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麗凍人,我該怎么在這寒冬獨享溫暖
原創: 楊希川、peki 皮膚科楊希川教授
有沒有覺得最近的自己暴躁、易怒。
就是那種,今天就是誰來都不好使了的氣勢,發作時間普遍集中在早上六到八點。
這種情況普遍被稱為“起床氣”。
冬季~“起床氣”高發季節,患者家屬在發作時請勿輕易接近患者,以免躺槍。
患者也盡量避免使用手機作為鬧鈴,建議改用9.9包郵鬧鐘,避免造成大額財產損失。

冬季,氣溫極低,長期暴露在寒冷中,容易凍出凍瘡,又疼又癢,人體本能會對疼痛產生抗拒,于是就賴床了。
所以說,賴床是人體本能對危險的一種防御機制。我覺得這個解釋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為什么我要蝸居在床上
這世間寒冷且沒有感情,只剩這被窩還留有一絲溫暖。
要是離開了這溫柔鄉,選擇長期暴露在寒冷、潮濕環境中,皮膚血管痙攣收縮,造成肢端組織缺氧從而刺激發生炎癥反應,這是皮損形成的一種潛在機制。
輕則紅腫發癢,重則長起了水泡,更嚴重的,本來就很卑微的腳腳甚至會演變到潰爛,只得送醫院就醫了。
離開床是怎么得的凍瘡
通常長期處于低溫環境,本身末梢血液循環較差的人容易得凍瘡,特別是兒童、青年女性,以及餐飲服務業等與濕冷環境打交道的特殊人群。
這時有人就要來巴拉了,我平時保暖內衣也都穿了,捂得嚴嚴實實的,但我還是得凍瘡啊。
穿雖然是穿了,但現在的小姐姐們,下邊兒喜歡穿短裙加長靴,上邊兒弄個緊身衣加條圍巾的,別人冬季裹得像個粽子,她們跟竹竿似得在街上晃,那自由的樣子仿佛全身貼滿了暖寶寶。

離開床該如何防范凍瘡
關于如何防范,可以從著裝和行動兩點上開始著手
著裝
1.選擇比春秋季節穿的要大半碼的鞋子,以防擠壓雙腳,而影響血液循環,要讓腳與鞋之間有一定的空隙。
2.穿厚一點的襪子,增強隔熱和保暖性。
3.選購鞋子時注意鞋底要適當厚,因為鞋底厚的鞋子防寒性能好。
4.常生凍瘡的人應及早穿棉鞋,有腳汗的人宜選用透氣性較好的棉鞋和棉襪,當襪子和鞋墊汗濕后,要及時烤干,棉鞋內也應常烘曬。
注意:襪子穿得越多越保暖,其實這一認知是有誤的。過緊的鞋子以及襪子,會壓迫血管,使得末梢血液循環不暢,使得腳部更寒冷,這樣反而易生凍瘡。
行動
1.容易長凍瘡的人可以每天堅持熱水泡腳,以確保足部血流暢通,水溫可控制在 55℃~57℃之間。但若從寒冷的室外回到室內,別立刻用熱水泡腳,可用雙手揉擦耳、臉、腳等部位即可。
2.入冬前多曬太陽,紫外線照射以往患凍瘡的部位可起到預防作用。
3.進行一些室外的體育鍛煉,快走、跑步、冬泳等。不適宜室外鍛煉的人,可嘗試用冷水洗手、洗臉,提高皮膚的抗寒能力。
凍瘡該怎么治療
1) 對不嚴重的凍瘡,一般不需要治療,注意保暖后持續1-3周內會自愈。每日溫敷數次(不要溫度過高,過高可能加重炎癥反應),還可用紫外線、紅外線、氦氖激光治療。
2) 促進愈合方面,以外敷藥膏、加強保暖為主。如凍瘡處表皮完整,可擦復方肝素軟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辣椒酊等,瘙癢和腫脹明顯的也可外用中強效激素軟膏, 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硝苯地平、煙酰胺、潘生丁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3) 如凍瘡局部有感染的跡象,可外擦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或服用抗菌藥物。凍瘡較重發生水泡時,處理方法與燒傷水泡類似,保留水泡外皮有利愈合。
4)盡量不要吸煙,因為吸煙對肢端血液循環有影響。
說到底,要從根本上解決凍瘡問題,合理的保暖是必不可少的。
盲目的保暖或不保暖,都讓自己暴露在凍到長瘡的危險之中。
如果條件允許,宅著不出門,蝸在被窩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滾去上班上課)。

所以對于那些容易復發、表現為慢性的凍瘡,甚至到天氣暖和了還不好的,您可得注意點兒了。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于2019年12月12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原創,旨在為讀者進行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
原標題:《美麗凍人,我該怎么在這寒冬獨享溫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