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域外|促進住房建設運動給繁榮的舊金山帶來分化
在舊金山某住房的開放日活動上,數學教師索尼婭·特勞斯(Sonja Trauss)看到出席人數達到了20人,她意識到了這座城市的住房情況真相,簡單來說就是房子不夠。
這一發現使36歲的特勞斯想要發起一項新的運動,叫做“是的,在我的后院”(即Yes In My Backyard,YIMBY),以抵抗來自“不要在我的后院”運動的影響,(即Not In My Backyard,NIMBY,又稱鄰避效應),擁護NIMBY的房屋擁有者反對將新的住房建造在他們的社區。
YIMBY宣稱其反映的是年輕一代市民的呼聲,他們的觀點是,只有增加住房供應量,達到供需平衡,才能解決房價上漲問題。而特勞斯也參加了2018年11月的舊金山市議會選舉,以便推動項目的發展。
特勞斯在項目辦公室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解決方案不涉及新造房屋,那就不會起作用。”該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都有分支,并且獲得了不少加州立法團體官員的支持。
隨著舊金山新任市長的當選,這一為呼吁更多建設項目提供了平臺的運動備受矚目,并因一場有關誰可以住在灣區的討論而成為輿論焦點。
80萬人口的舊金山市過去以多元化著稱,曾被稱為“灣區(舊金山灣區,指美國西海岸加州北部的大都會區)巴格達(指移民較多)”,而根據美國人口普查數據,該市正逐漸變得更偏向白人和富人,中位人均收入已超過10萬美元。
據一家名為PolicyLink的社會調查機構估計,2040年舊金山或將成為該多種族區域白人最多的城市。
有些人質疑是灣區繁榮的經濟導致了房價對于除高薪科技從業者外都高得離譜的結果。
據房產中介商Paragon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房價中位數已猛漲至166.5萬美元(約合1170萬元人民幣),相較于前年的漲幅接近25%。
舊金山的房產市場最近被一家英國的新興地產企業Nested評價為全球最貴,租金達到每平方米42.81英鎊(57.17美元,約合401元人民幣)。
然而YIMBY的主張在一些資深保障住房支持者中引發了不滿。
他們認為全面建設政策使得那些堅持反對在富裕郊區建造低收入住房和反對在少數群體社區建造豪宅的觀點都被蔑視了,而這種態度是短視的和容易引起分化的。
租金趨穩
YIMBY曾支持在教會區新建一座多層住宅,該區傳統上是工人階級為主的拉丁裔社區,但由于受到高薪科技從業者的喜愛,使得當地房價不斷攀升。
這就使得YIMBY運動推動者與拉丁裔活動人士產生了嫌隙,因為對方擔憂新公寓大部分會以市場價出租,而這將加快該地區從現在以傳統小吃攤、理發店和折扣店為主的樣貌向高端自行車商鋪和小酒館轉型。
YIMBY運動還致力于解決法律中那些妨礙新建設的諸多條款——例如綠化良好的郊區對最小地皮規模的要求、冗長的環保審查流程,這些都給城市住宅項目增加了時間和費用成本。
YIMBY表示這些舉措是行之有效的,最近幾年已有接近10,000套左右的住宅項目上線,并且在2017年1月房租水平終于趨于平穩。
然而對于保障住房支持者彼得·科恩(Peter Cohen)而言,完成保障住房的建造目標才是關鍵所在。
科恩指出,據舊金山城市數據顯示,僅62%的低收入房屋和30%的中等收入房屋按需完成,與此相比,市場水平的房屋完成率為213%。
保障住房支持者Peter Cohen在舊金山傳教區,2018年5月7日。湯森路透基金會Gregory Scruggs
低層住宅飛地
雖然舊金山的YIMBY運動正和擔憂被取代的少數裔人群有所沖突,但他們最大的目標其實是在西岸以白人為主的地區建造低層住宅飛地。
舊金山社區聯盟主席喬治·伍鼎(George Wooding)承認,他確實為不輕易允許在這些地區建造大型住宅做了些工作,對于被批評為“礙事者”他非常不滿。
他還表示支持為貧困的工人階級和中產階級家庭新建住房,但反對建造豪宅,但這確是市場所傾向的。
伍鼎還表示,“他們拿著錘子沖進來,給社區的每個人貼上標簽,用同一把刷子把每個人刷一遍。”伍鼎在該區域擁有一套三居室。
對于特勞斯而言,這一既支持又反對的立場使得她領悟到了另一個結論。
“和墮胎或是死刑這些人們要么支持要么反對的事不同,”她說道。“對于造房子這件事而言,所有人都有點搖擺不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