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商家單方取消訂單并標“疑似惡意顧客”,當當:敦促商家發貨
重慶朱先生12月12日向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www.kxwhcb.com/consumersComplaint.jsp)反映,其妻子在當當網平臺購買了幾件童裝,付款后商家以價格設置錯誤為由單方面取消訂單,并將取消原因標記為:疑似惡意顧客。這讓朱先生很氣憤,他說,他多次要求商家按訂單發貨,均遭到拒絕。
當當網公關人員12日回復澎湃新聞稱,商家確實設置錯誤了價格,但朱先生應為正常顧客,當當將會敦促商家,將商品盡快補發給朱先生。
朱先生說,11月27日,他妻子在當當網平臺上購買了某品牌童裝7件,當時正值商家促銷,7件童裝共花費153.9元。但直至12月4日都沒有發貨,他并在當當網平臺上投訴。當當網客服12月5日回電表示,因訂單價格設置錯誤,商家無法發貨,可補償消費金額的30%。

朱先生拒絕該方案,要求繼續發貨。當日,他發現商家已單方面取消了訂單,在訂單取消原因一欄中,標注著“疑似惡意顧客”。
朱先生致電當當網客服被告知,是因訂單超時而取消。
對此,當當網公關人員13日解釋道,該訂單是商家單方面取消的,但并非因為訂單超時,而是因為價格設置錯誤,說“訂單超時”是客服表達錯誤。
“賣家不發貨,(導致)訂單超時,平臺就可以取消顧客訂單嗎?就算要以這個理由取消訂單,那為什么要標記我為‘疑似惡意顧客’呢?”這讓朱先生很難接受,他說當當網客服并未就此問題進行回應。
隨后,朱先生在12315平臺進行三次投訴。朱先生說,他投訴后,當當網客服回電堅持補償消費金額30%的賠償方案。12月11日,客服將賠償金額提高到70元,朱先生依舊拒絕。
朱先生說,拒絕并非是因為賠償金額的問題,而是希望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合理權益,“我希望呼吁那些自身權益受到侵害的人都要站起來維權,不要覺得沒有必要為一點小權利耗費時間精力,今天主動放棄了小權利,總有一天就會被動放棄更大的權利。”
針對此事,澎湃新聞12月12日聯系當當網公關人員。該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后回應稱,因促銷期間商家在后臺設置了很多疊加的促銷,把原本不應疊加的促銷設置在了一起,導致商品價格錯誤,“不是正常的銷售價格,而是低于成本的銷售價”。
同時,該公關人員也證實,最初商家確實提出了賠償30%的解決方案,但未和消費者達成一致。
對于取消原因被標記為“疑似惡意顧客”,該工作人員解釋說:“按照商家的運營經驗,批量下單、堅持要求發貨的都是‘羊毛黨’,所以他們會把這部分顧客標記為‘惡意顧客’。”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如果發現顧客確實是正常顧客,當當網也會敦促商家盡快補發商品,朱先生應為正常顧客,目前朱先生妻子所購買的商品正在安排補發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