也僅僅是治標不治本。
互聯網時代,報紙的改版有其必要性,是紙媒應對新媒體沖擊的一種自救措施,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存與發展,未來幾年紙媒仍會進行減版,突出深度報道加大影響力,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紙媒所面臨的困局。
因此,今年以來不少報業集團開始從產品功能、產業經營、內容生態、薪酬體系等多方面進行深度改革。
今年12月,新京報社社長宋甘澍公開透露,報社僅留有11人專職辦報,以獨立于APP之外,形成錯位運營。其余1100多人團隊全員轉型移動端。
同月,南都報系總裁梅志清也公布了南都轉型的成果,在技術領域,南都要從媒體機構向數據公司轉型,從融媒向智媒轉型。
在績效改革上,南都將廢除計件制薪酬體系,在大數據研究院之外的部門全面推廣全新的崗位序列、能力層級、區間年薪制;在原來流量考核的基礎上,實行“流量+用戶”的考核方式:帶動用戶增長、得到企業反饋、進行用戶互動等,只要產生影響力,都計入評價績效。
如今,越來越多的優秀紙媒體記者陸續出走投入新媒體的懷抱,而建立全新的薪酬機制也是南都為保留核心人才所做出的突破性嘗試。對于傳統媒體而言,重構和優化采編流程,才能更好地適應融媒的發展。

傳統媒體中經營同樣向好的不止南都。
2019年,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營業總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6%,利潤1.63億元,同比增長20%,資產總額61億元,經營結構進一步優化,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2020年,重報集團預計經營總收入20億元,利潤1億元,集團總資產63億元,進一步推進媒體經營實現轉型。
廣告收入下滑,讀者減少,紙媒休刊是必然選擇,但新媒體對傳統媒體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南都、重報等媒體在經營上仍能有亮眼表現離不開深度的轉型與改革。
郭全中表示,在傳媒業整體環境發生根本性變革的情況下,傳統媒體必須進行體制機制變革,以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和激活內部活力,通過快速的迭代創新來實現轉型。一方面自我革命升維為智媒體;另一方面加快迭代創新力度,提供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各種線上和線下結合的產品和服務。
原標題:《這個冬天,紙媒不太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