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做一本之前并不存在的書?
原創(chuàng): 阿德里安·帕朗熱 讀庫
比起“可以玩的書”這種概念,我更喜歡做“一本之前并不存在的書”,能在折疊、透明度、陰影、色彩和油墨間充滿可能性。
——《小獵人》《絲帶》作者
阿德里安·帕朗熱
▼
如今,繪本已經(jīng)開始突破“圖畫+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出越來越多元的面貌,然而它們?nèi)匀皇恰跋駮臅保軌虮挥∷⒀b訂,也能夠被閱讀。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繪本是確鑿地無法被電子書替代的書,也是能夠親密接觸的“玩具”。
11月12日周二晚,讀庫與SKP Rendez-vous書店聯(lián)合舉辦“以前不存在的繪本”創(chuàng)作者分享會,邀請中法繪本作者與評論者對話,探討繪本的無限可能性,以及與繪本度過的親密時光。首先分享的是讀小庫引進阿德里安·帕朗熱作品的幕后故事和作者本人的創(chuàng)作歷程。

芳州:大家晚上好,歡迎大家來到SKP Rendez-vous書店,這個詞正好是法語約會的意思,我們今天是與繪本的約會。阿德里安·帕朗熱的作品《絲帶》,獲得2018年上海童書展陳伯吹繪本獎;《小獵人》則是獲得博洛尼亞兒童書展Ragazzi獎。
讀小庫與阿德里安的結緣是在四年前的11月,在上海童書展上,那時讀庫剛剛開始涉足童書的出版,此前讀庫的少量童書都是從格林的郝廣才老師那里購買的版權。
那天就三個代表參加了上海童書展,我和六哥、六嫂,其實一共也就三個會。其中一個會議就是跟《小獵人》這本書的出版商,阿爾班·米歇爾,這是法國建于二十世紀初的歷史悠久、文化傳統(tǒng)特別好的一家出版社。
當時阿爾班·米歇爾的版權經(jīng)理、一位大眼睛的漂亮姑娘,為我們講了兩本書,分別是讀小庫已經(jīng)出版的《猜盒子》和《小獵人》。《小獵人》拿出來的時候,六哥的眼睛一下就亮了。為什么?因為這本書有一個特別道具,一張透明的紙片。我看到的時候,馬上想起我們小時候的糖紙。
這本書是要一邊講一邊玩,隨著你閱讀這個故事,要把這張帶頭像的紙片按照四個角的提示放在那一頁上,放對了的時候,一個新的畫面、新的細節(jié)就出現(xiàn)了,這個過程需要動手探索,充滿發(fā)現(xiàn)感。這個獨特的形式,全新的創(chuàng)意,馬上就打動了我們。
六哥幾乎是當場拍板,這本書應該屬于讀小庫,應該屬于當時剛剛開始籌備和建立的讀庫童書品牌。這就是我們與阿德里安合作的開端。后來我們看到了《絲帶》這本書,再次為他的創(chuàng)意所折服。這兩本都堪稱是“以前不存在的繪本”,自身就是一個小藝術品。
阿德里安也提到,他做的這些圖書有一個特點,你必須要用手去接觸、翻動、撫摸,這是無論如何不能被電子閱讀器所替代的。就如同我們今晚面對面的交流也不可能被電子郵件往來所替代。
我把下面的時間交給阿德里安。
《獅子的房間》
阿德里安:大家好,非常高興今天來到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創(chuàng)作。我想跟大家分享四到五本我的作品。第一本作品叫做《獅子的房間》。這個故事很簡單,就是發(fā)生在一個房間里的故事,這個房間是獅子的房間,在這個局促的空間里展開我的故事。
獅子是一個可怕的動物,孩子們都害怕它,但是又想趁獅子不在的時候走進它的房間看看。第一個小男孩在房間里的時候,聽到有人進這個房間,他就趕緊藏起來。他以為進來的是獅子,結果進來的并不是獅子,是第二個小男孩。就這樣一個一個小男孩都走進來,聽到下一個聲音又以為是獅子進來,也感到害怕就趕緊躲起來。
每一個小孩都遵循這樣的邏輯,后來這個房間里藏的小孩越來越多,房間就漸漸地被填滿了。等到獅子最后走進房間的時候,它雖然看不到,沒有發(fā)現(xiàn)有人藏起來,但是它能夠感覺到這個房間有一點不一樣,所以它也覺得有點害怕了,也找地方藏起來。這個故事想表示的是,有時候人的害怕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你可能是因為某一種氣氛感到害怕,這也是孩子們會經(jīng)歷的一種情緒。






《小獵人》

這張透明的卡片按照四個角和書中不同的頁面相重疊,你可以在書中找到藏起來的動物,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畫面。透明卡片上有一個粉色的頭像,你把它放在綠色圖形的上面,交疊的地方會呈現(xiàn)出一個隱藏的畫面。如果你不用這一張頭像的卡片,你就找不到隱藏的動物。


這個方式也是一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方式,可以展開孩子的想象力。除了已經(jīng)設計好的這些畫面,讀者們也可以想我還能怎么去讀這本書呢,盡量發(fā)揮想象,自己創(chuàng)造不同的形態(tài),也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我之前根本就沒有設計過的細節(jié)。這本書和我們往常閱讀習慣是完全不同的,它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同時這個故事也隨著你的創(chuàng)新在不停地演變。

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有一些畫面可以呈現(xiàn)出另外一個故事,也就是后來我繪制的《女孩與海》。在這里還可以看到,用同樣的手段,又可以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人物、動物。此外可以把這個頭像甚至放在文字上,它也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畫面。





《絲帶》

后來這個絲帶就成了我這本書的終極元素,它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頁它的角色都是不一樣的。孩子或者成人讀者在讀這個書的時候,每翻一頁都要想在這一頁這個絲帶是扮演什么角色的呢?









隨后我再把這些想法都整合起來,讓他們變得更有邏輯,呈現(xiàn)出可以理解、更充滿想象的畫面。比如說蟒蛇吐著舌頭,很細,它可以是絲帶。這是我主要使用的線條,大家可以看到我創(chuàng)作的線條,它轉換不同的步驟,有的失敗了、有的成功了。這個就是我在最后呈現(xiàn)的效果,其實這個策劃是一步一步達成的。


《大蛇》





為什么呢?因為他經(jīng)過每一個地方,都獲得過很多別人的幫助、別人的服務。比如說這個大蛇跟他在一起,大蛇就會保護他,然后這個森林里的小鳥也會出現(xiàn)在他的周圍。還有這里大蛇在保護一個年輕的女人。這里也可以看到很多人,他們都是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關系。最后,每個人都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狀態(tài)。





這就是我給大家介紹的最后一本書。謝謝大家的垂聽。
本文整理:芳州·讀庫副主編
▼
阿德里安·帕朗熱作品兩種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