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研究生質量監控升級:“盲審”“查重”力阻蒙混過關
最近,南京仙林某高校2015級生物學博士生唐盛(化名)吃不下睡不著,她沒想到自己修改了8個多月的論文,又一次沒通過盲審。“這意味著一切要推倒重來,而半年后論文能否通過,仍是未知數。”
“盲審”“查重”升級
2019年初,因為翟天臨事件引起的軒然大波,“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被列入教育部當年的重點工作,并投入800萬元的教育經費,抽查應屆畢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其中博士的抽檢率約為10%,碩士約為5%。在微博、網絡論壇上,有同學用“史無前例”來形容今年愈發嚴格的論文審查。
與之相對應,高校對學生的要求更加嚴格了。唐盛告訴記者,過去只有少數院系抽檢盲審,現在大多數院系都要求畢業論文在答辯前,必須經過“盲審”關。盲審專家也從3個變成了5個,但凡有一個給出“不通過”的意見,論文就要被打回重寫,且修改率需達到50%以上,才能重新送給專家再次審核。
江蘇各高校今年也陸續發布“盲審”的相關辦法或通知。比如江蘇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實行100%“盲審”制度,南京醫科大學要求全體博士研究生、同等學力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延期畢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100%盲審,同等學力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20%進行盲審。
各高校在論文查重方面也更加嚴格,查重甚至包括中英文摘要和參考文獻部分。復旦大學旅游管理學院的小柳告訴記者,查重率要求從往年的20%降低為10%。介于10%-20%的,需要院系組織專家鑒定,認為不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嫌疑,修改論文后才可以進入論文送審程序。
“查重”“盲審”關卡,讓不少學生在提交論文前倍加慎重。南京某“雙一流”大學2016級商學院博士生小潘本準備年底預答辯,卻被導師給勸了回來。“一年之內,導師的三個博士的論文都被盲審給‘斃’了,每隔三個月,送一個斃一個,連老師都怕了!”小潘說。
“嚴進嚴出”杜絕“人情牌”
嚴格審核,讓“混日子”的學生不得不“延期”“結業”甚至“退學”。今年以來,深圳大學、中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延邊大學等全國十多所高校陸續發布通告,對研究生做退學處理。
杜絕打“人情牌”,嚴格學籍管理,江蘇省高校近兩年開始逐步淘汰清退那些不再適合攻讀學位的研究生。據統計,2018年全省高校共淘汰清退研究生682名,2019年上升到758名。這兩年的數據中,均有超過一半的研究生是因為超出最長學習年限而被淘汰清退。
不僅是應屆生,已經畢業的碩士博士也不意味著進入“保險箱”。因碩士學位論文存在嚴重抄襲,南京理工大學近日在官網上公示,撤銷了一名2017年畢業生的碩士學位。
這一系列的舉措給導師和學校帶來壓力。省內一所名校的工作人員透露,該校有兩篇論文沒有通過教育部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相應的指導老師無法繼續招生,當年立即停招。南京仙林某高校碩士生尹雪(化名)告訴記者,最近院里的老師對學生期末課程作業一一進行了查重,發現不少同學作業的查重率都在30%以上,有的同學甚至達到60%,學院堅決取消了他們的課程成績。
實際上,教育部對于學術論文的審查正在逐年強化。南京大學一名老師這幾日參加了C9高校研究生院老師的交流,會上大家都有個共識——2019年是研究生質量年。“在很多‘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研究生占比都超過了半數,考研人數更是連連上漲,研究生規模化培養帶來的質量問題,已經到了必須正視和應對的時候。”
研究生質量提升需系統工程
“過去礙于人情面子,閉著眼睛放水的情況時有所聞,今后老師要更嚴格履行職責。”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銀泉認為,抽檢、盲審的威懾力,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學生“蒙混過關”的僥幸心理,倒逼師生嚴格把關論文質量。
但“查重”和“盲審”并非萬能,為了避免查重“壓線”,一些學生絞盡腦汁各出奇招:有的將中文參考文獻先翻譯成英文,再翻譯回中文;有的在引用原文時改變表述方式,論文查重檢測已經成了一大產業。
要整體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技術性查重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很多研究生到了最后一年,也不知道論文該做什么題目。”王銀泉說,這跟本科教育仍停留在中小學應試教育模式有關——學生只會被動接受知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嚴重缺失。他舉例說,有位本科畢業于211高校的學生,讀研后還很迷惑,“老師你讓我下載的論文我看了,但我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提出自己的觀點。沒有問題意識,寫作能力嚴重不足,諸多短板,怎么可能做出優秀論文呢?”
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好壞,還與導師指導密切相關。某211高校研究生院老師披露,目前各高校評聘碩導、博導的標準,主要是發表多少篇論文、到賬多少課題經費。該校有些相對弱勢學科的導師招生年度審核,經常出現一半老師無法通過的現象,“應讓真正有水平、也愿意指導的老師去培養研究生。研究生導師不是一頂好看的‘帽子’,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在不對學位授予“放水”的同時,應該要給研究生更多關注和幫扶。據了解,目前南京大學已經建立起研究生院、院系導師等構成的研究生學業三級預警機制。南大研究生院副院長張亮教授介紹,對學業有困難的學生,院系和導師會在博士生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的時候給予不同層次的學業預警,并針對性地予以幫扶。
張亮表示,中期考核和學業預警的制度核心,是對學生進行分類管理,敦促有能力的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盡快按照標準完成學業,如期答辯。在研究生“嚴出”的大趨勢下,研究生教育質量需要全方位全流程的管理和質量監控。
(原題為《江蘇研究生質量監控升級“盲審”“查重”力阻蒙混過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