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罕見不孕癥患者成功生子,上海專家攻破“不可治愈”的不孕
匡延平 蘆雪峰 上海助孕

目前LHCGR基因突變女性病例報道國際上僅有13例(包括本研究報道的3例),除我們的報道以外均無一例獲得成功妊娠的報道。該疾病被國際同行認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
LHCGR基因突變的患者常表現為月經紊亂、卵巢多發囊腫、經常因反復發生的卵巢囊腫進行卵巢囊腫剝除手術,導致卵巢功能損傷,部分患者因反復手術導致卵巢功能嚴重損傷。該病的另外一個重要臨床表現為按常規IVF-ET治療無法獲得卵子,被認為是“空卵泡綜合癥”。

正常婦女維持雌激素合成及排卵必須依賴于LHCGR基因表達的LHCGR受體的正常功能,所以LHCGR在卵泡發育、雌激素合成及排卵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一研究在國際范圍第一次提出了LHCGR基因突變不孕癥患者在LHCGR這一受體失活的狀態下仍可以通過增加配體的劑量延長誘發排卵時間成功獲得成熟卵子,為LHCGR突變的患者的治療提出了一項新的行之有效的IVF-ET治療策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輔助生殖科在不孕癥的臨床治療積攢了豐富的經驗,近年來有多項原創性的發明及研究成果,為提高輔助生殖的治療效率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在匡延平教授的帶領下發現了黃體期促排卵,并研究出高孕激素促排卵技術(PPOS),被認為是控制性促排卵里程碑式的進展;發明了二次刺激促排卵技術,被國際同行命名為“上海方法”(Shanghai Protocol);先后改進多種試管嬰兒促排卵方法,對不孕癥患者實施促排卵方案的個體化應用。
此外,匡延平教授還和復旦大學王磊教授合作先后發現了導致卵子成熟障礙的致病基因Tubb8、導致卵子受精障礙的致病基因WEE2, 導致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pannexin 1等等。這些研究對于罕見性不孕癥的診斷及治療提供了準確的分子診斷指標推動了不孕癥的精準治療。
原標題:《國際首次!上海九院匡延平團隊攻破這種“不可治愈”的不孕:罕見不孕癥患者成功誕下健康嬰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