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程黙:荷塘里的點與線
荷:從青青清晨,到墨墨向晚,
荷:從婀娜多姿嬌滴萬分的紅粉佳人,相依相隨纏綿蘊藉的綠葉知己,到風雨飄零玉碎香殘的敗葉枯枝,依然是一道令人銷魂蕩魄的風景。




殘荷之美,在李商隱的描繪中,是“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這是一個看到荷葉的榮枯都會有感觸的詩人。

深秋的荷塘已是如詩的殘荷清骨了。滿眸的繁華已殆盡無蹤,殘枝敗葉靜默冰冷湖中,秋水深寒,枯寂無聲,卻仿佛看到一顆潔傲的靈魂在盛開,在躍動,在幽香。

人的身體可以經歷風雨的歷練摧殘,靈魂卻蒙不得半點風塵。“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晚唐的詩歌很有趣,是繁華過了以后,對繁華的追憶,等于生命同時看到荷葉生與荷葉枯,眷戀與舍得兩種情感都有,這其實是擴大了的生命經驗。如果生命只能夠面對春夏,不能夠面對秋冬,那是不成熟的生命。我們應該了解生命的本質與未來的走向,如果在眷戀荷花盛放的時候,拒絕荷花會枯萎這件事情,是不成熟的。


而殘荷,它堅守著一份生命美麗的本質,清美的傲骨,殘缺的韻意,在初冬的湖塘里無意雕琢,卻成了一幅撼人心魄的風景。

對于攝影愛好者而言,荷花更是永恒的拍攝題材,與其它花卉相比,荷花確有獨特之美,無論是花葉、根莖、蓮蓬都有其獨特韻味,甚至殘荷的枯枝敗葉都會給人以另類的審美感受和豐富聯想。

風中的殘荷,幾乎是枝零飄落,幾乎是失去了所有取悅的顏色,但正是那副慘落凋零,才造就了殘荷的優雅線條。用蛻變形容,那是生命的線條,美的令人窒息。


前幾天,我丟不下荷塘里的那些枯瘦的枝干,又一次來到成都三圣鄉荷塘月色,一片凋敗的荷葉頑皮的東倒西歪特別的凄美,構勒出荷之垂老的面龐,其韻味帶來了我對菏花死而復生般的那種新鮮感,有說不出的感受。



近幾年來一到季節,只要有時間就會去荷塘轉轉,特別是滿塘的殘枝敗葉拍的特別多,時而翻出來看看,有久看不厭的感覺,雖然老枝枯萎,但意韻猶在。看似荷塘殘枝枯萎紊亂,但細嚼慢咽會發現其中之韻味,雖繁而不亂,雖雜而有節律,那點與線的結合尤如繪畫大師的功力十足,所以,人們發現了殘荷特有的風韻,投以欣賞的目光并不遜色于荷花盛開的時節。也從中悟出一些想法和感受。




我不免又感嘆于它們的老去,一天天地萎縮,一天天地下垂;更敬佩于它們的不卑不亢,老而彌堅,最后僅存的一點點枝葉敗落在水面上還是不失那特有的風骨余韻。經晚秋至隆冬的漫長季節里,在百花凋零的蕭瑟時光,這些殘枝敗葉隨意構成的點與線竟與一枝獨秀的梅花為伍而毫不遜色。

程黙 自由攝影人,曾在傳統紙媒工作二十余年,以攝影為伴,記錄百姓生活,專注鄉村生態是永不忘懷的初衷。近兩年已先后在津門網發布《百年鐵匠鋪》、《老理發店的剃刀功夫》、《古鎮喜事》、《土陶是一門藝術》、《大爺們的樂在棋中》、《一個美麗的藏族村莊》、《拍殘荷的禪意之境》等多篇專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