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拿下西部航空,緊追成都,重慶的國際航空樞紐夢還有多遠
原創: 西部菌 西部城事

上個月初,《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出爐,其中因為透露了第二機場的消息,而備受關注(詳情見定了!重慶第二機場)。

12月2日,海航集團與渝富集團在重慶簽署《關于西部航空戰略重組協議書》,對西部航空進行股權重組。
根據協議,股權調整后,渝富集團或其指定企業合計持股比例不低于70%,成為西部航空第一大股東,重慶市國資委成為西部航空的實際控制人,生產經營由海航專業航空運營團隊負責。
在此之前,重慶有重慶航空與西部航空兩家航企總部,但考慮到重慶方面都非最大股東,此次西部航空股權重組后,其實才意味著重慶有了真正意義上由自己控股的第一家航空公司。
此番操作,毫無疑問是重慶在打造國際航空樞紐上的進擊。甚至,將有望改寫整個成渝城市群的航空發展格局。
01
西部航空成立于2006年,是海南航空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主運營基地便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二運營基地,還有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
在注冊之初,西部航空也是準備大干一場的。
2011年,海航集團對西部航空進行第一次重組,引入重慶渝富集團共同成立重慶西部航空控股有限公司,并以現金形式對西部航空進行增資擴股。
據財新網報道:
根據當時的協議,增資后的西部航空將在2015年擁有40架飛機,并拓展重慶至港澳臺、東南亞、日韓等地區的國際航線以及高原中轉航線。
同時,西部航空將開展全貨機貨運業務,致力于建設“以貨運航班為主、客機腹艙為輔,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空貨運網絡”。
此外,西部航空控股還將于2012年底前投資成立公務機公司,并規劃建設公務機候機樓、機庫等基礎保障設施。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西部航空此后放棄了全貨機貨運業務,轉而轉型成為一家地方性低成本航空公司。
財務信息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西部航空共有35架飛機,全國市場占有率僅有2%左右。
這個規模,與重慶航空的27架空客飛機比起來,略大。但總體而言,依然是一家小型的廉價航空公司。
02
西部航空的現狀,基本可以說是重慶目前基地航空企業的一個縮影。
在基地航空企業數量上,重慶其實并不少。比如,重慶航空(南航馬甲)、西部航空、華夏航空、廈門航空、山東航空、四川航空等。
但主要是以廉價航空公司為主,不僅缺乏自己控股的航企,三大航空公司中,也只有國航與南航屬于基地航司。

不過,正因為小型航企多,江北機場的支線航線也比較多,所以在游客吞吐量低于成都雙流機場的情況下,國內航線數量實際還略多于雙流機場。
可以進行對比的是,在基地航司方面,雙流機場除了聚齊國航、東航、南航(川航)三大巨頭,還有四川航空、成都航空兩家本地控股企業。相對來說,航空發展上的主動權更大。
當然,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重慶在1997年才恢復直轄,此前作為普通地級市,在培育基地航空企業上,自然不占優勢。
加上近幾年眾所周知的原因,重慶航空基地企業的培育,也難免受到影響。
03
上述背景下,此次利用海航因債務問題處置航空資產的機會(海航此前還減持了烏魯木齊航空、北部灣航空等),重慶晉升為西部航空第一大股東,獲得控股權利,實際也就是在建立對基地航企的主導權,亦可看作是為打造國際航空樞紐作鋪墊。
畢竟,任何城市的航空樞紐要真正做大做強,都離不開代表性基地航司的支持。北京有國航,廣州有南航,上海有東航,都是非常現實的案例。


作為航空第四城的成都,也擁有川航這家全國前十、中西部地區第一的基地航司。重慶要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必然也需要有拿得出手的代表性航司。
當然,就目前來看,要把西部航空打造為重慶基地航司的代表企業,仍僅是開始。
如論飛機和航線數量,西部航空不僅無法與川航相提并論,也低于成都航空,還遠無法匹配航空樞紐的需要。
另外,西部航空目前也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據財報信息,其負債總額達74.0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27億元,而其貨幣資金僅有8.97億元。
當然,作為重慶實際控股的第一家航企,西部航空的后續發展,還是值得期待。
比如:
海航集團表示,此次重組,將解決西部航空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全面化解西部航空流動性風險。
同時助力西部航空擴大經營規模,借助重慶本地資源以及海航運營管理經驗,力爭在重組完成后五年內,將西部航空打造為國際、國內航線達到200條的基地航空公司。
重慶渝富集團表示,將與海航集團保持密切合作,結合重慶本地資源以及海航在航空方面的管理優勢,擴大西部航空經營規模。
可以預期,成功控股后,重慶將重點助力西部航空做大做強,甚至不排除未來采取合并方式來尋求快速擴張。
所以,此次股權重組,對重慶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和西部航空自身發展來說,都應該是雙贏。
04
當然,這次西部航空股權重組,對海航而言,也意味著其在重慶航空版圖的再次收縮。
前面說過,西部航空在注冊之初,就是要主打貨運業務,但后因外部壓力只能轉型為一家地方性的廉價航空公司。
不過海航并沒有就此完全放棄在重慶的貨運航空夢。

并且榮昌區方面明確表示:海航現代物流公司入駐后將作為基地公司,加快推進貨運機場申報建設進程。
但是,就在今年10月,榮昌區又與中鐵建重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鐵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在榮昌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央企公司,助力貨運機場建設,加快建設國際綜合物流園區。

05
不過,海航的收縮,對整個成渝城市群來說,卻是航空樞紐建設上的進擊。
到2021年天府國際機場通航,整個成渝城市群將有三大4F機場,數量上直追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

從長遠看,這背后必然需要更多有實力的基地航司的支撐,與此同時,這也是本地航司的發展機會。
按照初期預想,西部航空在5年內將打造為“國際、國內航線達到200條的基地航空公司”。
不要小看這個目標,這個規模基本上相當于現在的川航,如果能夠實現,將是整個成渝航空實力的加碼,對于重慶開辟第二機場建設,也是一種底氣支撐。
當然,從未來十年的情況來看,因為有成都第二機場的加持,川航作為中西部第一航企的地位還將難以撼動。
由此也說明,及早打造自己的有影響力的基地航司,對于航空樞紐建設的重要性。
在這方面,成渝兩地完全可以建立新的競合關系,在成渝城市群融合發展的角度,共同提升城市群航空的整體影響力。
end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