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5歲的卵子和50歲的卵子,有啥不同?
劉鳳玲 醫學界
勸你不要高齡生娃,我是有證據的!
開放二胎以來,小編身邊的姐姐嫂嫂紛紛加入高齡產婦的隊列。
不少娛樂圈明星也發出了高齡二胎喜訊,比如章子怡。


即使你爸爸長這樣

你媽媽長這樣

你也有可能長這樣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這個答案可能你們在處于“智商巔峰”的那幾年就知道了——低齡和高齡女性的卵子更容易發生染色體異常。

但我知道肯定有人忘了,所以一起來復習一下。
哎哎哎,先別急著閃人,這其實不是什么枯燥的理論,里面還有許多很有意思的事情呢~
男女性的天生差異,除了性征,還體現在生殖細胞的形成上:男性在進入青春期前是不會形成精子的,但是女性出生時,卵巢中就攜帶著這一生所有的卵子,而這些卵子直到女性迎來初潮后才開始發育成熟。
那么不同年齡的卵子有區別嗎?
當然有,不然我說那么多?
近日,丹麥大哥本哈根大學細胞與分子醫學系研究負責人兼教授Eva Hoffmann帶領研究團隊,對9-43歲女性的3000多個卵子進行檢查,發現:低齡女性(20歲以下)和高齡女性(35歲以上)卵子內的染色體更容易發生異常,這種異常會導致基因組失衡和流產。

紅線代表卵子
這種染色體異常又是什么導致的呢?
卵子處于休眠狀態時,體內的一種分子膠會將染色體粘在一起。當卵子成熟,染色體便會分裂。
因為小女孩的卵子本身就未發育完全,所以年紀較小的女孩的卵子更容易發生染色體異常分裂,進而導致流產或產下具有先天性疾病的嬰兒。
智障少女遭性侵
這段時間還發生了一起“12歲智障少女遭性侵致懷孕2次”,這個年齡的孩子若懷上孩子基本是要進行人工流產的。
流產一次,即使對成年女性來說都傷害巨大,更別說這個小女孩還懷孕兩次。整個事件可以說是細思極恐,令人氣憤。

這樣的情況會一直持續到20多歲,但之后也有可能出現其他的染色體異常情況。
女性年齡越大,分子膠越容易過早分離,也就同樣會出現未成熟卵子染色體異常分裂情況。
這也就是為啥高齡產婦產下具有先天性疾病嬰兒的幾率也比較高的原因。
但是,人類的身體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機制呢?
我們的近親黑猩猩可就完全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科學家也不知道為啥人類的生育率會在一定的年齡范圍內上升、達到高峰或下降。
Eva教授認為,這可能時由于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兩種自我保護機制:一種針對低齡少女,另一種針對高齡女性。
其中一種機制可以保護年幼女性,直到身體發育后才可懷孕。
此時女性體內更寬的盆骨可以降低生育風險,也就能夠更好地生育孩子。
不過這“保護機制”在小編看來似乎也不怎么靠譜,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名12歲小女孩,在這個年齡段生育的話,風險可并不小。
另一種機制叫做“祖母假說”。
祖母假說是指:人類壽命比成年類人猿更長的原因在于,絕經后的女性可以將精力轉移到養育孫輩上,以提高后代的適應性,促進了基因的優化。(太好了,我跟猴子是有區別的!)
祖母假說
1997年,這個假說由美國猶他大學人類學家克里斯坦·豪克斯、詹姆斯康奈爾(James O’Connell)、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家尼古拉斯布魯頓瓊斯(Nicholas Blurton Jones)正式提出。
那時,他們在坦桑尼亞生活了一段時間,觀察道:哈扎人中的老年女性,絕經期后整天收集食物喂養孫輩。
然而除了人類,其他哺乳動物在斷奶后就開始自己覓食了。
多年后,豪克斯和她的伙伴們該問題進行了研究,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在不對人腦大小作任何假設的情況下,只要存在祖母喂養,原本和黑猩猩壽命一樣長的動物進化不到6萬年,就會擁有和人差不多長的壽命。
此外,從成年期開始,計算機模擬的生物像猩猩一樣活了25年。
然而經過24000年到60000年祖母照顧孫輩的進化,達到成年期的生物又活了49年。
“祖母假說”認為,在古代,能夠成為祖母的女性已算是足夠長壽,而因絕經期無法生育的女性就會開始幫助后代喂養斷奶的孫輩,這樣她們的女兒或者兒媳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生孩子,于是她們的基因(包括長壽基因和影響絕經期時間的基因)也會傳給更多的后代,而這些后代也有較大幾率存活并長壽。

這也就是為什么母猩猩很少活過生育年齡(通常是30歲-40歲),而人類女性通常生育年齡后還活了數十年的原因。
按照這個邏輯來看,你的祖輩們可以說是為了你的壽命而“放棄”了生育能力。

Eva指出,新的研究結果可用于提高長期不育癥的治療,增加人們有關生育和流產的認識。
小編賣個雞湯
雖然流產這件事多多少少還是會令人詛喪,但如果我們能正確意識到卵子的生理變化機制,也許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一件事:
有時候流產,其實是一種自然選擇,這并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么,只是你的寶寶暫時還沒做好準備與你相遇。
參考資料:
[1]Gruhn Jennifer R,Zielinska Agata P,Shukla Vallari,Blanshard Robert,Capalbo Antonio,Cimadomo Danilo,Nikiforov Dmitry,Chan Andrew Chi-Ho,Newnham Louise J,Vogel Ivan,Scarica Catello,Krapchev Marta,Taylor Deborah,Kristensen Stine Gry,Cheng Junping,Ernst Erik,Bj?rn Anne-Mette Bay,Colmorn Lotte Berdiin,Blayney Martyn,Elder Kay,Liss Joanna,Hartshorne Geraldine,Gr?ndahl Marie Louise,Rienzi Laura,Ubaldi Filippo,McCoy Rajiv,Lukaszuk Krzysztof,AndersenClaus Yding,Schuh Melina,Hoffmann Eva. Chromosome errors in human eggs shape natural fertility over reproductive life span.[J]. Science (New York, N.Y.),2019,365(6460).
[2]巴雅爾. 文化起源的老祖母假說[J]. 大科技(科學之迷), 2006, No.(09):28.
本文首發: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本文作者:劉鳳玲
責任編輯:李興鵬
版權聲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原標題:《15歲的卵子和50歲的卵子,有啥不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