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支嗎啡帶來的遺產爭奪戰,電影《利刃出鞘》的醫學背景
沈紫薇 醫學界
速速收好這份急救攻略!
《Knives Out(利刃出鞘)》是最近比較火的電影,跌宕起伏的情節以及編劇的腦洞不得不令人贊嘆,相信有一些讀者也已經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筆者看過的朋友們都大呼過癮,但他們可能只關注到了超強的卡司陣容和劇情,筆者卻看到了里面的醫學知識!
(含!劇!透!)
美隊飾演的Ransom為了繼承外祖父Harlan的家產,用計陷害了Harlan的家庭護士Marta。
Harlan平時有用鎮靜藥的習慣,而且還會注射低劑量的嗎啡作輔助。但這兩種藥的瓶子除了標簽上的文字外,都完全一樣,這也就給了Ransom可乘之機。
他趁機調換了兩種藥品,把嗎啡換到了鎮靜藥的瓶子中,并拿走了急救包中的納洛酮。

晚間,Marta像往常一樣為Harlan注射了鎮靜藥,但注射后才發現這個瓶子上寫著嗎啡!而且急救包中也找不到可以救命的納洛酮。

驚慌失措的Marta立即拿起電話要撥打911,但Harlan制止了她,因為他們所在的別墅十分偏僻,即使救護車用最快的速度也要15分鐘才能抵達。
而沒有納洛酮的Harlan也許不到10分鐘就會斃命,這意味著即使救護車趕到,得救的希望也很渺茫,而且Marta還會替真正的兇手“背黑鍋”。
也許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一層,Harlan才決定以自殺的方式保全盡心照顧自己的Marta。
但細心的讀者應該會發現,Marta其實陰差陽錯注射了正確的藥物,而Harlan本不必“死”。
一出遺產爭奪懸疑大戲就此拉開帷幕!
那么像Harlan這種靜脈注射嗎啡過量的情況,用納洛酮急救是正確的嗎?
當然是正確的!
嗎啡中毒表現為昏迷,瞳孔縮小(嚴重缺氧時則瞳孔散大),呼吸高度抑制,血壓降低甚至休克。呼吸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口服或吸入中毒者,應立即用1∶ 2000高錳酸鉀液洗胃,或是催吐。但如果是像影片中通過靜脈注射的情況,應該立即注射納洛酮。
納洛酮為阿片受體拮抗劑,口服無效,靜脈注射給藥起效最快。納洛酮可以解除阿片類藥物過量中毒和術后持續的呼吸抑制,還可對吸毒者進行鑒別診斷。
故事中因為沒有找到納洛酮而出現了悲劇,回到現實我們應該思考,如果真的用錯了藥、用過量藥或者因為用藥導致的不良,該怎么辦?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的介紹。
青霉素過敏
青霉素屬于β-內酰胺族抗生素,其療效顯著,臨床應用廣泛。但青霉素易導致藥物不良反應,有1%-10%的人對青霉素過敏,嚴重的會發生過敏性休克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青霉素過敏可表現為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皮膚瘙癢、過敏性鼻炎、哮喘、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等,其中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
對于過敏性休克的病人,應立即停藥,報告醫生,就地搶救。協助患者頭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誤吸引起窒息。之后立即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0.5-1ml,持續給予氧氣吸入,保持呼吸道通暢,隨后可注射地塞米松進行抗過敏治療。
一些青霉素過敏發生在做皮試期間,所以在給患者做皮試的時候,應該同時攜帶急救藥品0.1%鹽酸腎上腺素。
地西泮中毒
地西泮(安定)、氟西泮、氯氮卓、奧沙西泮和三唑侖同屬于苯二氮卓類藥物,具有抗焦慮、鎮靜催眠、抗驚厥、抗癲癇、中樞性肌肉松弛等作用。
藥物的正常用量對身體是有益的,一旦過量會對生命造成威脅。當病人重度中毒時,會出現重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各種反射也隨之消失,瞳孔散大,呼吸淺慢而不規則,心血管系統抑制可出現四肢冰冷,脈細速,血壓下降等。
對于苯二氮卓類藥物使用過量的患者,可以通過靜脈注射氟馬西尼進行急救,它是苯二氮卓類鎮靜藥物的特異性拮抗藥,可以競爭性抑制氮卓類藥物對GABA受體的作用。
洋地黃中毒
常用的洋地黃藥物為地高辛、洋地黃毒苷、毛花苷、毒毛花苷等。
洋地黃可以治療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室上速、房顫者為最佳。它有三大作用機制:加強心肌收縮能力,反射性興奮迷走神經,延遲房室傳導。
但由于洋地黃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接近,尤其是對于存在心肌缺血、缺氧的患者,易造成洋地黃中毒。
中毒的表現分為胃腸道反應(納差、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心律失常(服用洋地黃過程中,心率突然顯著減慢或加速,由規則轉為不規則,是診斷洋地黃中毒的重要依據)、神經系統表現(頭痛、失眠、憂郁、眩暈)以及視覺改變(黃視、綠視以及復視)。
苯妥英納可用于洋地黃藥物解毒,它能夠競爭性爭奪Na-K-ATP酶,從而達到解毒的效果。
有機磷中毒
有機磷農藥是我國使用廣泛、用量最大的殺蟲劑。它有三種中毒途徑:經口、皮膚及粘膜、呼吸道。
有機磷中毒有三種典型癥狀:毒蕈堿樣癥狀(副交感神經末梢興奮所致的平滑肌痙攣和腺體分泌增加),煙堿樣癥狀(全身橫紋肌發生肌纖維顫動、全身肌肉強制性痙攣)及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頭暈、疲乏、共濟失調、煩躁不安、譫妄、昏迷等)。
阿托品是有機磷中毒的重要解毒藥品,發生中毒后,應立即靜脈注射,給藥原則為:及時、足量、重復給藥。
本文首發:基層衛生健康
本文作者:沈紫薇
責任編輯:田棟梁
版權聲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原標題:《一支嗎啡帶來的遺產爭奪戰,電影《利刃出鞘》的醫學背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