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國科學家成功將卵巢顆粒細胞轉變?yōu)槁炎硬@健康小鼠
新華社天津12月31日消息,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林教授團隊通過完全化學小分子的方法成功將卵巢顆粒細胞重編程為具有生殖系轉移能力的誘導性多能干細胞,進而分化為卵子,并通過正常受精獲得了健康小鼠。該突破屬世界首次,為保持生育能力、調節(jié)機體內分泌等研究開辟了新思路。
這種化學重編程的方法能夠有效避免倫理問題,降低安全風險。日前,介紹該成果的論文發(fā)表于學術刊物《細胞報告》(Cell Reports)上。國際頂級期刊《細胞》(Cell)將此發(fā)現(xiàn)作為頭條文章推薦。
女性卵巢的衰老程度與生殖能力直接相關。卵子的數(shù)量和質量是卵巢衰老的重要標志。而人體卵子數(shù)量有限,如果能夠從體外獲得足夠量的卵子補充到體內的卵巢中,將會對恢復生殖能力并在臨床上治療生殖衰老等疾病具有重要價值。這也是世界各國生物學家競相攻關的科學難題。
卵巢顆粒細胞是卵泡中與卵母細胞相互作用并促進卵子發(fā)生的一類體細胞,最早被成功應用于克隆動物的研究。臨床上,卵巢顆粒細胞一般作為體外受精的副產物而被丟棄。
“每個卵子周圍都有數(shù)千個顆粒細胞,若能將其誘導為多能細胞并轉換為卵母細胞,豈不是解決了卵子數(shù)量匱乏的問題。”劉林說。
如何從卵巢顆粒細胞轉變生成卵子?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Rock抑制劑和巴豆酸組成的化學“雞尾酒”,可用于從顆粒細胞中產生化學誘導的多能干細胞。研究人員從成年小鼠卵巢中分離顆粒細胞,使用此方法誘導為生殖干細胞,且進一步誘導這些干細胞形成卵母細胞,從顆粒細胞再生的生殖細胞和卵母細胞顯示出較高的基因組穩(wěn)定性,并成功產生了具有正常生育力的后代。
劉林指出,與傳統(tǒng)的干細胞誘導方法(如轉染)相比,化學處理法通過將轉錄因子引入體細胞來對細胞進行重新編程,具有更高的可控性。
“這是我們首次將顆粒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是一項在發(fā)育和生殖生物學領域的重大而有趣的成果,但這一研究要從應用于小鼠到應用于人類,仍舊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我看來,與治療不孕不育相比,這項技術在保持生育能力和內分泌功能方面有更廣闊的前景。”劉林說。
(原題為《我科學家成功將卵巢顆粒細胞轉變?yōu)槁炎硬@健康小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