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媒: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由點到面推開一年,還有哪些短板?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2018年,以處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改造廁所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各地全面展開,進展順利,效果初顯。目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得如何?還存在哪些短板?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自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各地全面展開以來,截至去年底,全國80%以上的行政村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有11個省份通過了整省驗收;近30%的農戶生活污水得到處理,污水亂排亂放現象明顯減少;全國農村改廁率超過一半,其中六成以上改成了無害化衛生廁所。
因地制宜形成良好態勢
“公廁標志很醒目,也很干凈,沒有臭味。”在江西省定南縣老城鎮黃砂口村,一位游客稱贊這里的村級公廁修建得很人性化。
如廁看似小事,但卻是一件事關人們生活幸福與否的“關鍵”之事。近年來,定南縣聚焦推進“廁所革命”突出問題,立足精準扶貧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多方整合資金、優化公廁布局、加強宣傳引導等舉措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目前,共完成新建和改造鄉村公廁71座、農戶改廁3553戶。
我國幅員遼闊,各省市縣農村情況不一,氣候條件、地形地貌、經濟水平、風俗文化等千差萬別,“廁所革命”的目標和技術也不盡相同。對于甘肅省民勤縣大灘鎮大西村村民李世忠來說,如今,冬天不用蹲在冰天雪地里上廁所實在是太幸福了。
民勤縣作為我國西部地區進行“廁所革命”的代表,針對當地特殊的氣候環境,提出“群眾自愿、政府引導、以獎代補、統一驗收”的農村改廁思路?!按謇飵臀覀円M了好幾種衛浴產品,讓大家自己選?!崩钍乐艺f:“從2018年的冬天開始,我們徹底告別了院外敞開式旱廁,改成溫暖的室內水沖式廁所?!?/p>
小廁所、大民生,農村“廁所革命”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革命”的重要內容。在日前舉辦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峰論壇暨農村廁所革命技術論壇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說,近年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努力,緊緊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協同各地真抓實干,廣大農民積極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形成了由點到面推開的良好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各地區新開工建設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5萬多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9萬多處、農村戶廁改造1000多萬戶,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
扎實推進處理好多方關系
2018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明確到2020年,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覆蓋,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中西部有較好基礎、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力爭實現90%左右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
“這些都是硬指標,必須不折不扣地按時完成。”余欣榮說,當前,農民比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低,不僅僅體現在收入差距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生活環境差距上,部分農村還存在著“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茅坑蚊蠅飛”“屋內現代化、屋外臟亂差”狀況。
如何有力有序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余欣榮說,首先,要處理好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遵循鄉村建設規律,著眼長遠,謀定而后動,聚焦階段性目標、找準突破口,積小勝為大勝。
其次,處理好統籌謀劃與因地制宜的關系。我國農村千差萬別,村與村、戶與戶之間情況不一樣,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考慮農村的差異性,因地制宜確定村莊整治類型,分類確定整治任務,選擇簡單實用、成本適中、農民群眾接受的改廁、垃圾污水治理模式,經過試點示范、科學論證后再全面推開。
同時,要處理好建設與管護的關系。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要三分建、七分管,要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把建立運行管護機制作為前置要求,在規劃設計階段就要充分考慮運行管護問題,保證基礎設施“建一個、運行一個、見效一個”。
此外,還要處理好政府引導和農民主體的關系。農民群眾不僅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建設者。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要強化政府引導作用,把單靠一家一戶、一村一鎮解決不了、解決不好的問題處理好,更要調動農民主體作用,在方案論證、施工建設、運行維護等環節充分聽取村民意見,讓創造優美生活環境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
補齊短板合力上新臺階
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全社會對促進、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不斷增強,基層干部、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然而,對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要求和農民群眾期盼,還存在不小差距。
比如,有的地方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工作進展不平衡、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夠、要素保障不足、長效機制不健全、科技支撐不夠等問題。在農村“廁所革命”方面,缺乏適用于干旱、寒冷等特殊地區的技術產品;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面,也缺乏適合農村地區、建設使用成本較低、維護簡便的設施設備。
余欣榮表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復雜性、系統性、技術性很強,一方面,各地各單位要圍繞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技術短板,主動開展關鍵技術、工藝和裝備研發,加強產學研推對接合作,開展相關試點示范,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另一方面,歡迎各類企業通過PPP等市場化運行模式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目前,有的地方采取城鄉統籌、整縣打包、建運一體等多種方式,吸引企業等第三方參與垃圾污水治理,運行效果很好。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的大課題、大文章。說到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就是改變農民沿襲千百年的生活習慣。因此,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同時,各地群眾要共同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實事干起,一點一滴去推動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習慣。
(原題為《2018年以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正由點到面推開 把鄉村建成承載鄉愁的美好家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