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認同和愛國情懷,這名教師獲表彰
他是上海一所高中的副校長,對247名在校新疆學生全身心投入,不僅照顧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更努力培養這些新疆孩子們的文化認同和愛國情懷,幫助他們成長成才。“不是父母勝似父母”——這是很多學生和家長對他的由衷稱贊。
他就是上海市育才中學副校長、新疆部主任李元。在11月26日上午舉行的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他榮獲“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標兵個人”稱號。他在如何將新疆學生培養成才方面的探索和實踐,令人動容。

以課程為載體培養學生文化認同
舉辦內高班是黨中央的一項重要戰略,關系到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國家長治久安。在內地舉辦少數民族學校(班),通過利用內地在師資力量、硬件設備、教學管理經驗等方面的有利條件,為民族地區培養人才,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重要舉措。
上海市育才中學于2013年開始辦內高班,在校新疆學生247人,含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東鄉族、回族等10個民族,以南疆維吾爾族為主。
作為副校長和新疆部主任,李元,負責的就是內高班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如何提高教育實效,將少數民族學生真正培養成才?面對這個問題,李元開始了探索和實踐。
組織開設綜合素養課程,以課程為載體培養學生文化認同,是李元邁出的第一步。
“剛開始上書法課時,有的學生抵觸。我對他們說,將來,內高班的學生將成為國家的棟梁,不學書法、漢字寫不好不行。”李元的這番話,增強了學生們的信心,開始刻苦練習。不到一年,不少作品便入圍靜安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書畫作品展。
嘗到甜頭以后,少數民族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興趣大增,積極投入國畫、剪紙、篆刻、中國鼓、武術和舞龍課程的學習。6個民族40多位學生參與的武術《中華武韻》榮獲上海市民族班(校)歌舞大賽一等獎,6個民族20余位學生參與的舞龍節目榮獲了上海市龍文化全能賽一等獎。其中參與的維吾爾族學生占半數以上。
精心設計德育活動,寓教于樂
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愛國情懷同樣十分重要。為此,李元研讀了大量有關新疆、中亞和中東歷史、宗教、民族等的書籍,給他們上新疆“四史”課。
與此同時,李元還精心設計和開展德育活動,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在東方綠舟的草坪上,新疆班合唱團帶領3000多名參加18歲成人儀式的學生高唱《歌唱祖國》;十九大前夕,他組織學生去一大會址參觀,在電子留言簿上,穆合麗斯阿依寫下“我驕傲我是中國人”;他還帶他們去考察洋山深水港無人碼頭,在拍集體照時,同學們不約而同喊出“厲害了我的國”。
每年,李元都會赴新疆家訪、接送學生,然而學生們有時乘坐的學生專列沒有空調、沒有熱水,條件比較艱苦,全程70多小時的路程,李元既當教師又當醫生,每次他都會事先準備好各類防中暑、防感冒、止腹瀉的藥品。
即使學生們回到家,李元仍放不下自己對他們的關心。于是,他首創了“網絡內高班”,通過QQ群或微信群把學生在假期里組織起來,不僅聯絡感情,關心其生活,還指導他們的假期學習和社會實踐。
六年來,上海市育才中學內高班的辦學取得顯著成效,學生的“五個認同”“四個自信”等思想政治覺悟和意識大大提高。如今,新疆教育廳每年暑期都會邀請李元培訓內派教師和內高班新生,最近四年來已累計培訓教師4350人次、學生2.5萬人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