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邊情緒崩潰,一邊哈哈哈,這位“中年婦女代言人”有話說
原創:一條
十三姐,已婚已育,
“中年婦女”、“硬核老母”是她的自我定位。
3年前,她開了個公眾號,專寫中年那些事兒。
出了很多爆文,諸如:
《只有作業能挽救中年夫妻的婚姻》、
《我們的目標是:不輸給親家》、
《中年人養生起來到底有多野》……
人稱“中年婦女代言人”。

今年12月,
十三姐的新書《了不起的中年婦女》出版,
她將此書比作所有女性的《防抑郁指南》。
用其一貫幽默、自黑、犀利的文風,
寫盡人到中年,女性會面臨的種種危機。
除了自身心態上的危機之外,
婚姻、孩子教育、事業、家務瑣事……
就沒有不操心的事兒,
“這本書就是把我不開心的說出來,
讓大家開心開心。”
撰文|倪楚嬌 自述|十三姐


十三姐
讀十三姐的文字,就像在聽一個朋友輕松吐槽,幽默犀利,金句頻出,直戳中年人的痛點。
有粉絲感慨說:“怎么感覺十三姐在我家安了個攝像頭,專寫我的故事呢?”甚至有粉絲授予了她一面錦旗,上面寫著“中年摯友,人間指南”。
今年39歲的十三姐,作為廣大“左手事業,右手家庭”的“慈祥老母親”之一,工作之余創辦了公眾號“格十三”。
不想,自從以“中年人”的身份,寫了《這屆婦女不行,太爺們了》、《第一批生二胎的中年婦女已經成魔了》等文后,她火了。
今年她關掉了外貿公司,開始專職寫文。12月,出了本新書叫《了不起的中年婦女》。
“我把作為中年婦女,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地雞毛,用自黑的方式全寫出來了。看完了大家就會發現,原來你們都這樣,那我就放心了。”

十三姐一人分飾兩角

十三姐在片場
一條決定一改往日的視頻風格,為她拍一條“炸裂”的短視頻。
片場的十三姐,可以用演技爆表、妙語如珠來形容,和第一次在她家中見到時完全不同。
家里的她素顏,套著舒適的毛衣開衫,頭發簡單地往后面一扎。靜靜坐在那兒時,讓人懷疑她到底是不是真的十三姐。
“奧斯卡欠我一面錦旗。”十三姐笑著在片場說,邊說邊拿起了一個大波浪假發往自己腦袋上一套,順便扯了扯領口,讓它更低一點。
她正準備一人分飾兩角——一個剛從巴黎回來的妖艷年輕女子,和一個被孩子的補習班蹂躪的硬核中年婦女,她們要就“最近的大宗消費”展開一番對話。
除此之外,一條還給了她另外兩個角色,一個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加班,關鍵時刻永遠不在的丈夫。以及一個男人活也要干、女人活也要干的中年女性。
“這個容易,這不就是我們中年婦女的日常嗎?”十三姐說。
(精彩視頻在最上方喲~)
以下是十三姐的自述。


中年的那些雞飛狗跳
中年是一個比較尷尬的階段,是從“不穿秋褲的傲嬌”到“跳廣場舞的快活”之間的那一段。既不能像小蘿莉一樣擁有年輕資本,又不能像老阿姨那樣占據話語權。
大概也就是 35 歲往后,未來的 20 年,應該是專屬中年婦女的掙扎之路。
婚姻方面,我們進入了婚姻的冷淡期,夫妻關系好比兄弟情、戰友情,無性幾乎是中年團體默認的事實。
子女方面,一邊逼著自己學孩子的語數外,一邊學著控制暴脾氣。一邊要和老師處好關系,一邊要多賺錢報點補習班。更要為孩子設計未來的教育藍圖,雖然自己也有一大堆的迷茫和困惑。
但最讓女性焦慮的時刻,是終于從以上瑣事中脫身出來后,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忽略了太久自身的成長。
于是開始抓狂:我這到底是為了什么?我這是圖什么呀?

自黑一下,從此“怨婦”變“勇士”
在專職寫作之前,我是做外貿行業的,并不輕松。下班之后還要寫作, 同時還要做家務。
這種時候就會產生“為什么所有的事情是我來做?”“為什么我這么辛苦?”“為什么朋友圈里的其他女人有那么好的老公?”
這么多“為什么”,就把我們中年女性的思路給堵住了,很容易變成了怨婦。
這時候“自黑”就成了中年婦女的自救神技,越是能駕輕就熟地“自黑”,就越能放下、釋懷。從此就能搖身一變,從“怨婦”變成“勇士”。
我就利用“自黑”,黑自己,黑老公,黑娃,黑一地雞毛,收獲了很多友誼,和近100萬的粉絲。
我說過一句話——有病朋友多,娃渣人緣好!
幾個中年婦女在一起聊什么?就是聊我有膽結石,你有乳腺結節,她有高血壓,這些都是糟心事,自黑一下就成了可笑事,就有了互相抱團的感情基礎。
如果你的孩子還是一個學渣,別的媽媽就更喜歡和你聊天了。因為跟你一對比,她的孩子就是天使。
我們就用這種“自黑”,和聽其他朋友“自黑”,來拯救自己,從身心到靈魂。
以下是我的全方位“自黑”,逗君一樂。


“除了生二胎要麻煩男人,
其他還真沒自己辦不了的”
我一個朋友,每次大家有點抱怨夫妻關系的時候,她就佛系地冒出來,輕飄飄地來一句:
“你們啊,都太矯情。我一直就假設自己是單身。我老公如果為我做了什么,那是額外收獲,都是驚喜。這么想,你們就沒那么多不滿意了。”
這話,讓我深受啟發。
去年8月,我要做一個小手術,需要住院。醫生給我定了一個手術日期,正好是我老公出差的日子。
他愁眉苦臉地問醫生:“手術幾點鐘做?”醫生說:“早上8點。”我老公當時就興奮地拍著大腿說:“太好了,我晚上才出差,我可以在手術之前給我老婆簽字。”
要是換成之前,我會覺得你應該放棄一切,無微不至地守在我身邊,但我現在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沒有必要因為一點小事去牽制住另外一個人的時間。
周圍朋友的經歷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有一位中年老母,帶病給娃輔導完了功課后,自己跑到醫院去打吊瓶去了。她繪聲繪色地描述了當時的情景:我換了一身最便于打吊瓶的行頭,大跨步地沖進了急診室,一吊就是三小時。上廁所的時候,我脖子上掛著包,嘴里咬著手機,一手舉著吊瓶,一手提著褲子,姿勢撩人,氣勢也絕不輸人......
我有一些粉絲還給我留言,說了她們的故事:
“讓老公留在家里照看六個月的孩子,自己在清晨給自己叫了一輛救護車......”
“寒冬臘月家里斷電斷水,老公出差,自己半夜含著巧克力抵抗饑餓和寒冷,用棉被裹緊懷里的娃,一動不敢動......”
“遠在國外出差的老公和千里之外的父母都忘了今天是自己生日,于是一個人吃了火鍋買了蛋糕,邊吃邊打著工作報告。眼淚是不存在的,因為騰不出手來擦,也沒空醞釀亂七八糟的情緒,畢竟還要一臉微笑和冷漠地行走啊!”
做個懂事的中年婦女,這是多年修煉出來的一種成果,我覺得這就是修煉。

結婚10年,我終于活成大哥的大哥
在很多時候,我會覺得自己特別的爺們。
有一次我和老公去爬山,到了山頂的時候,他很累,我也很累。這個時候他從包里拿出了一瓶水,我以為是遞給我喝的,結果他對我說:“幫我擰一下瓶蓋。”結婚十年之后,我終于變成了擰瓶蓋的那個人。
我們家裝修的時候,油煙機的止回閥有點不好。有一次寒冬臘月的晚上,樓上在燒夜宵,很濃重的油煙味就飄進了我們家里。我被嗆醒了,一看我老公就像一個200斤的熟睡的嬰兒,怎么推都推不醒他。
我就起來了,先把油煙機打開,再把所有的窗戶打開。大冬天我穿著睡衣,裹著厚棉被,在四面八方的寒風里站著,等味道散盡。我還要去兒子房間看看,有沒有熏到他。就是一種你要照顧全家,拯救全世界的感覺。
第2天早上起來,我老公完全不知道昨天晚上發生的這些事情。
我在微信群里問朋友,止回閥哪家強,群里面跳出來無數購買鏈接給我,全部都來自我的女性朋友,她們都買過。

中年女性的家庭分工是很明確——
女人做女人該做的事,比如組裝家具、拆裝電器、墻上打孔;再比如消滅蟑螂、購買填縫劑、尋找螞蟻窩并搗毀;還比如跟孩子的老師打交道,管理學習事務和擇校事宜...... 男人做男人該做的事,比如......比如......加班出差和上廁所......
女人的“爺性”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可以看作是一種進化。長久以來“女主內男主外”的片面價值觀,使得很多人會把“太能干的女人”當成“異類”,不光是缺乏女人味兒,更是過于強勢、不給男人面子的“可怕生物”。
但是,真正平等的家庭和婚姻關系,一定是性別弱化的。


中年婦女是沒有老公的,
她們有的只是“云配偶”
我創造了“云配偶”這個詞,形容有些爸爸如云一般存在,他以遠程交互的方式跟孩子和媽媽溝通。就像“云吸貓”,我們只是在網上刷刷貓的視頻、照片,其實身邊是沒有貓的。
孩子生病的時候,爸爸正好出差了,媽媽有事不能接孩子的時候,爸爸正好也有事。
但他偶爾會閃電會打雷。他會發一個微信問你,小孩考得怎么樣?怎么就考這么點分數?然后給你指手畫腳,這時候你會希望他最好是萬里無云,飄走算了。

中年夫妻,好兄弟一輩子
一個成熟穩定的家庭里,貌似總得有一位面對性感妻子坐懷不亂的男人,和一個面對雄武丈夫毫無色心的婦女。
這一切到底是從什么時候變成這樣的呢? 就從第一次你開著門上廁所對方視而不見,從第一次在臥室全裸五分鐘對方無動于衷開始,你們的感情升華了。從此以后,兄弟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在 2018 年的夏天,我在一個微信群里半開玩笑地推銷一盒計生用品。最初的開價是 30 元,后來降價到 10 元,再后來免費送,還搭送 16 件小禮品,居然都沒有人要。
主要原因竟然是:這盒產品有效期到 2023 年,五年里用不掉這一盒,浪費了。
中年人性生活的頻率,取決于孩子今天的作業量、明天要交的ppt、體檢報告滿意不滿意,以及出于人道不想讓tt過期……

生個娃,保住愛情
不要說保持婚姻的新鮮了,婚姻能夠保持它不腐朽,我覺得已經很困難。但是婚姻也有一些驚喜。
當你的小孩陪伴你們經歷了7年之癢之后,進入了學習期,你會發現夫妻兩人出現了一個新的感情爆發期,就是在共同陪讀的階段。
孩子真的是一個婚姻的潤滑劑。

什么時候是你能感受到“愛情”的時刻呢?就是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時候,你一個人單打是打不過的,需要兩個人配合唱雙簧。
小到孩子很小的時候,要給他喂藥吃,需要爸爸先吃一口,讓孩子覺得這個藥是甜的,你就需要跟爸爸去切磋演技。
到大了之后,兩個人要經常互相吹噓,當年你媽媽讀書的時候,是怎樣的孜孜不倦。演給孩子看,讓他知道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努力的。
模范夫妻,全靠演技,有的時候雖然演技很浮夸,但孩子是不懂的。
這種時候你就會覺得,世界上唯一能夠和你達到如此默契的人就是你的另一半。這時候你就會覺得離不開他。
所以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冰箱。“愛情”這盤隔夜菜會被時不時地重溫。


中年婦女之間交友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黑自家的老公+夸對方的孩子。
一個中年婦女至少有 90% 的喜怒哀樂取決于娃的狀態和表現,不知道怎么夸的時候,就復習一下中年婦女的朋友圈,她秀什么,你就夸她什么。
比如:你家孩子真優秀,學了那么多樂器,考了這么高的級,這次又考了前10名……

別惹中年婦女,她們狠起來什么都學
我這一代當爸媽簡直太偉大了。除了做飯洗碗拖地板洗衣服之外,平常晚上是完全沒有自由的。
中年精英的頭發是怎么掉光的?一半因為房價,另一半因為奧數……
上二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驚人的套路概括能力,這個是“相遇問題”“差倍問題”“雞兔同籠問題”“盈虧問題”,三言兩語, 一個解題套路就出來了。做媽的怎么能落后,否則在孩子面前的威信是建立不起來的。
不光奧數,隨著孩子成長,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每個媽媽要學的東西數不勝數。
幼兒園時學會了許多種手工技能,做小報本領,插花藝術,養蠶寶寶的注意事項......
后來媽媽們要跟著學樂器、學跳舞、學畫畫、學籃球足球,凡是孩子要學的,媽媽們都自學成才......
同時,還自學成了半個醫生、半個老師、半個心理學家,以及半個米其林大廚。
悄悄吃土的中年女土豪
中年人在孩子身上消費,可以說是一擲千金。
白天還是一個暴發戶,晚上就淪為了困難戶,就是因為下班的時候又給孩子報了一個班。
我有很多中年的朋友,他們有時候開玩笑就會說,我們少吃8包榨菜,就能省出一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有一個孩子的看起來都是中產,有兩個孩子的,看起來全是土豪,有三個孩子的絕對是土豪里的戰斗壕。但其實背地里,都在偷偷吃土……
(自述完)


“那個讓你心動的人,結婚后可能會讓你心梗。”
“能活過七年婚姻的戰友,都是生死兄弟。”
“中年婦女續命必備:意念健身,佛系帶娃,云旅行……”
“一個已婚婦女全年情緒分類:生氣——生悶氣——花式生氣——佛系生氣。”
“我可甜可咸,可淑女可罵街,可蘿莉可御姐,可女王可女仆......因為我是個老母。”
“中年婦女社交愉悅感,取決于不要面子的尺度。”
“討好一個中年婦女的關鍵技能——夸她的娃。”
“四旬老母間的寒暄方式不是“你吃了嗎”,不是“你睡了嗎”,而是“你吼了嗎”。”
“示弱是聰明人的生存法則,逞能是笨蛋的處世哲學。”

最后以十三姐的一段話結尾:
“到了這個年齡段,我們無法改變這些焦慮。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來改變你自己的內心。你可以淡定地、從容地去接受自己的年齡與困境。
我有一個朋友給了我一個很好的示范,她把自己的照片用成了手機屏保,上面她是素顏,眼角開始出現了皺紋、魚尾紋,沒有做任何的修飾,但是她看了自己這張照片之后,覺得自己很美,我覺得這就是一個中年該有的狀態。”
插畫:小林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均已購買版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