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感冒后孩子的咳嗽老是好不了?一咳嗽就吃止咳藥強壓適得其反
原創: 米醫生 素問軒

門診上,咳嗽的患者又多了起來
很多媽媽說
一聽到孩子咳嗽就很緊張
趕緊用止咳藥

都是外邪入里產生的
身體正常排邪反應
要找到引起咳嗽的原因
而不是針對咳嗽本身去止咳
如果一咳嗽就吃止咳藥強壓
反而可能會演變成肺炎、哮喘!

我教大家一個小方法
可以通過咳嗽聲音來輔助判斷哦!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
我把人體受寒后經歷的一系列過程
以及不同階段不同的咳嗽聲音
羅列成了一張表

癥狀:
咳聲淺、清脆
清鼻涕
無痰或清痰
苔淡白
初感風寒時,很明顯的癥狀是會打噴嚏,流清鼻涕,少量咳嗽,舌苔淡白不會很紅。
此時咳聲淺,咳聲清脆,發聲部位在咽喉,絕不會到肺。
很多家長會忽視這個階段,覺得沒什么大事,就不管了,但其實這個階段才是最重要的,把握得好,可以預防后續一系列病癥。

劃重點
趕緊讓身體暖起來,幫助身體排寒邪才是正解!
方法:煮生姜蔥白湯,或雙手搓熱了按摩風池、風府穴,或用電吹風吹大椎穴,用熱毛巾擦臉,溫膽湯泡腳…這些都可以幫助身體排寒。
2)受寒第二階段:外寒里熱(寒包火)
癥狀:
咳聲較深、較沉
可以聽到呼呼的聲音
有白或黃鼻涕及痰
舌質變紅
更嚴重的癥狀:
扁桃體紅腫
或有發燒的跡象
這個階段寒邪慢慢往里往下走了,身體本能地開始聚集能量排邪,同時毛孔受寒閉塞,體內開始郁熱。
此時的咳嗽聲會變得沉悶,發聲部位在氣管,或伴痰音。
鼻涕變成白鼻涕,或者白黃鼻涕交替,寒熱往來,甚至出現咽喉紅腫,有發熱的跡象。
這說明體內正氣正在與外邪交戰。
在這個階段,很多媽媽會焦慮,孩子怎么總是咳?心里特著急。想著只要不咳就沒事了,于是又趕緊吃了止咳藥。
但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咳嗽,而是外邪,此處劃重點,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關鍵不在于咳嗽,而是外邪
關鍵不在于咳嗽,而是外邪
關鍵不在于咳嗽,而是外邪
那該怎么用藥呢?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根據身體的發熱情況,由淺入深,選擇感冒清熱顆粒、小柴胡顆粒、麻杏石甘合劑、等等。

癥狀:
咳聲部位很深,在胸腔及肺
咳聲急、重
咳聲重濁
或伴有嚴重發燒,咽喉腫痛
舌質變得很紅
精神差
這個階段外邪長驅直入,對于臟腑嬌嫩的孩子來說,外邪會直接侵襲肺臟,產生高熱。
此時咳嗽聲音變急,變重,會咳得很用力,感覺要把肺咳出來。
怎么辦?建議立即就醫,不要自己亂用藥。
記住,解決根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寒邪這個根一直停留在身體里,以后,孩子會動不動就咳嗽,容易感冒,身體虛弱…
再不根治,到后面腎氣都會有損耗,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晚上咳嗽睡不好,發育不良,成績差…
這都是外邪惹的禍而不是咳嗽呀!
其實咳嗽是無根之木,把根祛除,咳嗽自然就會停了。

媽媽說孩子咳嗽半年,小時候一次感冒,然后咳嗽劇烈,當時有做打針及霧化治療,癥狀緩解了,但那之后就很容易咳嗽,稍微受涼也會咳嗽,到了秋冬季咳嗽更加嚴重,有哮喘史。
2天前發熱,低熱為主,打針及止喘后熱退,但仍有咳嗽。
現在咳嗽聲重,有痰聲,咳聲重濁,偏深,痰不易咳出,痰白帶黃,咽略癢,舌質淡紅,苔黃膩,脈略浮滑。
這就是我剛剛說的典型案例,長期肺中痰濕內蘊,現又受寒風郁熱,需要祛風散寒,化痰濕清郁熱,方選麻杏石甘湯合枳桔二陳湯加減。
處方:炙麻黃4g,杏仁6g,炙甘草4g,茯苓10g,連翹8g,陳皮6g,炒枳殼6g,法半夏 10g,前胡6g,瓜蔞皮10g,川貝母3g,桑白皮10g,桔 梗6g。7劑,日1劑,水煎服。
久咳必致虛,痰濕凝聚。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痰濕之癥多由脾不運濕,濕邪凝聚而成。痰濕犯肺,則咳嗽痰多。
所以方選二陳湯健脾理氣和中,燥濕化痰;麻杏石甘湯解表散寒,清肺熱平喘。加前胡、瓜蔞皮、桑白皮化痰清熱。
哎,一個簡單的受寒感冒,卻咳嗽了半年?

多了解中醫,你的娃可能長的壯些
多了解中醫,你們的生活可能更有趣些!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加油學習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