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鹽城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的定位和優勢是什么?江蘇鹽城市長詳解

12月6日,江蘇省鹽城市市長曹路寶《我們都是長三角人——對話長三角市長》大型全媒體直播節目,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暢談了長三角一體化鹽城的進行時和將來時。
曹路寶表示,總計3萬字的《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綱要》,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未來全景清晰地勾勒了出來,提振了鹽城的狀態和信心,也明確了鹽城努力的方向,但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和壓力。
“我們知道了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有了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但同時,《綱要》提出到2025年,中心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70%,鐵路網密度要達到507公里/萬平方公里等要求,都將帶動一系列的投資和建設,“我們的各項工作都要放到長三角中心區城市中去定位,身上肩負的擔子更重了,工作的要求更高了。”曹路寶說。
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心區的27個城市中,鹽城是江蘇蘇北唯一一個被納入的城市。曹路寶認為,鹽城有它的特色和優勢,有明確的角色承擔,即生態旅游目的地、先進制造業集聚地、優質農產品輸出地、城鄉一體發展示范地。
鹽城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定位和特點
論地理位置,鹽城在長三角中心區27座城市中是最北的,與龍頭上海也隔著相對較遠的距離。論綜合實力,鹽城也不比蘇州、杭州、南京等城市。那么,鹽城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定位和優勢在哪?

曹路寶表示,上海對外的輻射主要是四個方向,分別是西北滬寧,西南滬杭,南向滬甬,北向滬鹽,呈反K字型,而鹽城處于沿海發展北向軸線上,向北連接連云港、青島,向南接上海,貫通寧波、福建,是沿海發展軸線的北向中心位置。
他認為,從發展現狀看,長三角一體化對于長江以北的城市來說,沒有像江南地區那樣相互之間有著緊密聯系,主要原因是交通障礙。但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鹽城和上海等長江以南城市的經濟聯系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相對于較早和上海對接的其他城市,我們的發展空間更大、更有潛力,是新優勢。”曹路寶說。
據悉,鹽城正在加快推進高鐵網絡建設,通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青島等方向的5條高鐵和1個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同步開展。鹽(城)(南)通高鐵目前正在開展路基橋梁施工,計劃于2020年建成通車,建成后鹽城將真正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
交通之外,曹路寶認為鹽城還具有區別于其他城市很鮮明的個性特點。

一是生態好。擁有江蘇最長海岸線的鹽城,有海洋、濕地、森林三大生態系統,東部是黃海濕地,西部是湖蕩濕地,有長三角最大的綠肺、最好的空氣、最多的珍稀鳥類,建有珍禽、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久前,黃海濕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更是讓鹽城的綠色“家底”變成了世界的生態“焦點”。

二是空間大。鹽城陸地面積1.7萬平方公里,接近三個上海的面積,是蘇錫常土地面積的總和,擁有長三角地區最大、最具潛力的后備土地資源。因此而具有容納百億級甚至千億級的重特大產業項目的空間條件。梅鋼將要搬遷鹽城濱海就是最好的證明。
三是農業強。鹽城是農業大市,以占全國的0.64%的耕地面積產出了全國1.2%的糧食、1%的肉類、3%的蛋類、2.1%的蔬菜和1.9%的水產品,是全國重要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鹽城在長三角一體化中能做什么?
長三角一體化中,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使命,每座城市也在找尋自己的角色。
基于上述特性和優勢,曹路寶表示,鹽城可以定位為長三角城市群里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先進制造業集聚地、優質農產品輸出地、城鄉一體發展示范地。
所謂生態旅游目的地,曹路寶說,就是發揮鹽城獨特的生態優勢,做好“生態+旅游”文章,加強康養服務設施建設,建設長三角最獨特的生態旅游康養基地,讓更多的朋友在鹽城能夠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到慢生活的愜意。
黃海濕地申遺成功,無疑為鹽城的旅游產業輸出了一塊國際認可的“金字招牌”。
曹路寶表示,鹽城接下來將在旅游發展方面有很多新動作。如建設一號海堤公路,布局鄉村旅游公路,挖掘九龍口國家濕地公園的文旅內涵。
《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綱要》提出鹽城要建設協同創新產業體系。曹路寶表示,鹽城作為一座新興工業城市,將充分發揮空間優勢,大力推進產業強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長三角北翼的先進制造業高地。
曹路寶在節目中談到東風悅達起亞、梅鋼、東山精密三個項目。
說到東風悅達起亞,曹路寶說,提到鹽城就會想到汽車。由于東風悅達起亞的項目發展,鹽城已經建成江蘇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此次《長三角規劃綱要》同時把汽車作為加強產業合作的兩大領域,提出建設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級制造業集群,可以說是對鹽城重大利好。
鹽城目前已經確立了新能源汽車的方向,力圖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高地。
而梅鋼和東山精密兩個項目,可以說是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合作的典范。在南京關閉的梅山鋼鐵公司,轉而要在鹽城濱海港工業園區規劃建設2000萬噸級的綠色精品鋼生產基地,建設世界級的“未來鋼廠”,打造全球鋼鐵產業綠色發展標桿。
此舉既改善南京的沿江環境,為南京騰出開發空間,又使鹽城大面積鹽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并有望形成以鋼鐵和黑色金屬作為原材料的制造業產業集群,帶動鹽城北部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一輪的突飛猛進,使長期發展相對滯后的濱(海)阜(寧)響(水)后來居上,形成北部隆起的良好局面,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曹路寶說,今年2月份寶武集團就成立了工作班子,6月底成立了項目公司,9月份寶武集團和江蘇省政府領導再次見面的時候已經形成了具體計劃,明年上半年項目正式開工。
而東山精密把總部從蘇州遷到鹽城,目前它所在的鹽城國家級高新區,已經布局了智能終端產業園,正在打造華東地區最具規模的智能終端產業基地。曹路寶還透露,最近有一大批上海和南京的企業希望到鹽城建設終端人才的工作基地。
不過,融入一體化,光靠獨特的成本優勢、人口優勢、市場優勢和發展空間還不夠,“我們更多考慮在營商環境、管理理念、發展思路等方面,能夠更好地與以上海為代表的先進地區同步,然后在共同的大市場當中,找到我們的機會。”曹路寶說。
而在建設農業強市上,曹路寶表示,鹽城已提出了第六產業的概念。農業+二產+三產要疊加起來,要形成乘法效應。內涵是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舉措是推動農業向食品加工業邁進,路徑是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目標是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城鄉一體發展上,曹路寶則介紹了交通和醫療等方面的建設。
“三人行必有我師。長三角每一個城市都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曹路寶說,杭州的“不見面審批”改革經驗和電子商務發展經驗,蘇州在園區建設、對外開放方面的成功路徑,南京在保護歷史文化名城、高水平推進科技創新的有效做法,南通發揮區位優勢在上海大力度招商引資的有益探索,揚州在打造宜居人居環境方面的生態情懷等,都給鹽城的發展提供了很多借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