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溫縣耄耋老人馬立山創辦“開心園”關愛下一代
“聽過老人講課的老師、家長和學生達數十萬人次,不少‘后進生’和‘問題少年’在他的鼓勵下變得朝氣蓬勃,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11月25日,河南省溫縣祥云鎮工作人員馮桃紅對記者說。

馬立山老人和孩子們在一起。

馬立山老人在“開心園”里自己雕塑的英雄壁浮雕前為學生講解英雄事跡。
“老人變廢為寶,用撿來的廢品裝扮著‘開心園’,這有著鮮花綠草、巨幅浮雕、書畫長廊浸滿濃濃書香,學生們在這里舉行畫展、作文比賽……開心地學習和成長著。”北冷鄉西冷學校教師賈小枝說。

馬立山老人在“開心園”里和孩子們一起開展“小記者”采訪活動。

孩子們在開心園里參觀學習。
這個讓無數人尊敬和感動的老人就是馬立山。

馬立山老人在“開心園”里對孩子們進行人生觀教育。
馬立山1930年出生于溫縣祥云鎮東南王村,1994年,從許昌市衛生防疫站退休后的馬立山應村民邀請畫家譜時,看到當時農村沒有游園、沒有書屋,孩子缺少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就決定在村東頭自家的空院里,為孩子們創建一個寓教于樂的“開心園”。

馬立山老人在“開心園”里自己雕塑的英雄壁浮雕前走過。
“開心園”中,掛著國旗的宣誓臺上,孩子們在這里勾勒理想和未來;爬滿綠植的書畫長廊里,不定期展出孩子們的繪畫作品和優秀作文;水泥浮雕英雄壁,更是激勵著無數學生為中華崛起而學習。“這個版圖,是我用垃圾場撿來的廢舊模板做的,這個雕塑,是我用撿來的塑料做的……‘開心園’里所有的藝術品和裝飾品幾乎都是用廢品做的。”馬立山說。

馬立山老人在雕浮雕。
多年來,馬立山把所有的退休工資都投入到所鐘情的人才建設事業中,他用于創辦“開心園”和舉辦各種展覽、資助貧困生、印刷教育資料以及向災區捐款的總額達10余萬元。他還為周邊村莊的孩子設立了一項“獎學基金”,哪個孩子考上高中或大學,他都會獎勵100元到500元。

馬立山和孩子們在“開心園”里玩“我要上大學”投圈游戲。
退休25年來,馬立山跑遍祥云鎮周邊鄉鎮(街道)的機關、學校和村莊,給干部培訓、為村民上黨課、和教師座談、與家長交流,舉辦各類教育講座?!氨M管現在馬立山老人已年近九旬,他依然像年輕人一樣精力充沛。每次來我們街道講課時,大家都擔心老人年紀大來往不方便要開車去接他,但都被老人拒絕了。老人說,他現在身體還結實,騎三輪電動車來去自如,沒有必要浪費機關人力和車輛。”溫泉街道干部張保琴說。

馬立山老人在“開心園”里為孩子們講課。
如今,已經近90歲高齡的馬立山仍然奔波在關愛下一代的路上。平時是孩子們的上課時間,他就騎著自己的三輪車,定時到祥云鎮、溫泉街道、招賢鄉等鄉鎮(街道)的各個村莊,給基層干部和各村群眾上黨課、講養生;休息日,他裝扮好“開心園”,準備好孩子們需要的筆墨紙硯和各類器材,組織各類寓教于樂的比賽活動,為表現優秀的孩子頒發獎品;晚上,他守著燈光,或是制作課件,或是撰寫教案,或是繪畫、雕塑……一刻也沒有得閑過。

村民在“開心園”參觀。

馬立山老人和孩子們在一起。

馬立山老人在自制相框。

馬立山老人在簡陋的臥室做記錄。

馬立山老人在展示當年汶川地震時的捐款收據。
馬立山說:“只要我活一天,就會多關注下一代人的身心健康一天,就會為國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崔新娟/文 徐宏星/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