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丨鐵路推電子客票,別讓好心辦了壞事
電子客票正在迅速鋪開。這本是一項便民措施,但不少網友表示對老年人及不熟悉互聯網和手機操作的群體多有不便。澎湃新聞記者調查顯示,電子客票推行后,自助取票機上的相關操作讓不少旅客犯糊涂,很多人不清楚怎么使用,讓旅客覺得流程復雜耗費時間。
首先需明確的是,電子客票業務與此前大家所熟知的“可以刷身份證直接進出站”是兩個不同概念。動車組車次直接刷身份證乘車業已施行多年,確實給很多旅客帶來便利。這一措施與電子客票的差別就在于,旅客除了可刷身份證,也可憑有效證件取得紙質車票進站乘車,并且以此作為報銷憑證。
新近推行的電子客票業務則直接取消了紙質乘車憑證,只能以身份證作為乘車憑證。媒體報道中,自助取票機上,點擊“互聯網取票”按鈕,顯示為將車次座位信息發送到手機上;點擊“打印報銷憑證”,機器便吐出了我們熟悉的藍色磁質車票,只能當作報銷憑證使用,不能作為乘車憑證,且票面上沒有具體信息;購票機上購票,則只打印熱敏紙材質的購票信息單,既不可以作乘車憑證,也不可以作報銷憑證。
為了“便民”而推行的電子客票業務,遭遇如此之多的“不便民”問題,不知鐵路方面在此前的試點中,是否注意到又是否嘗試解決過?如此一廂情愿地推行某一政策,有種某些父母過度干涉子女卻說“我是為你好”的感覺。
電子客票業務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任何一個政策、措施,在落地過程中都不應該背離初衷。官方口徑中的電子客票諸多優點,如減少排隊、環保省紙等,基本上就是此前“刷身份證進出站”就能實現的。推行新政后,由于宣傳不到位,排隊時間在短期內并不會減少,而多了購票信息單也讓是否環保省紙成為了疑問。
既然此前措施又有優點,還能照顧到需要紙質車票群體,為什么鐵路方面非要把事情搞成現在這樣的復雜局面呢?新政的必要性仍需要進一步解釋。
更何況,推行電子客票目前僅局限高鐵線路和動車組停靠站,也就是說普速列車仍將使用紙質車票載體。這就意味著,很多高速、普速混用的火車站,將施行兩套客票措施,這只會讓出門少的旅客更加得迷糊,更加得不方便。
因此,此次鐵路以推行電子客票業務來提升服務水平的舉措,恐怕還值得商榷。趁著尚未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鐵路方面當下要做的,便是抓緊調研實際政策施行后的便民程度,多聽聽旅客意見,及時修改完善,不要讓好心辦了壞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