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俄東線管道投產東北率先受益,仍面臨進口俄氣市場開發挑戰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北段(黑龍江黑河―吉林長嶺)12月2日投產通氣,東北地區成為最先受益者,各界對其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寄予厚望。據記者觀察,想要把更多俄氣在東北“用好”,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需要更多的投資拉動和實體項目支撐,對當下經濟活力相對不夠充沛的東北地區,機遇與挑戰并存。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國境內段起自黑龍江省,途經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最后到達上海市,管道全長5000余公里,輻射東北、環渤海和長三角等區域4億多人口。
按照東北幾省份發布的“十三五”能源規劃,遼寧省計劃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50億立方米以上, 在全省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8%;吉林省計劃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50億立方米, 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6%;黑龍江省計劃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90億立方米,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8%,三省合計天然氣消費總量為290億立方米。與2018年的146億立方米比較,增幅一倍左右。
中俄東線管道投產運行,使東北省份具備了實現上述目標的資源基礎條件。但也有分析認為,雖然目前還沒有出籠2019年度報告,但據觀察和了解,東北三省在擴大天然氣應用方面尚未達到預期的成效,實現用量翻番目標的時間或將向后推移。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與北京世創能源咨詢有限公司不久前合作發布的一篇研究報告也認為,根據地區天然氣市場發展現狀, 東北地區按期實現“十三五”能源規劃目標的可能性較小。
相關分析認為,以往東北地區天然氣資源供應單一,政策驅動力度不足,導致氣化程度偏低。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和中段投產后, 將刺激和拉動東北地區天然氣市場需求大幅度增長,迎來一個新的快速增長期,預計在未來幾年達到280億立方米。據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在黑龍江省境內將設置13個“下載端口”,黑龍江省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總長度3000公里的省內天然氣管網。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后,將成為東北地區的主供氣源。但在俄氣資源開發利用上,東北地區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需要大量投資和時間來修建基礎設施,包括建設中低壓天然氣分配網、地下儲氣庫,調整和改造能應用天然氣的設備等。對于經濟活力相對不夠充沛、GDP增速較落后的東北幾個省份,投資渠道和如何得到用戶積極響應都是現實的難題。
在消化天然氣能力較強的發電、化工等領域,目前尚未獲悉與俄氣有關的“重量級”項目在東北落地。隨著中段和南段項目加速建設,管道的輻射區域將不斷向環渤海地區和長三角地區擴大,留給東北的緩沖時間并不多。而如果管輸俄氣以供應平穩和價格優勢“南下”被市場接納,東北雖有近水樓臺優勢,也可能在市場交易中陷入被動。
氣候因素導致天然氣消費量季節性不均衡,其嚴重程度遠超過環渤海和長三角地區,冬季供暖消費量大,夏季將面臨資源過剩。從供應看,管輸俄氣將是平穩的,并不受季節影響;從市場角度看,進口俄氣的國內經營方顯然更希望找到穩定的買方。由此,東北地區在加快市場開發步伐的同時,急需解決季節均衡問題。被提及的解決方案中,包括修建儲氣設施、建設夏季項目作為富余資源流向、利用大慶油田枯竭采掘區進行存儲等。
東北地區政府高度關注和重視俄氣的落地應用。黑龍江省省長王文濤、吉林省省長景俊海出席了2日下午在黑龍江省黑河市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國段首站舉行的管道投產開通儀式。俄氣如約到來,勢必帶動東北各省份加快“氣化東北”的步伐。
(原標題 進口俄氣待市場開發 東北機遇與挑戰并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