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5000km,你會看到怎樣的中國?

2020-01-01 0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星球研究所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

這是一條

從東南到西北

“斜著”貫穿中國

全程近5000千米的大動脈

它連接著

東海的波濤

與新疆的荒漠

(新疆,312國道邊的戈壁荒漠,攝影師@吳靜)

連接著

最繁華的城市

與最狂野的荒原

(上海,東海之濱的超級都市,攝影師@韓陽)

它不僅僅是一條道路

它所穿越的

是一條聯通歐亞的走廊

這條走廊

張騫走過,玄奘走過

大唐的商隊和僧侶走過

新中國的援疆兒女們走過

今天仍有數不清的人在走著

它就是

312國道

一條從東海之濱

直抵西北邊境國門的

斜貫線

(請橫屏觀看,312國道全圖,制圖@鄭伯容&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在它的沿線

你會看到怎樣的中國?

01

0-1000km

312國道

有著一個無比繁華與現代的開始

它的最初1000多千米

在中國東部和中部的

廣闊平原上穿行

(312國道上海-南陽段地圖,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這里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也是大城市的聚集地

起點上海

位于長江入海口處

平坦開闊的的三角洲平原上

來自太平洋的濕潤季風長驅直入

(請橫屏觀看,上海寶山區,接近長江入海口處,右側為黃浦江,左側為長江,攝影師@呂威)

廣闊的腹地

與緊靠海洋的位置

造就了規模龐大的港口

(洋山港,攝影師@堂少)

巨量的物資與人員

則沿著密集的公路網絡

通往四面八方

(上海南北高架立交橋和延安路高架立交橋,上海市的公路密度位居全國之冠,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就有2千米長的公路,攝影師@張殿文)

巨大的影響力

直達蘇、浙、皖三省

形成一個龐大的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區域

(最新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向西進發的312國道

正是其中的一條干線

它橫穿蘇南地區和安徽省

連綴起蘇州、無錫、常州

鎮江、南京、合肥

在“水鄉澤國”蘇州的城區北側

312國道與多個開發區、工業園區

數不清的“產業城”、“批發城”緊密相連

構筑起一條強大的產業帶

(312國道蘇州段沿線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和物流園分布,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這讓蘇州這個既非省會

也非直轄市或經濟特區的城市

牢牢占據著全國城市GDP前十強榜單

(蘇州金雞湖畔的東方之門,展示著蘇州的繁華與富庶,攝影師@維生素)

發達的經濟

與人口密集的城市

離不開農業的支撐

312國道穿越的東部地區

從江淮大地

到河南省南部的平原

是富饒的糧倉

(河南南陽,收獲后的農田,攝影師@宋佳音)

絲綢與稻米

曾代表著這片大地的富庶

它們沿著古絲綢之路

向著遙遠的西域進發

而如今從這里出發的

則是現代化的產品

先進的科學技術

和高素質的人才

他們將踏上公路

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前方

是秦嶺

從南陽市西峽縣開始

經商南縣、丹鳳縣、商洛市

到西安市藍田縣止

312國道將在秦嶺山區穿行280千米

(312國道秦嶺山區段地圖,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一道道山嶺層疊起伏

道路時而在山腰盤旋上下

時而沿著河谷前行

(位于秦嶺北麓的灃峪口,210國道從此穿過,此圖僅作示意,攝影師@李文博)

跨越秦嶺

意味著312國道跨上了

中國地形的第二級階梯

同時也意味著

它跨越了南北分界線

由此

312國道正式進入

中國的西北地區

02

1000-3000km

在這里

312國道會先后經過

一座高原和一條走廊

高原是黃土高原

這里干燥的氣候占據主導

年降水量僅有上海的1/4左右

而夏季突降的暴雨

又將黃土切割得支離破碎

(甘肅慶陽一帶,從上空看到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攝影師@李杰)

匱乏的水資源

加上破碎的地形

使黃土高原上的很多地區

經濟發展緩慢

人們的生活充滿艱辛

不過在關中盆地

渭河帶來充足的水源和大量的泥沙

堆積形成肥沃的土壤

(臨潼的農田,圖中的道路是312國道北側的驪山大道,攝影師@馮磊)

這個中國歷史上

最早的“天府之國”

先后孕育了秦、漢、唐的都城

并逐漸演變為今天的西安

(西安大雁塔,圖片來源@VCG)

2000多年前

張騫從這座城市出發

開始了一次向西的偉大探索

他開辟的道路被后世稱為絲綢之路

開啟了東西方物質與文化的交流

今天

這條道路仍舊暢通

只不過鋪展在路上的

變成了鋼軌、管道、輸電塔

以及平整的柏油大道

從西安出發

312國道北上甘肅省

并短暫地穿越寧夏南部的六盤山

直到西北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

蘭州

(蘭州河口鎮,黃河穿越而過,同時穿越的還有鐵路和公路,312國道在蘭州與市區內道路合并,攝影師@徐小天)

它在這里迎來了轉折

在幾乎直直地北上約260千米后

烏鞘嶺出現在視野中

這是河西走廊的東大門

(312國道河西走廊段地圖,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這條由祁連山

與內蒙古高原相互夾持形成的走廊

是通往新疆最便捷的陸上通道

而來自海洋的濕潤季風

在烏鞘嶺已經結束了自己的旅程

但祁連山的冰川融水

匯成數條奔騰的河流

在走廊中間創造了幾個綠洲

并形成了一串城市:

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和嘉峪關

(“濕地之城”張掖市甘州區的濕地公園,攝影師@鐘曉亮)

這幾座城市

曾代表著漢帝國的雄心壯志

自漢武帝設立河西四郡以來

它們就久久地矗立在這條走廊上

而如今

它們是走廊上重要的“驛站”

從武威到嘉峪關480多千米的路程上

312國道與連霍高速、蘭新鐵路

以及西氣東輸的管道并行

物資、能源、人力

沿著這條走廊往返流通

(圖中左側是原312國道線,中部是連霍高速,右側是河西走廊明長城,自古以來,從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在河西走廊就沿著大致相同的線路行進,攝影師@吳瑋)

走廊的終點在嘉峪關

312國道至此已走過了3039千米

古代中原王朝的勢力范圍

常常也在這里到達盡頭

(遠處的嘉峪關市,中間的嘉峪關,以及近景中的懸臂長城,攝影師@楊宇翔)

走出這道關

將不再有百里沃野

不再有一個挨一個的城鎮

那里最常見的景觀

是荒漠戈壁

不過如今的312國道

并未在此停步

它毅然跨過古老的關隘

繼續向西而去

(312國道在新疆的戈壁中延伸,攝影師@吳靜)

03

3000-5000km

這里

曾被稱為“西域”

這個名字代表著

一片遙遠而陌生的土地

1876-1881年間

左宗棠率領幾萬清軍

從嘉峪關抬棺出征

先后平定南北疆,收復伊犁

“他族逼迫,故土新歸”

從此“新疆”成為這片土地的通用之名

如今的新疆

早已不是什么邊遠之地

我們走進新疆的理由

也從“收復故土”

變成了“支援建設”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

來自中國東部沿海地區

無數的教師、工人、科研工作者

為了西部大開發而來到新疆

沿著312國道

重走當年的道路

在甘肅與新疆的交界處

穿越星星峽起伏的丘陵

(穿越戈壁,通往星星峽的312國道,攝影師@常力)

這些起伏的山丘

很快將扶搖直上

成為橫貫全疆

寬達200-300千米的大型山脈

天山

(天山,攝影師@吳靜)

天山也將伴隨312國道

剩余的全部旅程

(312國道新疆段地圖,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被河西走廊束縛的道路

在這里開始開枝散葉

沿道路而來的人們

開始在天山南北定居

312國道首先通過的

是天山以南的哈密和吐魯番

這里極度干旱

位于吐魯番市的火焰山

夏季溫度常在40℃以上

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可謂“熱極”、“干極”

(火焰山腳下的312國道,攝影師@陳茂峰)

但天山像一座深入新疆的綠島

將水源和生機帶進沙漠

創造了一連串的綠洲

人們在綠洲上生活、勞作

種植西瓜、葡萄等農作物

(新疆吐魯番葡萄溝,沙漠邊緣的葡萄種植園,攝影師@阿丑攝影)

離開吐魯番北上

312國道翻越達坂城

不息的大風吹起漫天沙塵

卻也為風力發電提供了條件

產生的電力將被送往中原大地

(新疆柴窩堡風力發電廠,攝影師@老J)

翻越天山進入北疆

這里的氣候較南疆濕潤

來自東部的建設者

在這里的農田中勞作

(石河子棉花采摘,攝影師@楊子江)

不同民族的人們

聚居在擁有300多萬人口的

新疆首府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與天山,圖片來源@VCG)

很快

312國道的里程

達到了4700千米

此時它進入了天山西部

南北都被山脈包圍

在這里它將遇到賽里木湖

這個天山里的大湖東西長約30千米

312國道一直沿湖岸而行

(請橫屏觀看,賽里木湖畔的312國道,這一段312國道與連霍高速時常合并而行,攝影師@王偉)

從賽里木湖繼續向西南

通過果子溝

海拔逐漸降低

(果子溝大橋與連霍高速,這一段312國道與連霍高速分開,位于高速以東,相比穿山而過的高速,312國道更加蜿蜒曲折,攝影師@石耀臣)

離開山地后

312國道進入了伊犁河谷

河谷北、東、南三面被天山夾持

來自大西洋和歐亞大陸中西部的水汽在這里匯聚

形成冰川、湖泊、河流

(新疆伊犁昭蘇縣夏塔地區的河流,攝影師@賀敬華)

在水的滋養下

這里植被茂盛、物種繁多

西部邊陲的城市伊寧

坐鎮河谷中央

312國道也即將到達終點

隨著里程一點點地增加

4800千米...

4900千米...

最終在邊境口岸霍爾果斯

定格在4967千米

(312國道終點,霍爾果斯口岸,由于修繕、改道等因素,國道的里程時時處在變化之中,此處的里程數僅供參考,攝影師@姚宏揚)

經過漫長的跋涉

穿過平原、山川、戈壁、綠洲

以312國道為代表這條東西大走廊

終于從東部沿海

來到了西北內陸

但霍爾果斯雖深居內陸

卻和上海一樣擁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新疆口岸之首

除312國道外

還有連霍高速、精伊霍鐵路

以及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

匯聚在這里

這里面對著眾多中亞國家

5個邊民互市貿易市場

每年進出口總額高達十幾億元

(霍爾果斯口岸貿易市場周邊,攝影師@賴宇寧)

這里也是新疆最大的人員出入境口岸

每年出入境人數多達五六十萬

(在邊境來往的中外人員,攝影師@賴宇寧)

隨著連霍高速通車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通氣

伊寧機場正式開放

這里已經成為我國西部

乃至整座新亞歐大陸橋上

公路、鐵路、航空、管道四位一體的

綜合性交通大樞紐

(以霍爾果斯以及伊寧為重要節點的公路、鐵路、航線、管道,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雖深居內陸

卻和上海一樣

繁忙、開放、包容

312國道的終點

也是起點

這條道路的兩端

還將繼續向外延伸

一頭從陸路通向歐洲

一頭從海上聯通世界

構成一條更大、更長的路

這條路也許沒有密集的風景

但它有著更多變的景觀

包含著更多元的歷史與文明

它讓我們知道

通往未來的道路不止一條

擺脫固有的套路

才能發現更廣闊的世界

一路走來

312國道不僅展示了

中國東西景觀與文化的巨大差異

也展示了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差距

(東、西段312國道沿線省份GDP對比,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這種差距

需要一條通道去彌補

312國道、連霍高速、蘭新高鐵

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等

將東部和西部的物資、人員、文化

緊緊連在一起

從東部地區來到大西北的人們

許多已經在這里扎下了根

而西部的石油、天然氣

豐富的光能、風能資源

以及優質的農產品

也在源源不斷地供給東部

也許312國道

終將被更快更好的道路代替

但一條從東到西跨越中國的斜貫線

將永遠留在大地上

沿著這條斜貫線

你會看到

一個萬千景色的中國

一個古今相承的中國

一個東西互通的中國

一個融合發展的中國

(從火焰山邊上通過的公路,右側為312國道,左側為京烏高速,攝影師@陳茂峰)

本文創作團隊

撰稿:張照

編輯:張楠

圖片:余寬

地圖:陳思琦

設計:鄭伯容

審校:云舞空城、擼書貓

封面圖攝影師:陳茂峰

文首圖攝影師:王偉

P.S.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1]麥柏楠.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道地圖集[M].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02.

[2]顧玉祥等. 312國道行[M]. 學林出版社, 1997.

[3]王牧. 312國道私奔書[M].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5.

P.P.S. 星球研究所長期招聘地理、地質、城市規劃、天文、歷史、考古、生物、建筑等各領域撰稿人,以及視頻編輯、設計師、圖書策劃、商務策劃等,請在后臺回復“招聘”即可查看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金溪县| 贵德县| 万山特区| 巴彦淖尔市| 农安县| 都兰县| 固安县| 宜州市| 永胜县| 乌什县| 葵青区| 库车县| 罗甸县| 瑞丽市| 福海县| 乌兰县| 鹤山市| 湘阴县| 迭部县| 岱山县| 盘锦市| 泾川县| 阳江市| 郁南县| 澜沧| 肃北| 和顺县| 二手房| 江安县| 舞钢市| 商水县| 广宁县| 瑞昌市| 安丘市| 肥城市| 华池县| 察雅县| 苍梧县| 综艺|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